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庚旭
(上海電機學院 文理教學部,上海 201306)
設(shè)圖G=(V,E)是一個簡單無向連通圖,其中V(G)和E(G)分別是圖G的頂點集和邊集.當連通圖G滿足|E(G)|=|V(G)|+1時,稱G是樹,記為T.頂點v的度指的是與v相鄰的頂點的數(shù)目,記為d(v).度為1的頂點稱為懸掛點,與懸掛點相鄰的邊稱為懸掛邊. 頂點u,v之間的距離指的是u與v之間最短路所含邊的數(shù)目,記為d(u,v).圖G中任意兩頂點距離的最大值稱為圖的直徑,記為dG,簡記為d.n階路和星圖分別記為Pn,Sn.文中未給出的定義和記號參見文獻[1].
圖1 毛蟲樹
假設(shè)H1,H2是兩個連通圖,記H1vH2是一個新的圖,且滿足
V(H1vH2)=V(H1)∪V(H2),
有
E(H1vH2)=E(H1)∪E(H2),V(H1)∩V(H2)={v}.
引理1[6]假設(shè)H是一個連通圖,Tl是一個n階樹,且
V(H)∩V(Tl)={v},
則
H(HvTl)≤H(HvSl),
其中:HvSl是由H和星圖Sl的中心在頂點連接v而成的圖,等號成立當且僅當Tl?Sl.
引理3[7]假設(shè)圖G是一個非平凡的連通圖,且v∈V(G),Gk,l記為圖G在頂點v處添加兩條長分別為k和l的路Pk=vv1v2…vk,Pl=vu1u2…ul而得到的圖G,若k≥l≥1,則
H(Gk,l)>H(Gk+1,l-1).
定理1對于任意階數(shù)為n、直徑為d的非毛蟲樹T,則一定存在毛蟲樹
使得
H(T′)>H(T).
證明假設(shè)u,v是非毛蟲樹T中距離最大的兩個頂點,則
d(u,v)=d,
d(u)=d(v)=1,
且在頂點u,v之間存在唯一路P,記P=ux1x2…,xd-1v,對于路P中的任意頂點xi,1≤i≤d-1,不妨設(shè)在T中與xi相接的樹的階數(shù)為ni+1,在xi處將ni+1階樹替換為Sni+1.由引理1可知,圖的Harary指數(shù)將變大,不斷重復上述過程,直到非毛蟲樹T變成毛蟲樹
有
H(T′)>H(T).
時成立.
證明首先證明主路只有一個頂點的度大于2.反之,則存在ni>0,nj>0,1≤i,j≤d-1.由引理2可知,將vi的ni個懸掛邊往vj上移或者將vj的nj個懸掛邊往vi上移得到新的樹的Harary指數(shù)將變大,不斷重復上述過程,最終可得主路只有一個頂點度大于2的毛蟲樹.
圖2 似雙星樹T(p,d,q)
引理4[8-10]假設(shè)T是任意一個n階樹,有
左邊等號當且僅當T?Pn時成立,右邊等號當且僅當T?Sn時成立.
引理5對任意的整數(shù)對(n,d),其中d≥2,n≥d+1,有
證明根據(jù)圖的Harary指數(shù)的定義和引理4,將樹T(p,d,q)的頂點分成3部分:第一部分頂點{x1}的p個懸掛點、第二部分頂點xd-1的q個懸掛點、第三部分路Pd-1上的d-1個頂點,有
引理6當樹T(p,d,q)的階數(shù)n和直徑d固定時,有
H(T(p,d,q))≤H(T(p-1,d,q+1)).
證明由引理5可得
等號當且僅當d=2,即T(p,d,q)?Sn時成立.
由引理5直接計算可得
引理7當樹T(1,d,n-d)的階數(shù)n固定時,有
H(T(1,d,n-d))≤H(T(1,d-1,n+1-d)).
證明由上面的公式計算得
等號當且僅當d=2,即T(p,d,q)?Sn時成立.
由引理6、定理3和引理7,可得定理4.
定理4T(1,2,n-2)?Sn是樹T(p,d,q)中取得最大Harary指數(shù)的極圖,T(1,n-1,1)?Pn是樹T(p,d,q)中取得最小Harary指數(shù)的極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