馮鳳鳴 吳孟琪
摘要:隨著課改的不斷推進與深化,班本課程逐漸成為課程領域的一大研究點,越來越多的一線教師對此進行了不斷的嘗試與摸索。在班本課程的主要類型中,學科拓展型的班本課程是開發(fā)最多,而且最易操作的類型。其主要針對班級內學生在某學科存在的弱勢或學科內容的延伸拓展所開發(fā)的班本課程。本文以“美文美話”班本課程為例,對學科拓展型班本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模式進行實踐性總結。同時,對其開發(fā)過程進行理論性反思,為學科拓展型班本課程的開發(fā)實踐提供有益的經驗和啟迪。
關鍵詞:學科?班本課程?實踐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人如此,班級亦如此。班級是一個由教師、學生、家長、課程和活動等諸要素組成的小型系統(tǒng),由于系統(tǒng)間諸要素存在明顯的差異性,班級則成為一個獨立的、各有特點的團體。由此,班本課程正是基于班級之間的差異性特點以及差異性需要,由特定班級內教師開發(fā)并實施的定向型課程,尤其是在學科教學中,針對特定班級內學生在某學科上存在的特定需要,學科拓展型班本課程的開發(fā)便具有重要的意義。筆者以濟南市歷城區(qū)洪家樓第三小學的“美文美話”班本課程開發(fā)為例,總結班本課程開發(fā)的實踐經驗,并談一下自己的認識與反思。
一、“美文美話”班本課程開發(fā)的源泉
1.基于學生閱讀習慣養(yǎng)成的需要
“美文美話”班本課程是洪家樓第三小學2013級(2)班在一年級開始開發(fā)并實施的課程,對剛剛從學前班步入小學的孩子來說,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至關重要。人的一生是伴隨著閱讀而不斷豐富的,讀書的厚度決定人生的高度。所謂書香能致遠,好的閱讀習慣將有利于拓寬學生學習知識的渠道,能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健康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經過班主任的前期觀察和深入調查,(2)班一共有62個孩子,其中真正完整地讀過一本書和有親子閱讀習慣的孩子只有5個。有的孩子認識字,但并沒有完整地讀過一本書,甚至有一部分孩子連漢字也不認識。家長的閱讀習慣培養(yǎng)意識比較差,導致班級內孩子對閱讀沒有形成一個基本的認識,更沒有形成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2)班的班主任老師是一名語文教師,她深知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對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性,因此,她開始從讀書方面著手開發(fā)閱讀相關的課程,促使(2)班孩子建立讀書的意識,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幫助孩子和家長建立親子閱讀。
2.基于學生文學素養(yǎng)提升的需要
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班主任老師發(fā)現,(2)班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差。在一年級時,全班只有8個孩子回答問題組句是比較完整的,組織的語言和用詞是比較恰當的,其他學生的表達能力欠佳,有的學生詞不達意,有的學生甚至詞不成句,表述能力停留在詞語式。其次,在閱讀理解方面,孩子的詞句理解能力也相對較弱。這一系列問題成為孩子語文素養(yǎng)發(fā)展的一大阻力。因此,班主任老師開始與家委會協商,創(chuàng)建以“美文美話”為主題的班本課程,讓學生不僅在課程中愿讀書、樂讀書、善讀書,還要做到能說、會說、能寫、樂寫,幫助學生語文基本素養(yǎng)得到提升,為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積累做助力。
3.基于班風班貌建設的需要
對剛剛步入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教師進行班級建設,形成良好的班風班貌,是學生健康發(fā)展和班級成長的關鍵。班主任教師接手2013級(2)班,基于學校“雅行教育”的辦學思想,致力于班級建設,以期形成積極向上的班風班貌,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供沃土。由于班主任老師是一名語文老師,喜愛讀書,喜歡體驗書籍的樂趣,因此老師想到了用書籍浸潤孩子的心靈,讓閱讀成為班級德育和班級管理的一條路徑,以期學生能在閱讀中做到讀書明理、讀書修德,共同創(chuàng)建文明儒雅的班風班貌,幫助學生讀雅書、講雅言、做雅事。
二、“美文美話”班本課程的開發(fā)模式
1.課程目標的定制
(1)“美文美話”班本課程是在學校“雅行教育”課程體系之下開發(fā)和實施的,其課程目標的確定既以2013級(2)班學生的成長需要為基礎,又符合學校的辦學理念。由此,班主任老師根據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班級實際,首先設置了“美文美話”班本課程的思想規(guī)劃,如下所示。
