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帆
摘 要:“教”是為了“不教”,“教”的唯一目的是促進學生“學”,教會學生“學”。培養(yǎng)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時代進步的需要,是語文教學改革的需要,是切實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需要,也是培養(yǎng)現(xiàn)代人素質的需要。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結合課堂教學內容,采用合適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好奇與探究心理,引導學生積極探究知識、探尋答案。
關鍵詞:語文教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不斷實施,小學語文教學目標也不再僅僅是傳授給學生知識,而是要注重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與探究的精神,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F(xiàn)結合教學經驗,簡單談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一、 激發(fā)興趣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也只有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才會積極主動地學習。對于小學生來說,一切新鮮有趣的事物都能夠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與求知欲。為了培養(yǎng)他們自主學習的興趣,教學中,教師應不斷提醒他們: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我們不僅有著不同的面孔,同時我們還擁有和別人不一樣的思想和邏輯。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為學生創(chuàng)設適合的學習情境,把學生的學習動機有效激發(fā)出來。在學習《長城和運河》這篇課文時,為了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先讓學生分組討論:長城、運河分別是什么樣的,將自己頭腦中長城、運河的形象描述出來。在學生討論與交流完畢后,我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了一些長城及運河的照片。學生看到連綿起伏、曲折蜿蜒的長城,又看到氣勢磅礴、延綿不絕的京杭大運河,不禁目瞪口呆,視覺與心靈的雙重震撼使學生對長城和運河充滿了好奇感,他們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更多知識。于是,我便讓學生自己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課堂霎時就變得熱烈而活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得到了極大提高。學過了這篇課文后,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還遠遠得不到滿足,于是我給學生布置了一些課后作業(yè),讓學生再搜集一些有關長城或運河的故事、傳說和圖片等資料,以便下次課上再進行交流。另外,教師還可以根據不同的課文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如學習《自相矛盾》這個寓言故事時,我就讓學生通過辯論的方式學習,熱烈辯論使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也使學生對寓言寓意的理解更加透徹。不同教學方式的巧妙運用,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二、引導探究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關鍵
在新課標的教學目標下,課堂教學要注重“以生為本”。教師作為引導者,要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主動探究課堂上所學的知識,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領會知識,學習技能,掌握學習的方法。在學習《軍神》這篇課文時,我就讓學生通過討論探究的方式來學習。首先,我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用自己的語言將課文故事復述下來,以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與口語表達能力;然后,我為學生設置了這樣的問題:文中沃克醫(yī)生為什么稱劉伯承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是“一塊會說話的鋼板”,是“一位軍神”呢?根據課文的內容,與同學討論并交流自己的看法。學生通過對問題的思考與探究,通過品讀課文的重點語句,逐漸理解了課文的主旨,提高了分析能力;最后,我讓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充分發(fā)揮想象:一向鎮(zhèn)定的沃克醫(yī)生,這次手術時為什么雙手微微顫抖?他心里在想些什么?將其寫出來,以深化課文主旨。
學生通過這樣一步步的思考與探究,對語文課文的學習能夠掌握一定的方法,并能夠逐漸提高自主學習、自主分析的能力。
三、開展實踐活動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重點
新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還指出“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因而,語文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活動的機會,通過實踐活動來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學習《一路花香》這篇課文時,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到語文學習的樂趣,我讓學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進行課文的學習。通過學生生動形象的表演,破損水罐的慚愧自卑、完好水罐的驕傲自大活靈活現(xiàn)地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課堂上的學習氛圍也十分輕松活躍。在學習了《但愿人長久》一文后,為了拓展學生的知識,我便讓學生在課后搜集表達思親思鄉(xiāng)情感的詩詞,準備在下節(jié)語文課上進行知識競賽。學生通過自己的搜集,找到了很多相關詩詞,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有了明顯提高。在課堂上,學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能,提高了他們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因此,語文教師要結合課文的教學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造機會,開展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會到語文學習的樂趣,進而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總之,“教”是為了“不教”,“教”的唯一目的是促進學生“學”,教會學生“學”。培養(yǎng)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時代進步的需要,是語文教學改革的需要,是切實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需要,也是培養(yǎng)現(xiàn)代人素質的需要。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結合課堂教學內容,采用合適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好奇與探究心理,引導學生積極探究知識、探尋答案。同時,教師也要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應用語文的機會,使學生在實踐中感受到語文學習的價值與樂趣,進而提升自主學習能力,成為適應社會發(fā)展的人才。
(作者單位:甘肅省隴西縣和平陳家莊小學,甘肅?? 定西?? 74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