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明生
摘? ? 要:巖土施工中,施工單位必須提高對基坑邊坡穩(wěn)定性的重視程度,采用針對性的方案解決失穩(wěn)問題,進而保證工程項目可以順利進行,并為施工人員提供一個安全的工作環(huán)境。
關鍵詞:巖土工程;邊坡加固;施工技術(shù)
1? 引言
在基坑施工之中,影響邊坡穩(wěn)定性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開挖面積大、土層不穩(wěn)定、支護工作不到位等。一旦基坑邊坡出現(xiàn)塌方問題,就會嚴重影響工程的施工工期,同時還會威脅施工人員的安全,增加工程項目的成本費用。
2? 導致巖土工程高邊坡失穩(wěn)的原因
2.1? 設計問題
在進行工程施工之前,必須對整個工程進行全面、詳細的施工設計,從而確保整個工程的順利進行。由于很多巖土工程都位于較為偏遠的地區(qū),地質(zhì)結(jié)構(gòu)相對復雜,如果設計人員在設計過程中,未能考慮周全,勢必導致高邊坡出現(xiàn)失穩(wěn)問題。
2.2? 施工問題
很多巖土工程都存在項目規(guī)模大、工期緊張的問題。施工單位為了趕進度,提高經(jīng)濟效益,在施工過程中采取了一些便捷的施工措施,例如在巖土工程建設過程中,采取爆破的方式進行施工。雖然一定程度上推進了施工的進度,但是也給整個工程的穩(wěn)定性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再加上施工人員綜合素質(zhì)能力普遍較低,對施工技術(shù)的掌握并不全面,這些都是導致巖土工程高邊坡出現(xiàn)失穩(wěn)問題的主因之一。
2.3? 外界因素干擾
外界因素,特別是自然因素的影響,也是導致巖土工程高邊坡出現(xiàn)失穩(wěn)問題的原因之一。例如暴雨、巖土異常、水位波動等。
3? 巖土工程中邊坡加固工程施工技術(shù)
3.1? 預應力錨索技術(shù)
3.1.1? 預應力錨索的施工工藝設計
預應力錨索的施工就是將預應力錨索的基本構(gòu)件組成一個有機體。簡單而言就是鉆造錨固孔、制作束體并將束體放入錨固孔、固定束體下端、制作外錨頭,然后用張拉鎖定法使束體產(chǎn)生預應力后與外錨頭連接,進行錨索防護,完成錨索制作。具體而言,要進行施工計劃的制定,施工計劃的制定應當充分考慮設計的要求以及調(diào)查實驗數(shù)據(jù);架設施工平臺,施工平臺的架設需要注意施工平臺的承載和大小、數(shù)量要滿足施工的需求;錨固孔的鉆造,要制定預防埋鉆、卡鉆的措施,進行孔的涉水試驗,充分考慮巖土地質(zhì)缺陷,做好防護措施,注意選擇合理的鉆孔參數(shù);束體的編制,注意選擇防油、防潮和防污染的場地,做好檢查、標識工作,注意擠壓頭的檢驗和防護,做好安全準備工作;結(jié)合實際,采用先進的束體放孔方式;注漿固定,要注意用水濕潤管道,注漿要一次性完成且保證過程平穩(wěn);制作外錨頭要注意做好驗證性工作;張拉鎖定,要做好張拉前的準備工作,選擇合理的張拉方法,做好補償工作;進行錨索防護完成錨索制作,防護要注意實現(xiàn)錨索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1.2? 預應力錨索加固工程的動態(tài)監(jiān)測
預應力錨索加固工程的動態(tài)監(jiān)測包括預應力錨索試驗、預應力錨索加固工程檢測和后期的定期檢測維護。
預應力錨索試驗包含驗證性試驗、適應性試驗和驗收試驗,驗證試驗是為了驗證預應力錨索的部件、材料、施工方法以及施工水平能否滿足要求,重點是驗證錨索的承載力、變形、松弛和蠕變等能否滿足條件。適應性試驗是為檢查錨索在特定的現(xiàn)場條件下的適應性,要注意實驗應當在與錨索工作的巖土層和施工工藝相同的條件下進行。驗收試驗的目的是驗證錨索滿足設計條件后錨索承載性能和安全系數(shù)。
