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皓怡
摘要:針對當前互聯(lián)網、微信、微博等各種新媒體不斷涌現(xiàn)的新形勢,分析了現(xiàn)今青年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挑戰(zhàn),提出了運用新媒體作為新時代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和創(chuàng)新的主要手段,從而增強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吸引力,提升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成效。
關鍵詞:新媒體;青年;恩政;吸引力
中圖分類號:D641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9)012-0424-02
一、前言
當今社會,以互聯(lián)網為傳播渠道、以無線移動設備為傳播載體的微博、微信等“新媒體”的出現(xiàn),使輿論生態(tài)更為復雜,也給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價值取向、思維方式、行為模式,新媒體對青年所產生的影響不容小視,新媒體在青年群體思政教育領域所發(fā)揮的作用也備受關注與重視。因此,只有以積極主動、開放包容的態(tài)度面對新媒體,將信息技術與傳統(tǒng)思想政治工作優(yōu)勢“聯(lián)姻”,才能使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實現(xiàn)由平面向立體、由靜止向動態(tài)、由單一向多維的轉變,才能增強青年思政工作的時代感和吸引力,才能將思政教育裝進青年的“口袋”,真正“活”起來。
二、新媒體時代青年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挑戰(zhàn)
(一)信息輿論難受控制,主流思想引導不易
新媒體的出現(xiàn),給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帶來的首要挑戰(zhàn)就是信息輿論復雜化。這是基于新媒體能夠大量迅速傳播信息這種特質而產生的。由于新媒體的開放性,人人都擁有“麥克風”,都有發(fā)表自己觀點的機會,使得各種信息超越地域、種族、國界的阻隔進行傳播,造就了一個沒有邊界的世界,形形色色的主義、多元化的價值觀念、不同的意識形態(tài)都在這里匯集。改革開放以來,由于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和與外部世界的不斷聯(lián)系,各種西方文化和價值觀念跨越重洋來到東方,很多不良社會思潮也隨之涌入。面對這些紛繁復雜的信息,青年如果缺乏主流價值觀的引領,沒有堅定的政治立場,很容易被誤導,出現(xiàn)理想信念缺失、政治信仰迷惑等問題。
新媒體為信息的傳播提供了廣闊且迅速的平臺,同時也對信息真實、客觀的底線帶來了挑戰(zhàn),標題黨、網絡謠言、網絡暴力等不良現(xiàn)象、把關意識缺失等審查漏洞,為網絡表達空間制造了混亂,也帶來了負面影響,使得主流思想不如在傳統(tǒng)媒體平臺上便于推廣和引導。
(二)碎片化淺閱讀方式,教育高度深度不夠
當前新媒體平臺上傳輸信息的異彩紛呈,使得青年已經對其產生了非常強大的用戶粘性,伴隨著微博、微信的興起,碎片化閱讀特點在青年群體中尤為突出。標題式的淺顯閱讀、短視頻的去閱讀正成為青年閱讀的標簽。這些特點看似拓展了閱讀空間,實際上卻不利于青年群體深度思考能力與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在這樣的新媒體趨勢里,要倡導青年回歸“深閱讀”,任重而道遠。
三、新媒體時代如何增強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吸引力
(一)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青年時代,是健全人格、樹立理想、踐行信仰的重要時期;青年群體,活力自信、思維敏銳,對新鮮事物充滿熱情,緊跟潮流、創(chuàng)造潮流,是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的中堅力量。思政工作也應從青年群體的特點出發(fā),關注青年、了解青年、幫助青年、支持青年,引導青年群體的思想認識方向、充分發(fā)揮青年在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二)善用新媒體,使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活”起來
1.廣泛宣傳覆蓋,打造具有時代感的思想引領新陣地
現(xiàn)代工作生活離不開信息網絡,新媒體在在青年群體中的普及與流行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全新的平臺,特別是有效解決了集中開展活動在時間、地點等協(xié)調工作中遇到的難題,靈活多樣的形式也更易于教育活動的接受。
