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的教學工作中,語文教學的教學質量一直是老師和學生關心的重點,而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深入,語文綜合性學習這一課題逐漸被學生和老師所理解和重視。因此,在當前的教學環(huán)境下,如何進行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有效教學就成了我們作為任課教師應該研究的課題。
關鍵詞:新課程;小學;低年級語文
語文是小學教學最重要的科目之一,也是學生以后各科目學習和發(fā)展的基礎,因此,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我們應該認識到語文教學對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的重要性,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來促進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吸收和運用。并且,我們要不斷創(chuàng)新自身的教學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
一、 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教育技術正處于快速發(fā)展和演進的階段,這也給小學的識字教學工作帶來了積極影響,尤其是一些基于信息技術的新的教學方式,更是對識字教學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識字教學中,為了有效提高教學的效率,教師可以從教學技術上進行轉變,這樣一來,可以使教學的過程變得更加直觀和生動,從而使教學更加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教學內容。
例如,在《日月水火》教學“月”字時,筆者就利用當前十分流行的“微課”進行了教學,筆者說:“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一個新的漢字,在學習之前,我們先來看一小段視頻”,然后,筆者給學生播放了一段“月”字的演化視頻,在這段視頻中,將這個字從甲骨文到標準的宋體文字進行了動態(tài)的演示,接著,筆者將視頻進行了分解,首先給學生展示了甲骨文的“月”字,筆者說:“同學們,大家知道月亮是什么形狀嗎?”有的學生說:“是彎彎的形狀。”有的說:“是圓形的。”筆者說:“大家說得都不錯,月亮的形狀是不斷變化的,有的時候是彎彎的,有的時候是圓圓的,而古代人為了方便,就用一個半圓形來表示月亮,就和我現(xiàn)在展示的這個字很像”,然后筆者又用這種方法逐一給學生講解了“月”字從金文、小篆到楷書、行書的寫法。最終利用這種方式,使學生慢慢從月亮的形狀抽象出現(xiàn)代“月”字的寫法。
二、 拓展教學資源,教學時適當課外延伸
從小學階段的教材內容來看,漢字的容量是較為有限的,所以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生字,僅僅依靠課堂教學資源是遠遠不夠的,要想真正提高學生的識字水平,應該讓學生將漢字放到不同的語境當中去進行理解,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對漢字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因此,在教學時,教師在完成教學內容后應根據(jù)教學內容進行拓展,這樣一來,可以使學生通過更多的途徑來認識生字,從而使學生的識字水平逐漸提高。
例如,在《小蝌蚪找媽媽》教學時,學習了腦、灰、頂、披等幾個生字,由于學生對于這類童話故事非常感興趣,所以學生在學習時很快就掌握了這幾個生字,這也使得課堂教學的效率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于是在教學完之后,筆者決定利用剩余的課堂時間給學生進行課堂拓展。筆者說:“同學們,這個故事非常有趣,大家想不想再多聽一些這樣的故事呢?”果然,得到了學生十分積極的回應,接著,筆者給又講了幾個《一千零一夜》《安徒生童話》等書籍中的童話故事,在這些故事中,學生不但又在不同的語境當中對課文中的生字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而且又通過閱讀擴大了識字量。
三、 引導自主探究,鼓勵學生個性的發(fā)展
自主探究是一種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方法,也就是說,在自主探究中教師只起到一個引導的作用,學生有足夠的自我發(fā)揮的空間。所以,將自主探究教學法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有意識地鼓勵學生發(fā)展個性,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學習主體性,按照自己的意愿來進行學習。
例如,在《我多想去看看》教學時,因為學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學習基礎,所以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也為了鼓勵學生發(fā)展個性,筆者讓學生進行了自主探究學習,并要求學生在學習完成后,以小組為單位交流一下自己的學習成果和心得體會。有的學生對這樣的學習方式很迷茫,不知道自己應該學些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是因為學生太過于依賴教師,對于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非常不利。但對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也不能一蹴而就,所以,筆者告訴學生可以回憶一下筆者平時引導你們學習時,經(jīng)常提出一些什么問題,或者你們平時學習時經(jīng)常有什么疑問,在這次自主學習中看看還有沒有這些問題出現(xiàn),應該怎么樣解決。在筆者的引導下學生開始了探究學習,并在學習中總結了課文的大致內容,在討論中交流了一些自己對于北京和天山的想象。由此可見,學生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和巨大的學習潛力,教師應當鼓勵學生發(fā)展個性。
總而言之,語言學習能力的積累并非一朝一夕可以達成,我們在實際教學中,只有通過引導學生有技巧的學習、鍛煉,才能使學生真正有所提升,進而為學生長久的積累提供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李玉梅.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教學的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8(28):52.
[2]嚴怡秀.新課程理念下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的探討[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9):161.
作者簡介:
印愷,江蘇省泰州市,泰興市姚王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