預應力錨索加固工程檢測就是檢驗預應力錨索施工質(zhì)量以及預應力錨索的實際參數(shù)是否達到設計要求,包括檢驗原材料的合格性、施工儀器的達標性、工序記錄、性能實驗報告、設計圖紙、施工異常處理措施等內(nèi)容。后期的定期檢測維護,也即工程的維護,應當配備專業(yè)人員進行定期檢測維護才能延長工程的壽命,保證工程安全可靠。
3.2? HDPE防滲膜加固
3.2.1? 加固方案
適量清理土體邊坡坡面的疏松巖土、堆積物、殘積物、滑坡體、填方、草木及其他雜物,壓實、平整坡面,使坡面盡量平順、整齊光滑,無開裂、無明顯尖突,其平整度在容許的范圍內(nèi)平緩變化,坡度均勻。然后在土體邊坡下部坡面上覆蓋1層1.0mm厚的HDPE防滲膜,以防止雨水滲入坡體。土體邊坡上部填方段坡面難以清理,為避免堅硬石塊戳穿防滲膜,這一段改鋪防雨篷布。
HDPE防滲膜的錨固采用溝槽錨固法。其錨固溝槽寬度為0.6m,其深度為0.5m。將防水材料邊緣翻折在溝槽內(nèi),然后往錨固溝里回填混凝土將其固定。防雨篷布上有金屬眼圈,其類似于運輸業(yè)遮蓋篷布的鎖眼,穿過這些眼圈,錨桿或鋼筋就可以固定防雨篷布。
為了加強防滲效果,同時也為了保護HDPE防滲膜,在HDPE防滲膜的下面鋪設一層鈉基膨潤土防水墊。此外,為了施工安全,同時也為了降低HDPE防滲膜所受的拉力,在坡體上由上而下每隔10m(垂直高度)開挖出一條行人馬道,這些馬道寬約1m,兼作工作平臺。此外,錨固溝也布置在這些馬道上。如此可使防滲膜的鋪設高度就由50m改為5個10m,HDPE防滲膜受力情況得到很大改善,工程施工也更安全可靠。
3.2.2? 加固工藝
(1)加固工藝流程:①根據(jù)材料長度和寬度,預計分配合理的裁剪圖和預案,做下料準備。②準備鋪設的防滲膜卷材在空地展平,按預定方案裁剪成需要的形狀。③平整的地面上鋪膜,合理計算、選擇最佳鋪膜方式(以減少焊接縫數(shù)量、節(jié)約材料為標準)。④應從底部向高位延伸,不要拉得太緊,應留有1.5%的余幅以備局部下沉拉伸。⑤相鄰兩幅的縱向接頭不應在一條水平線上,應相互錯開lm以上。⑥縱向接頭應距離壩腳、彎腳處1.50m以上,應設在平面上。7)邊坡鋪設時,展膜方向應基本平行于最大坡度線。
(2)鋪設施工要求:①施工人員在施工現(xiàn)場施工時必須穿不損壞防滲膜的鞋子。②HDPE防滲膜的鋪設應平整、順直,避免出現(xiàn)褶皺、波紋,以使兩幅土工膜對正、搭齊。鋪設后及時壓載或錨固。③合理地選擇鋪設方向,盡可能減少接縫受力。④合理布局每片材料的位置,力求接縫最少。⑤在鋪設過程中防止任何因素破壞土工材料,鋪設工具不得對土工材料產(chǎn)生損害。⑥通常在拐角及畸形地段,應使接縫長度盡量減短。除特殊要求外,在坡度大于1:6的斜坡上距頂坡或應力集中區(qū)域1.5m范圍內(nèi),盡量不設接縫。⑦在膜鋪設中膜與膜之間接縫的搭接寬度為100mm,使接縫排列方向平行于最大坡腳線,即沿坡度方向排列。⑧HDPE防滲膜鋪設完成后,應盡量減少在膜面上行走、搬動工具等,凡能對HDPE膜造成危害的物件,均不應放在膜上或攜帶在膜上行走,以免對膜造成意外損傷。
4? 結(jié)語
綜上所述,在巖土工程施工中,發(fā)生基坑放坡塌方的問題,必須及時對其進行處理,解決基坑施工的問題,提高施工的穩(wěn)定性、安全性,保證后續(xù)的工程可以順利進行。因此,結(jié)合本文的分析發(fā)現(xiàn),文中所提及的邊坡加固方式,均具有較強的可行性。
參考文獻:
[1] 李春林.試論巖土工程中邊坡加固工程施工技術(shù)[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16):248.
[2] 吳凱.巖土工程中邊坡加固工程施工技術(shù)的研究[J].建筑工程技術(shù)與設計,2016(6):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