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來,我國新課改進程不斷推進,素質教育得到各界人士高度關注。而小學語文是培養(yǎng)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課程,更是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實施情感教育的課程。但是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怎樣實施情感教育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這是相關人士探究的重要課題。本文闡述情感教育的定義及作用,對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進行探討。
關鍵詞:情感教育;小學語文;實踐
在小學教學階段,情感教育具有巨大作用,是培養(yǎng)小學生情感的重要手段,更是小學語文教學必不可少的關鍵內(nèi)容。許多小學語文教師深刻意識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學中不斷探討與應用,能夠時刻關注學生的思想變化及情感態(tài)度,有效糾正學生的錯誤思想。從實踐現(xiàn)狀來看,在實踐中取得顯著成效,同時也暴露出各種不足。因此,探討小學語文教學對情感教育的實踐具有教育價值。
一、 情感教育的定義及作用
要探討情感教育的實踐,必須要全面了解情感教育的定義及作用,在此基礎上探討實踐具有現(xiàn)實價值。
(一)
情感教育的定義
情感教育,就是教育者依據(jù)教學目的,采用心理教育干預引導學生情感發(fā)生變化,逐漸形成一種新情感品質。小學語文教學,加強學生情感教育能讓學生產(chǎn)生愛國主義情感,樹立道德意識,逐漸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及世界觀,有效提高學生審美水平和文學素養(yǎng)。情感教育必須要尊重學生情感,依據(jù)學生心理需求展開引導,為學生提供正確情感導向。
(二) 情感教育的作用
在小學語文教學對情感教育進行實踐,具有調(diào)節(jié)學習情緒、增強學生情感體驗等各種作用,其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如下幾個方面:
1.
調(diào)節(jié)學生情緒
小學生年齡較小,人生閱歷和生活經(jīng)驗比較少。因此情緒控制比較差,宣泄不良情緒方式不恰當。而且小學階段是小學生形成正確心理特征的重要時期,情感教育實踐能幫助教師及時把握學生情緒變化,引導學生合理處理不良情緒。
2. 增加學生情感體驗
情感體驗即用感性促進心理體驗的活動,以此對客觀環(huán)境產(chǎn)生的主觀感覺體驗。小學語文豐富多彩的內(nèi)容,是提供情感體驗的主要來源?;蛐麚P孝道,或激勵奮發(fā)向上,通過這種教學可增加學生情感體驗,培養(yǎng)學生明辨是非、堅定性格與善良的品格。
3. 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審美能力是小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語文教學應用情感教育能提升學生審美能力。小學語文是由閱讀寫作、語言文字及文化傳統(tǒng)等各部分組成,這些元素均為美的體驗。情感教育能讓學生將自己的情感融入語言審美中,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習慣。
二、 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的實踐
從前面分析來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情感教育,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但是在教學中怎樣開展情感教育實踐?這是相關教師探究的重要課題。筆者結合自身體會,建議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 建立合理的教學情境
小學生正處于一個特殊生長發(fā)育時期,思想上還處于發(fā)展階段,外界各種環(huán)境干擾極易影響學生情感變化,因此教師可合理創(chuàng)建教學情景,在這種情景中傳遞情感,學生在學習知識同時能獲得情感發(fā)展。比如采用多媒體工具設計教學主題,創(chuàng)建情感環(huán)境;播放音樂等方式渲染課堂氛圍,引導學生融入這種情景氛圍中,猶如身臨其境,必然會將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動態(tài)圖像上。觀看動態(tài)視頻后,可讓學生分成小組討論某個印象深刻的知識點或片段,提供發(fā)表觀點機會。同時也可采用游戲活動等各種方式,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建立一種良好競爭氛圍,玩中學、學中玩,間接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比如在學習《劉胡蘭》這篇氛圍比較悲壯低沉的文章時,就可選擇一些傳遞悲傷情緒的音樂,尤其是劉胡蘭英勇就義、慷慨赴死的場景,教師要引導學生采取低沉憤慨的朗讀音調(diào)和方式,激發(fā)內(nèi)心對敵人的仇恨,對英雄的懷念和敬愛的情感,培養(yǎng)學生對革命先烈的懷念情感。
(二) 師生間建立愉悅的交流氛圍
實施上,要將情感教育落到實處,還必須要加強師生間的關系,只有學生對教師充滿情感才會喜愛老師,才會認真聽從老師的教學和引導。在開展情感教育期間,教師應該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尊重學生,不能對小學生產(chǎn)生偏見,更不能惡語中傷學生,打擊學生學習激情,傷害幼小心靈。因此,就必須要為學生提供一個健康快樂的課堂氛圍。而且,教師還必須要充分愛護小學生,在教學中盡可能采用人性化教學理念,學習過程中要多關心和愛護學生,尤其是差生更是關心的重點對象。平常要多與學生交流溝通,要采用和藹可親的教態(tài)面對學生,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產(chǎn)生師生情感。比如在開展文言文《揠苗助長》教學時,因小學生對文言文理解能力不高,字句的分析還比較吃力,因此教師就要打造一種和諧氛圍,開展民主暢言,貼近學生,積極引導及啟發(fā)學生,加強其情感教育,引導學生熟讀古詩文同時還能體會到作品的情感表達;而且教師還可通過抑揚頓挫的朗讀技巧,增加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 加強情感體驗
隨著新課改不斷深入,目前教育必須要不斷改革,要逐漸脫離課堂為教師一個人的課堂局面。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師既是導演也是演員,學生僅僅充當聽眾的角色。這種方式自然無法激發(fā)學生學習激情和情感調(diào)動,無法達到教學的預期目標。事實上,語文教學是師生雙方的事情,是教師與學生情感交流溝通的過程。教師必須要認真?zhèn)湔n,創(chuàng)設各種合理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體驗“觸景生情”的場景,有效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引導他們主動感受與認知語文知識。比如在開展《母親的呼喚》教學時,可以從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中選擇幾個精彩片段,在講課前先給學生播放十分鐘左右,讓學生感受到電影中的母愛和真情,融入情感體驗氛圍中,然后要求學生講述對母愛的理解,逐漸體會到母愛的偉大。因小學生經(jīng)驗、年齡或智力水平有限,自然理解能力可能有一定欠缺,造成情感不深刻,必定無法充分感染到文章的情感,無法達到教師理想的情感效果。因此,在開展教學體驗前還需要引導學生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創(chuàng)造出良好的學習情境。
事實上,情感教育屬于素質教育主要組成部分。在教學中怎樣合理實踐,還需要教師依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實況,合理選擇教學方法和手段,將學生融入情感教育中,與文章作者思想達到共鳴,才能感受到文章的真正內(nèi)涵,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素質。
參考文獻:
[1]董媛.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與實施對策[J].知音勵志,2016(18).
[2]馬云秀.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與實施對策[J].中華少年,2017(7).
作者簡介:
洪丹萍,福建省南安市,福建省南安市水頭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