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佳武
◆摘 要:趣味田徑是指針對少年群體設計的具有趣味性的一類田徑運動的總稱,最早進行趣味田徑教學的國家是德國。趣味田徑和傳統田徑項目相比,其本質沒變,但是和傳統田徑不同的是,趣味田徑有較強的娛樂性和趣味性,采用趣味田徑教學方法能讓學生更積極地參與體育課程,最終提高初中生的身體素質,增強學生自主鍛煉的意識。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趣味田徑教學;應用
1初中體育田徑類教學存在的問題
1.1缺乏對田徑課程的重視
在初中體育教學當中,由于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田徑類教學存在許多不足之處,首先,教師缺乏對田徑類教學的重視,田徑運動作為體育運動最基本的組成,許多體育運動都和田徑類相關,但是許多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時過分注重教學形式的多樣性,缺乏對體育運動基礎的教學,忽視了田徑類的教學。比如,過分注重籃球、足球的教學,忽略對學生奔跑速度的訓練。
1.2田徑教學方式過于單一
在初中體育課堂上,教師開展田徑類教學的方式也過于單一,雖然田徑類的動作只有簡單的幾種,但是蘊含的運動技巧卻是非常豐富的,根據相關的調查所得,當前許多教師都認為田徑類教學只是對學生進行跑步訓練,缺乏對田徑運動技巧的傳授,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強。
1.3缺乏嚴謹的田徑教學思路
在對學生進行田徑教學時,教師所指定的教學計劃也缺乏嚴謹的思路,導致教學效果不明顯,要保證教學效果,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情況制定更具針對性的教學內容,使得教學的連續(xù)性更強,但是目前部分初中體育教師為了應付教學,缺乏對教學思路的細化,導致教學思路嚴謹性不強。
2趣味田徑教學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2.1在準備活動中使用
體育課運動較為激烈,為防止學生出現拉傷等狀況,準備活動是必須的。它不僅可以起到熱身的作用,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為體育課的進行做導入。在過去的體育課中,教師常年不變的采用慢跑、熱身操等活動,學生容易產生厭煩心理,對接下來的體育活動也就不感興趣。趣味田徑教學法打破了常規(guī),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首先,它引入了“聽數抱團”、“拉網捕魚”等新式活動,同樣起到了熱身的作用,還有采用蛇形跑、籃球折返運球等形式,盡最大可能勾起了學生參與課堂的欲望;其次,在進行短跑訓練時,可以做一些有助于導入課堂的活動,如訓練起步反應速度。長跑訓練的準備活動可以以培養(yǎng)學生呼吸節(jié)奏為主。在這些準備活動中,教師要時刻謹記安全第一,避免出現事故。
2.2在基本技術教學中的應用
在趣味田徑教學中,基本技術教學與趣味游戲教學相結合也是初中體育課教學的重要授課形式之一。傳統的體育教學,技能教學往往是教師做示范在講解一些理論知識,學生看的一知半解,體會不到精髓,使得技能怎么學都達不到要求,學習興致也就大大降低。趣味田徑教學法則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它把技能教學以趣味活動的形式展現出來,使學習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如我們在訓練學生耐久跑時,可以把“撕名牌”活動作為技能訓練引入課堂,教師在活動前先把耐久跑的要求以及基本技術進行講解,之后通過游戲來提高學生興趣,從而起到吸引學生作用,讓學生一人追逐一人撕名牌,游戲采用獎懲制。通過這個活動,可以鍛煉學生的中長跑技能,增強身體的適應力。
2.3注意安全性和易行性
趣味田徑教學由于增加了很多器材,很多組織形式在某種程度上也增加了學生受傷的風險。在學生正式開展活動之前,教師一定要帶領學生做好準備活動,了解好各種器材的使用規(guī)則、注意事項,叮囑學生在做各種活動時應該注意的事情。教師本身在創(chuàng)編活動形式、選擇課用器材時也要把學生的安全問題考慮進去;并且針對初中生的體育活動也不應有太大的難度系數,教學要由淺至深,逐步讓學生在掌握基本技巧之后再學習稍微難一點的動作。只有學生的安全得到保障,才能讓趣味田徑教學方法發(fā)揮真正的作用。促進初中生體育素養(yǎng)的提高需要科學的方法,將趣味田徑教學真正應用到體育課上是改變傳統體育課枯燥乏味、讓學生真正自覺參與體育鍛煉的關鍵。因此,教師要制訂更科學的方法,應用更科學的器材,提升趣味田徑教學的合理性,促進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
2.4在不同的場地上采用不同的組織形式
初中生上體育課的場所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有時可能在大型室外操場,有時可能在比較小的活動場所或者室內體育館。在操場這種大的活動場所,教師可以發(fā)揮大場地的優(yōu)勢,組織趣味障礙跑、接力跑、變速跑等;在小型的活場所,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跳長繩、趣味蛙跳、原地高抬腿、氣排球短途追逐接力、跳山羊等活動;如果在室內進行體育課,教師則可組織學生進行趣味籃球比賽或者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等的教學。變換不同的教學地點和組織方式,能夠讓學生對體育課保持新鮮感,多種多樣的鍛煉方式也能讓學生對身體的耐力、敏捷度、彈跳能力進行綜合鍛煉,不同的集體配合訓練也能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競爭意識。
2.5在課堂結束后的運用
體育課結束后,學生還需要做一些舒緩肌肉的運用,防止運動后出現問題,影響其他課程的進行。然而,過去的課堂中很多教師在體育課結束后不注意舒緩活動的安排,導致課后運動不到位,使得很多學生容易出現體育活動后身體疲勞的情況,影響了其他課堂的學習,部分過度運動的學生還容易出現拉傷、抽筋,導致身體出現問題。趣味性田徑教學法則注意到了這一點,要求教師在體育課結束后適當添加一些活動,如壓腿、按摩腿部肌肉等,可以有效地消除學生的疲勞,避免身體出現狀況。
3結論
在初中體育課堂上,加強田徑類教學非常重要,教師要善于調動田徑教學課堂的氛圍,提高教學的趣味性,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體育鍛煉效果,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參考文獻
[1]金福齊.初中體育教學中田徑訓練強度及訓練量的有效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8(25):41-42.
[2]陳建科.初中體育田徑教學中“游戲法”的運用[J].田徑,2018(06):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