①把讀書和寫作結合起來,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善讀書、樂寫作,形成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
②把讀書和德育結合起來,讀雅書、講雅言、做雅事,讓學生達到文道統(tǒng)一,知行合一,形成良好的班風班貌。
(2)在課程的總體思想指引下,班主任教師根據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分年級將課程目標分層設置,具體如下。
按年級分層設置的課程目標總體呈現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的特點,目標定位由詞擴展到句,由句擴展到章,在閱讀中切入國學題材的文章,使德育因書香而沁人心脾,書香因德育而熠熠生輝。
2.班本課程內容的選擇和實施
從課程內容的視角來看,“美文美話”是屬于語文學科范疇的班本課程,其內容的選擇和實施多是以語文學科為載體展開的。在課程內容的選擇上,班主任老師基于學校雅行教育課程理念,將詩文作為課程的主要內容,在閱讀經典中達到文道統(tǒng)一的境界。班主任老師將課程分為兩大板塊來進行,如下:
(1)以文育人
所謂“以文育人”,主要是教師通過詩文,讓學生養(yǎng)成閱讀的好習慣,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同時開展“書香伴我行”活動,幫助學生“做雅事,講雅言”。其主要內容如下:
①借課堂,傳雅書
班主任老師在教學工作中非常重視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因此,以課堂教學為載體,根據語文教學的需要和孩子們的成長需要為學生推薦一些好書佳作,借助于語文課堂進行閱讀交流。同時,班級成立了6個讀書會,利用班級讀書會同讀一本書,交流各自讀書會的閱讀成果,營造“同讀共享”的閱讀氛圍,達到深度閱讀、互相促進的目的。
②溢書香,做雅事
班主任老師為了讓書香氛圍彌漫于整個班級,建立了圖書角和展示欄,開展親子閱讀活動,讓家長和孩子同讀一本書,共享閱讀美好時光。在開學之初,教師購置新的書籍,通過在學習小組內玩飛花令贏獎品的游戲,“如愿以償”地讓孩子拿到這學期的必讀書目,同時引導讀書會的同學約定:倡導同學們互相借閱,讓書流動起來,建議每閱讀一本書都在卡片上寫下自己的閱讀感言和書一起歸還,既留下了自己閱讀的痕跡,又給書的主人送上了一份特別的禮物,讓學生記?。盒W時我們一起愛上了閱讀,一起度過了六年的閱讀時光。
③誦經典,講雅言
以經典做引領,開展“詩香伴我行”活動。教師和學生每天早晨一起浸潤在古典詩詞的音韻里,一年級完成了《弟子規(guī)》的背誦,舉行了《弟子規(guī)》誦讀比賽,讓《弟子規(guī)》教會孩子做人做事的規(guī)矩和原則;二年級背誦了《三字經》,還開展了“詩香伴我行”的古詩考級活動。經過一年的努力,學生全部榮獲“古詩八級小明星”稱號;三年級選擇了《增廣賢文》背誦;四年級節(jié)選了《詩經》;五年級背誦了《大學》節(jié)選。通過《弟子規(guī)》《三字經》等名作的誦讀,將經典和雅言植入了學生的心田,讓孩子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接受文化的熏陶,為成功的人生打下厚實的底色。
(2)文道統(tǒng)一
所謂“文道統(tǒng)一”,是將“讀”轉化成“表達”的過程,在孩子提高文學素養(yǎng)的同時,幫助孩子學會表達和創(chuàng)作,享受不一樣的文學。
①破繭而出,嘗試創(chuàng)作
當學生閱讀積累到一定量時,他們就有了表達的需要,于是教師開始引導學生嘗試寫作。對于6歲多的孩子,筆者沒有什么要求,而是從培養(yǎng)和保護他們的寫作興趣入手,耐心地、一點一滴地引導,從最初的詞語積累,慢慢地,成句、成段、成文,有兒歌,有詩歌,內容逐漸豐富。
后期,教師把學生的作品收集起來,做成了美文美話成長作文集,翻開每一期都能看到學生在寫作路上的成長足跡,每一期都力求行文、明理兩相和。如《美文美話》第十一期 “拍手歌”有《講衛(wèi)生》《保護環(huán)境》《保護動物》《上學歌》《游戲歌》《晨讀》,學生在編寫拍手歌的過程中進行自我教育。這些讀起來朗朗上口的童謠,其實是最活潑生動的雅行規(guī)范,在班里傳唱,約束著學生的行為。2015年6月,濟南電視臺少兒頻道還給班級錄制了一期節(jié)目,讓學生現場表演了自編的拍手歌。寒暑假,教師給孩子們設計了一本《美文美話快樂假期》,經過長期的朗讀背誦學習,有的學生還喜歡上了寫詩,創(chuàng)作了《老師真好》《薔薇》《誓言》《如夢令·三小清秋記事》等,學生創(chuàng)作的詩文逐漸豐富起來。
②富有特色的個人文集
隨著作品數量的增加,學生文章也越來越優(yōu)美了。孩子們便在家長的幫助下設計制作了富有特色的個人文集。個人文集可以說是學生人生的第一本自創(chuàng)書,每一本書都有自己個性化的名字,都有爸媽寫的序言,從中可以看到學生從一句話到一篇文章的不斷成長。為孩子們的童年時光留下一段美好的記憶,它將記錄下孩子們每一個成長的足跡。
