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暉
【摘要】當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在不斷變化,導致教育事業(yè)也在不斷改革,語文作為眾多學習科目中的基礎學科,它的改革受到社會關注。為了提高初中語文的教學效率,提出了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本文就對初中語文教學中多元化教學方法的作用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 多元化教學 教學特點 運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2-0042-02
1.初中語文教學多元化教學方式
多元化教學方式的內涵
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有著不同層次的理解,從教師角度來看,多元化教學體現(xiàn)在教師的教學方式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只是單純的教師講,學生聽的過程,如果是小學僅僅學習漢字,詩詞背誦,簡單課文閱讀,那么這種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不會出現(xiàn)太大的漏洞。但是初中語文講求對語文的深入理解,需要對課文熟練,重點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這樣的學習比較枯燥,教師如果不能用正確的方式來帶領學生找到其中的樂趣,那么學生學習起來將會相當困難。所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必須要不斷的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促進初中語文高效率的學習。初中語文教學不僅是學習課本知識,同時它也是一個鍛煉學生思維能力的過程,所以從思維角度來看,多元化教學模式可以幫助學生從單一思維轉化為多元化的思維,提升他們的文章分析,理解,判斷能力,鍛煉他們的閱讀、寫作、口語交際能力。
2.多元化教學方式的特點
2.1增強課堂師生互動
傳統(tǒng)“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雖然遵循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的原則,但是這種教學方式使得課堂氣氛壓抑,不能夠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學習成為了一種被動學習,缺乏自主能動性。但是多元化教學方式的運用豐富了教師的教學手段,加強了課堂師生間的互動,能夠幫助學生拓展自身的思維能力,將學生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更能體現(xiàn)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2.2 豐富課程內容
跟隨社會發(fā)展的腳步,我國已經逐漸進入了信息化時代。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多元化教學不斷深入初中語文教學,它能夠運用多媒體,視頻,圖片等形式對課程進行補充,不斷豐富課堂內容,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學習詩詞時可以通過多媒體向學生簡單介紹作者,為學生展示詩詞背景,用故事,音樂等來豐富課堂內容,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
2.3 培養(yǎng)學生能力
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豐富課程內容,增強師生互動,活躍課堂氣氛,它也能夠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能力。教師通過多元化教學能夠使學生得到啟發(fā),讓他們將所學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加深對課本知識理解,完成理論知識實際化的需求。
3.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問題
3.1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某件事感興趣才會全身心的去投入。所以在現(xiàn)在的教育局勢下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學生對語文充滿了興趣,那么他將會主動去參與到學習中,他的學習成績會得到明顯提高,他的閱讀、理解、寫作、口語交際等各方面的能力也會得到有效提升。但是,當前語文教學還沒有得到有效改革,課程內容還比較枯燥,教師并不能控制好課堂教學中的課堂氛圍,無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學生的語文水平很難得到有效提高。
3.2 課堂學習的效率較低
其實在學生接受教育的過程中最重要的還是課堂效率,在教學中,如果學生在課堂上沒有學習效率,那么在課余時間不管學生怎樣努力,他的進步空間都不是很大。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這樣的現(xiàn)象經常出現(xiàn),在課堂上教師對學生不大關注,沒有照顧到他們的接受與理解情況,只是一味的完成自己的教學目標,然而在課余布置很多的作業(yè),重視學生完成作業(yè)的情況。這樣的教學模式可能會對學生學習成績有所幫助,但是他們的語文水平不會有很大的進步,這種教學方式對學生來說不是最合適的。
3.3 教師喧賓奪主,扮演學生的主體地位
初中語文教學主要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但是在現(xiàn)在的教學中,教師經常喧賓奪主,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弱化。比如在講解詩詞的時候,為了省去麻煩,教師通常會把詩詞翻譯打印成紙質版,讓學生邊聽邊看,甚至要求學生將翻譯背誦下來以應付考試;在寫作課上,教師為了完成自己的教學目標,會提前為學生準備好模板,這些教學雖然能提高成績,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思維。
4.初中語文教學中多元化教學方法運用研究
4.1 教學方式的多元化
傳統(tǒng)的教學比較重視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和寫作能力的提升,但是在多元化教學中更多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加強學生思想情感,思維的啟發(fā)。在現(xiàn)在的教學中教學內容比較廣泛,不再有很大局限,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從多個層面來對所學知識進行了解與掌握。比如在學習初中課本上的某一課時,可分階段進行,首先教師可提前將預習任務下發(fā)下去,讓學生在課前通過自己查找資料對課文有充足的了解,在課堂上,教師要激勵學生將自己提前了解的內容敘述出來,和其他學生共同分享,加強課堂互動。之后教師可以對文章的作者及寫作背景進行講解,讓學生從其他方面對文章的思想感情進行體會。最后老師還可以找一些相關資料,視頻,電影展示給學生,加深理解。
4.2 思維方式的多元化
初中語文教學的多元化教學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由單一思維變?yōu)槎嘣季S,從不同方面鍛煉他們的閱讀、理解、口語能力。而且這種多元化教學模式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將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比如在學習初中古文《出師表》時,可開設一些討論課。在講解翻譯的時候,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理解先將課文簡單翻譯一下,在課上老師可與學生圍繞翻譯展開探討;或者在課程的最后,教師可以給學生留一個課后題,如諸葛亮是一個怎樣的人,并專門開設一節(jié)討論課,讓學生根據自己理解展開討論,最后由老師給予評價和意見。在進行寫作課的時候,老師也要以發(fā)散學生的思維為主,不能總是設置好范圍,為學生提供模板,要給學生提供更大的思考空間。
4.3 教學手段的多元化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多媒體技術也逐漸運用到教育事業(yè)中,促進教育發(fā)展。初中語文教學多元化教學體現(xiàn)為教學手段的多元化,當前的教育事業(yè)可充分利用現(xiàn)代網絡技術,使得初中教學高效進行。例如,在文本教學中教師可運用多媒體制作課件,省去了上課寫板書的麻煩,而且課件以PPT形式展現(xiàn),能夠將課本內容,圖片,音樂等都融合進去,在課堂上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提高學習效率。也可以用辯論的形式展開教學,讓學生自命命題,并自行進行討論,辯論,增強互動,活躍氣氛,提高學生的課堂吸收效率。
(下轉第44頁)
(上接第42頁)
5.總結語
多元化的教學已經成為現(xiàn)代教學過程中的一種新形式,教師要逐漸打破傳統(tǒng),不斷的創(chuàng)新,將更多的新元素融入到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能力,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程曉薇.淺析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0):70.
[2]許路軍.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之策略[J].考試周刊,2016(10):31.
[3]金小平.初中語文教學中多元化教學方法的運用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