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艷芳
摘 要?每個孩子都是一顆種子,只不過每個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開始就燦爛綻放;有的花,需要漫長的等待。我相信孩子們都會綻放,盼望我的英語課充滿花開的味道。
關(guān)鍵詞?英語課堂;引導;啟發(fā)
中圖分類號:TN95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03-0192-01
在一次教研活動中,我執(zhí)教的是五年級下冊第二模塊第一課。在課文學習環(huán)節(jié),Look ,there are some photos in Linglings hand.Who are they in the photos? What was Linglings grandma ?What was Linglings grandpa?有幾個同學一看到題,沒等我播放動畫視頻,就舉起了手。我想這幾個同學應該是預習了。學生觀看第一遍動畫時,我讓學生在導學單上完成這三個選擇題,給每個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我?guī)ьI(lǐng)學生逐題分析:Who are they in the photos?這個問題難度不是很大,我就提問了一個班級里始終保持沉默的一個小男孩,他站起來,愣在那,似乎在問我答案是什么。這時,我沒有讓他坐下,Look at your book .Wait you for a moment . Come on boy .Believe you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并對他回以微笑,他慢吞吞的說出了grandparents 。雖然回答的不完整,但我馬上給他鼓勵并豎起大拇指,Great boy ! But whose grandparents ?這個小男孩深吸了一口氣說,Linglings grandparents . 在我的帶動下全班響起了熱烈的掌聲。他能回答出這個問題,讓我們大家很欣喜。頓時,他的臉上露出了淺淺的微笑,那是得到認可的笑容。
我接著問:What was Linglings grandma?What was Linglings Grandpa ?學生給出了答案:She was a dancer .He was a driver.由此延展到更多職業(yè)的人,Look,this is Yang Liping.She is a dancer.Dancers can dance well.What are they ?Look at the screen :teach—teacher,work—worker, farm—farmer,sing—singer,drive—driver,dance—dancer, What did you find ?學生說詞尾加er,有的學生說,加er 變成名詞了。學生總結(jié)的很到位。學生再次觀看動畫,小組討論問題。呈現(xiàn)問題Where did she dance ? 一個學生回答說:She danced in lots of Chinese cities.我很自然的說了一句Good . 我想這就是最好的答案了。這時,還有一只小手一直舉在那,他還有什么想說的?他站起來說:She danced in Shanghai .She danced in Hong Kong .這時,班級里異口同聲的響起了質(zhì)疑的聲音,同時眼睛也盯在了他身上。這一回答完全打亂了我的思路,腦子在高速運轉(zhuǎn),書上沒有這個答案,他為什么會有這個答案。我笑了笑,問他:Why ?這時這個小男孩說:She danced in lots of Chinese cities .lots of Chinese cities,Maybe in Shanghai ,Maybe in Hong Kong and so on .他回答的有理有據(jù),思考得很縝密,讓人心悅誠服。Thank you dear boy .You are a clever and careful pupil.Wonderful.我又補充說But you should say:Maybe she danced in Shanghai.聽了他的回答,孩子們的思路一下就被打開了,紛紛舉起小手Maybe she danced in Dalian/Hainan ……Where did he drive ?Maybe he drove in Shengyang/Wuhan……同學們很贊同他的看法,掌握了上一道題的方法,這道題也迎刃而解了。學生們的思維打開了,也給出了很多答案,此時,孩子們也露出了得意的微笑,自信的微笑。
此次教研課,讓我明白了,孩子的成長離不開教師的引導。
孩子們的自信,孩子們課堂上思維的條理性,讓我的課堂柳暗花明。學生學得怎么樣,教師的引導很關(guān)鍵。在我的課堂上,每個孩子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我抓住課文的主線問題:Who are they in the photos ?一點點展開,滲透其他的分支問題。這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運用中學會了知識。英語教師備課時,一定要抓住一個貫穿全文的大主線問題,再展開分解。長期運用訓練,學生理解分析課文的能力會提高,也會掌握這種分析課文的方法。
孩子們敢于表達,思維的迸發(fā),讓我的課堂陽光燦爛。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不能一概而論,我們班級后轉(zhuǎn)來的男孩,在課堂上從不發(fā)言,為了給他展示的機會,我提問他簡單的問題,讓他從內(nèi)心接受英語。因此問題的設(shè)計要靈活、要分層教學。老師要精心設(shè)計自己的教學,讓學生在運用中體會方法,在習得方法后再回歸到運用。教師要用心設(shè)計,讓學生牢固地掌握方法,真正達到靈活運用的目的。
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使課堂彌漫花香。知識的運用就是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用來解決問題。課堂上Where did she dance?這個問題,學生回答Maybe she danced?in Shanghai.學生學會了這個方法后,馬上在Where did he drive?這道題上得以運用。課堂上的每一處教學,都會有閃亮的教學點,抓住教學契機,延展知識,在語言實踐活動中,逐步實現(xiàn)語言知識的內(nèi)化,發(fā)展學生的語言技能。
企盼我的英語課彌漫花的芬芳,讓這花香的味道浸潤到我的每一堂課中。
參考文獻:
[1]滿麗麗.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J].學周刊,2012.
[2]許巍.“五嚴”背景下英語課堂效率的提高[J].海外英語,20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