個人文集的編輯、插圖、校對乃至成集,都由父母和孩子共同完成,加深了父母對孩子的了解,增進了親子感情,增強了學生的自信,還可以把從寫作中獲得的自信遷移到其他方面,形成良性循環(huán),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美文美話”班本課程是在教師、學生和家長的一起努力下開展起來的,課程貫穿了(2)班學生六年的小學生活,課程內容從字、詞、句,到文學作品的創(chuàng)作,都伴隨著班級每一位學生的成長。同時,在教師的帶領下,課程分層次貫穿在每一個年級之中,在閱讀中培養(yǎng)學生讀書的興趣,養(yǎng)成樂讀樂思的好習慣;在閱讀中體會文學情感,學會分享、表達和創(chuàng)作;在閱讀中體悟經典,講雅言,做雅事,學生學會自我教育。同時,榜樣的力量和正能量的引領使班里學生正氣而且陽光,向著積極健康的方向發(fā)展。
3.班本課程評價
“美文美話”課程在(2)班持續(xù)開展了六年,無論教師、家長還是學生,成長和收獲都是不可估量的,課程評價則作為一個小型的成果“放大鏡”,將課程的效果和學生的成長記錄下來。由于本課程是屬于語文學科的拓展類課程,其基本的評價方式可以通過量化顯現出來,因此,本課程采用了量性和質性相結合的評價方式,如下所示:
“美文美話”課程評價方式:
(1)量性評價:①學生階段性的語文測試成績匯總
②比賽:學校課文朗誦大賽、話題作文大賽、親子朗誦大賽等成績
③學校雅行少年評比活動
(2)質性評價:①2013級(2)班“美文美話”成長作文集(家長特刊)
②學生個人成長作文集(學生個人)
③階段性學生和家長訪談調查
通過量性和質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式,“美文美話”班本課程的實施效果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展現出來。六年的持續(xù)開發(fā)和實施,使得(2)班學生愛上了閱讀,文學素養(yǎng)有了很大的提升,親子關系、師生關系和生生關系更加親密。同時,六年來,班級內學生人才輩出,雅行少年越來越多,班風班貌越來越積極向上,班級內這一系列變化和成長與班本課程的開展有著密切的聯系,與班主任老師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更是不可分割。
三、“美文美話”班本課程開發(fā)的實踐反思
1.班本課程開發(fā)立足教師課程文化自覺
隨著教師隊伍專業(yè)素養(yǎng)的不斷提升,班級內不少教師針對本班學生的學習需要進行班本課程的開發(fā),這與教師的課程文化自覺是密不可分的。有學者指出,班本課程文化自覺是教師在對班本課程的開發(fā)依據、實踐內容與發(fā)展方向有了理性的認識后,逐步形成健康的、先進的班本課程開發(fā)文化信念與行為準則。2013級(2)班班主任老師在對班級學生進行學科教學的過程中,通過敏銳觀察,了解本班學生的學習需要,規(guī)劃出相應的課程目標以及層次化的課程內容,有的放矢地針對本班級學生的實際狀況實施課程,最終收到有針對性的課程效果。在課程開發(fā)的過程中,教師提前分析班級學生學習的現狀、學生的共性和個性等實際情況,針對需求規(guī)劃出課程綱要,并靈活多樣地進行課程實施,這是班本課程開發(fā)取得成功的關鍵點。由此,班本課程開發(fā)不是每一位教師照搬照做就可以進行的,它與教師的課程文化自覺有不可忽視的聯系。教師具有良好的課程意識,有不驕不躁的態(tài)度,根植于學生需要和班級需要,這是一門班本課程成長的重要立足點。
2.班本課程實現個體靈活、快速、專項發(fā)展
就學科課程而言,每個班級的教師隊伍各具差異,班級間學生的學習能也會參差不齊。針對此現象,教師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開發(fā)具學科性質的班本課程,可以實現班級內學生個體靈活、快速和專項發(fā)展。2013級(2)班針對班級內學生閱讀習慣欠缺,表達能力差等現象,利用班級和家長資源,制定出有序的班本課程實施方案。同時,根據班級內學生的學習情況,靈活調整計劃,在較短時間內實現了學生的專項發(fā)展。其次,班本課程的開發(fā)實現了班級教育與家庭教育的結合。教師與家長積極溝通,能快速地幫助孩子找到學習的短板,有效地做到查缺補漏,一方面減輕了家長課外輔導或補習班的壓力,另一方面避免了大量的課外補習任務給學生帶來的額外負擔??傮w來看,學科性質的班本課程開發(fā)看似學科課程的再拓展,在三級課程中也能找到班本課程的影子,但課程與課程之間本就沒有清晰的界限,從班級需要的角度來看,以班級為單位進行開發(fā)實施的課程綱要,作為一門班本課程而存在,也是具有其合理性的。
參考文獻:
[1]王立華.班本課程開發(fā)要立足課程文化自覺[J].教學與管理,2017(28):4244.
[2]施良方.課程理論——課程的基礎、原理與問題[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99
[3]鐘啟泉. 現代課程論[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398.
[4]李兆文,梁毅.走向班本:學校課程改革的另一種視角[J]. 江蘇教育研究,2015(01):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