打造向黨中央看齊的“揚聲器”。依托“微信一圖解讀”、平臺追蹤報道等新媒體形式,可以及時宣傳黨的最新理論和中央的最新精神,既保持原汁原味,又不照本宣科,提供兼具權威性和時代感的“看齊坐標”。
打造政策深度解讀的“大講堂”。嚴把新媒體的素材源頭,在“內容為王、質量取勝”上做文章。每日可以推送要聞時評、社會熱點、黨建動態(tài)等,青年在享受“思想盛宴”的同時,也能體會到新的思想政治手段的便捷。
打造各類先進典型的“聚光燈”。在新媒體平臺上定期開展先進典型、優(yōu)秀青年事跡的推廣和宣傳,傳遞正能量的同時,積極展示青年精神風貌。同時可以開展“身邊的感動”、“心中的榜樣”這樣的微專題評選活動,激發(fā)青年參與熱情。
以共青團中央為例,結合當前青年群體網絡化生存的特點,不僅注重微博、微信公眾號的運營,同時入駐b站、網易云音樂等青年社交平臺,特別是在當下短視頻潮流下,入駐快手、抖音平臺,為青年群體打造豐富的網絡服務空間。微信公眾號高質量的文章推送、輕松的短視頻創(chuàng)作以及相關網絡參與活動的發(fā)起,“團團”正成為青年人的網友,團中央在青年思想陣地的建設上做出了積極的示范,受到青年群體的認可與喜愛。
2.巧用輿論陣地,打造團結正能量的新平臺
網站、微信公眾號、微博賬號,工作聯(lián)系微信群、QQ群,思政工作應結合新媒體環(huán)境主動拓展平臺與空間;文字、圖片、音頻、視頻思政形式應融合多種呈現(xiàn)元素;“時政通”、“信息報”、“青年說”、“互幫助”思政內容應涉獵更廣泛,關注大環(huán)境、聚焦個體生活,將新媒體陣地打造成鼓舞干勁的“加油站”,定期發(fā)送單位改革創(chuàng)新的新成果、新經驗和新資訊,調動青年團結協(xié)作、同爭共創(chuàng)的干勁和熱情。
3.創(chuàng)新溝通方式,拓展青年交流分享的新領域
與傳統(tǒng)媒體相比,新媒體將原有的一對多變成多對多,人人都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內容的創(chuàng)作者、傳播者。自媒體在熱門事件的傳播、網絡紅人的塑造等多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而其中優(yōu)質內容創(chuàng)作隊伍中也不乏青年的身影:網紅并非顏值擔當,也可以依靠才華與思想取勝。青年群體具備良好的媒介素養(yǎng)水平,青年思政工作也應充分把握這一優(yōu)勢開展各類活動,如活動策劃、信息傳遞、經驗交流、建議征求等,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活動效果。例如通過H5、數(shù)據新聞、動畫視頻等作品,積極調動青年群體在思政教育中的主動性與參與性,真正做到理論學習入腦人心,將傳播效果落到實處。
新媒體為青年思政工作打開了新思路,但不應是思政工作的全部,也不應取代傳統(tǒng)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無論是面對面、人與人直接溝通的情感屬性,還是組織活動的儀式感,都應堅持并不斷完善與提高。
青年思政工作者還需要及時搜集新媒體平臺上青年反響強烈的問題,做好上下溝通協(xié)調,敏感問題由思想政治工作者或領導親自一對一解答,共性問題則發(fā)布通知安排時間統(tǒng)一指導解決,及時迅速化解矛盾。
4.整合培訓資源,提供青年學習提升的新渠道
作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培訓青年是各級黨團組織肩負的重任。新媒體應用拓展了青年教育的空間,為先進的教育模式提供了媒介技術與環(huán)境支持。網站、手機應用為青年群體建立了多元化的教育渠道,靈活制定各種鼓勵扶助措施,有效整合相關資源,讓青年可以方便、自由支配時間,超越時空和地域限制,進行學習提升,個人整體素質的提高,會使青年更為認同集體。
新媒體形勢下,青年思政工作者一定要加強自身學習,熟練新媒體并掌握網絡語言、互動互粉等“新技能”,培養(yǎng)運用新媒體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自覺性和主動性。
四、結語
新媒體時代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很多新的挑戰(zhàn)。但從另一方面來說,新媒體也催生出新的青年思政工作方法,促進思政工作者與時俱進,以更嶄新的面貌和姿態(tài)做好青年的教育工作。新媒體的興起,如同在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展示了一條新的工作道路,使青年思政工作擁有了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更豐富的宣傳手段,融合了更多的時代因素,增強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有利于提高教育成效,使青年思政工作向著更高水平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