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玉玲
【摘要】在主題探索活動中記錄表可以記錄幼兒在觀察和調查中的發(fā)現、在實驗活動中的猜想和驗證、在討論學習中的分類和梳理;可以幫助幼兒細致地觀察現象,引導幼兒學會主動學習和進行學習的自我構建;更能幫助教師深入了解幼兒的發(fā)現與獲取的經驗,使活動得以順利開展。本文以小班主題活動為例,探索小班記錄表的設計和運用。
【關鍵詞】小班 記錄 主題活動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5-0013-01
記錄是主題探索活動中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同時也是難點,尤其對小班的幼兒,因為小班的幼兒年齡小,記錄水平受限,因此,很多老師認為在小班開展記錄比較困難,為了克服小班幼兒記錄的困難,我不斷摸索,總結出一些對小班幼兒記錄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選擇適合的記錄內容
小班幼兒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在觀察事物時,只能觀察事物的表面現象,因此在選擇記錄的內容時,要選貼近幼兒生活、直觀形象的內容來記錄。如在《瓜果樂》主題活動中,通過甄別,我選擇讓孩子記錄水果的顏色,而沒有選擇幼兒記錄水果的味道;在《動物朋友》主題活動中,我選擇讓孩子記錄動物的行走方式,如飛、跳、爬、游、跑等,而沒有選擇記錄動物的食物或者動物的睡眠方式;在《好玩的水》主題活動中,我選擇讓孩子記錄能運水的工具,而非選擇記錄水的特性。
二、選擇適宜的記錄方式和方法
小班幼兒的認知水平和記錄能力比較有限,所以我在探索中嘗試使用一些簡單易懂、易操作的記錄方法。
1.選擇直觀形象的記錄材料
小班的幼兒處于直覺形象思維發(fā)展階段,因此還給孩子提供的記錄材料也要直觀、形象。在《瓜果樂》主題活動中,我選擇讓幼兒使用水果圖片來記錄,簡單而形象;在《動物朋友》活動中,讓幼兒記錄動物的行走方式時也同樣使用動物卡片,直觀形象、易于操作。
2.設計簡單易懂的記錄表格
記錄離不開表格,而表格對小班的孩子來說比較抽象,因此設計簡單的表格比較易于理解。如,在《瓜果樂》主題活動中,要求幼兒記錄水果的顏色。我設計了兩行五列表格,第一行貼上顏色標記(紅、黃、綠、紫、橙五種顏色的卡紙片),第二行讓幼兒選擇相應顏色的水果圖片貼在對應位置上?;顒又?,每位幼兒都能理解得很好。如下圖:
水果顏色大分類
在《好玩的水》主題活動中,設計同樣的表格,第一行貼上“工具”的圖片,在能運水的工具圖片下貼上“笑臉”,在不能運水的工具圖片下貼上“哭臉”。幼兒操作起來非常簡單。
在《顏色變魔術》主題活動中,我設計了“小水滴”表格,三個小水滴之間用加號和箭頭連接,如,用紅色顏料涂第一個小水滴,用黃色顏料涂第二個小水滴,那么用混合后的橙色涂上最后一個小水滴(如:紅色+黃色=橙色,其它顏色用同樣的形式)。
顏色變變變
三、與幼兒共同討論記錄標記
用圖片粘貼的方式直觀、形象、簡單、易于操作,但是有時并非所有的記錄都可以用圖片來做標記,當遇到這種情況時,就需要設計標記,如《好玩的水》主題中《沉浮》活動記錄,如何來表示沉和浮呢?在和孩子討論后,孩子們覺得用“太陽”來表示浮上來,因為太陽是升起來的(幼兒聽過故事《太陽升起來了》),用豎線來表示下沉,因為東西下沉時像畫筆畫線一樣。幼兒設計的記錄標記不需要有太強的邏輯性,重要的是便于孩子自己記住、容易操作。
四、教師合理指導記錄過程
一般老師在記錄開始之前都會提出要求,然后幼兒開始記錄。幼兒在記錄過程中,因個體差異,部分幼兒會出現忘記老師的要求、不知道該怎樣記錄、貼錯地方等問題。在這種情況下,老師的指導過程就非常必要。老師在巡視指導時要重復記錄要求,并指導和幫助個別幼兒,幼兒操作實驗和記錄同時進行,體現了實驗和記錄的意義。
五、重視和幼兒開展記錄的小結會
記錄活動中的小結非常重要,因為它是記錄過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小結通常包括兩個部分:
一是讓幼兒表達記錄內容,由于年齡的限制,幼兒不能把整個記錄內容表達出來,因此,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幼兒根據自己的記錄來回答老師的問題,以加深對科學知識的理解。如在《顏色變魔術》活動中,我通過提問:“你用紅色和黃色混合變出什么顏色來了?”全部幼兒都可以根據自己的記錄回答出“橙色”。
其次,對整個活動的總結,包括幼兒在記錄過程中的表現、知識性的結論、激發(fā)幼兒繼續(xù)探索的欲望。如在《顏色變魔術》的小結活動時,首先表揚幼兒認真操作實驗、記錄過程;通過實驗得出結論:紅色和黃色混合變出橙色、紅色和藍色混合變出紫色、藍色和黃色變出綠色。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合適的記錄的內容和形式以及簡單易操作的方法,在小班主題探索活動中開展記錄是可行且非常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