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其昌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非常大的提高,越來越多人選擇購買車輛,乘用車的年銷售總量不斷提高。為了提高生產的效率,汽車企業(yè)需要向供應商采購各種汽車零件,這給供應商零部件質量管理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一旦管理不當,很容易導致不合格零部件流入到生產中,對汽車整車質量造成非常大的影響。為此,我將要在本文中對汽車零部件供應商質量管理體系的完善進行分析,希望對促進整車質量提升以起到有利的作用。
關鍵詞:汽車零部件;質量管理體系;完善
1 引言
隨著我國汽車行業(yè)的高速發(fā)展,汽車生產的專業(yè)化程度越來越高,很多汽車企業(yè)選擇采用專業(yè)供應商提供的汽車零部件。目前汽車零部件制造企業(yè)通常是在貫徹落實IATF 16949標準條款中相關供應商管理要求的基礎上,再根據(jù)各自廠家的相關要求,所形成的供應商質量管理體系[1]。在當前汽車質量要求不斷提高的情況下,供應商質量管理體系在很多方面還存在著較多的不足,需要及時進行改進。
2 當前供應商質量管理現(xiàn)狀
隨著汽車企業(yè)的不斷發(fā)展,汽車企業(yè)在很多專業(yè)的零部件方面需要與供應商協(xié)同開發(fā),由供應商制造。然而近十年,汽車零部件制造行業(yè)的發(fā)展過快,很多供應商各方面的管理還沒有規(guī)范化,出現(xiàn)了零部件質量參差不齊的現(xiàn)象,有必要進一步加強對供應商的管理,提高采購件的質量水平[2]。
在汽車企業(yè)實際對供應商的質量管理過程中,由于近年來主機廠及供應商的發(fā)展都比較迅速,很多主機廠對供應商質量管理重要性意識還不足,相關質量管理有效性存在欠缺,不能起到有效的質量管理作用。在主機廠的管理過程中,往往重視內部質量管理,但還沒有形成完善的供應商管理制度,沒有有效促進供應商質量水平的提升,與供應商形成伙伴關系,合作共贏。而很多的民營零部件制造企業(yè),在進貨檢驗、過程控制等環(huán)節(jié)做的也不夠到位,造成不合格產品流入到了生產環(huán)節(jié),對汽車生產質量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3],同時,部分供應商缺少對于產品持續(xù)改進的流程,不能很好的對量產零件進行質量提升。
同時,作為主機廠,對供應商的質量管理方面也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如何有效實施APQP、PPAP,實施對供應商的審核,供應商質量持續(xù)改進能力的建設等,所有問題要形成閉環(huán)管理。
3 供應商管理體系研究
做好對供貨商的評定。在供應商的選擇過程中,一定要遵守標準化的流程,這樣才能最大程度保證供應商的質量。在供貨商的評定過程中,應該首先對供應商的生產資質進行審核,審核其是否具有生產相關產品的資質,其次,應該對供應商的過程控制能力進行審核,確認其過程控制能力是否滿足需求,還應該對供貨商的市場口碑進行調查,調查其質量信用做的怎么樣,不得使用市場質量口碑差的供應商所提供的產品,同時,需對其擬報價業(yè)務的技術方案進行評審,評價其技術方案是否適合,然后對產品報價進行審核,同市場上的其它同類產品進行對比,其報價應該在合理的區(qū)間,最后應該對供應商所提供的產品進行路試及完整的產品試驗驗證,確保產品設計和質量滿足汽車企業(yè)的需要。
APQP是指產品質量的先期策劃,是有美國汽車提出的,提供給汽車零配件供應商在開發(fā)新產品是的一種結構優(yōu)化開發(fā)方法,其一般會分為計劃和項目確定、產品設計和開發(fā)、過程設計和開發(fā)、產品和過程驗證、過程評估和持續(xù)改進等五大階段。主要包括識別客戶要求、確定產品的特殊需求、合同評審、產品設計可能存在風險分析、過程流程圖設計、過程中可能產生風險分析、測量系統(tǒng)分析等多項先進的管理工具和方法,成為汽車產品供應鏈上交易互動的重要規(guī)則,能夠有效規(guī)避出現(xiàn)供應產品質量問題的風險,應該積極進行推廣。
做好生產件批準(PPAP)工作是進行供應商質量管理的重要一環(huán)。對于全新開發(fā)零件,應實施APQP,制定各個開發(fā)節(jié)點并跟蹤落實整改,全面識別項目開發(fā)階段的風險問題,及時有效的溝通、解決問題,直至PPAP批準。PPAP工作需重點關注特殊特性,特殊特性的識別需要主機廠與零部件供應商共同完成,保證其完整性,并在供應商制造現(xiàn)場逐一回顧針對特殊特性的控制方法是否有效,開展有針對性的防錯工作,關注“四新”零件(新材料、新工藝、新結構、新供應商)。零件量產階段,為了防止出現(xiàn)批量質量問題的出現(xiàn),供應商進行生產改造、工藝更新,新增分供方等有可能會影響到產品性能的所有變更應該得到有效管理,變更應得到主機廠的批準后才能實施。
質量檢驗是供應商零部件質量管理的重要一環(huán),只有通過一定的檢驗手段和工具,才能確保實物的質量滿足預期的要求。供應商的進貨的檢驗過程中,應該根據(jù)質量檢驗的需要,采用科學的質量檢驗方法,能夠將各種質量問題有效檢測出來。過程檢驗是有效保證過程制造能力的手段,根據(jù)不同的零部件特性、工藝、設備、防錯水平等采取有針對性的科學方法,確保制造過程的質量保證能力。終檢是對零部件總成質量的最后一道保障,是對整個產線的質量保證能力的一次檢驗,針對在終檢發(fā)生點的所有問題應該有相應的閉環(huán)整改。同時,對于新品量產前期階段,應該實施加嚴的檢查項目,具體的檢查項目及頻次也需要供應商與主機廠共同確認,例如在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新品投產的初期我們會要求供應商實施GP-12檢查(早期次品遏制),確保供應商向主機廠提供穩(wěn)定、可靠質量的產品。
做好對供應商質量的審核工作。通過對供應商質量審核工作的開展,能夠客觀、公證評價供應商的質量保證能力,這對供應商的質保能力和持續(xù)改進產品能力可以起到有效的促進作用。供應商質量審核按照審核的側重點不同,可以分為體系審核、產品審核和過程審核,對每種審核過程都應該制定科學、合理的審核流程,對供應商生產質量水平有一個綜合、公證的評價,在遵循PDCA方法的要求下開展審核工作[4]。
供應商做好質量改進工作。隨著汽車企業(yè)的高速發(fā)展,企業(yè)越來越多使用供應商的零部件,采購質量問題變得越來越突出,客戶質量投訴有九成以上和供應商生產的零部件相關。這需要主機廠和供應商共同做好質量改進工作。汽車企業(yè)需要收集相關的售后信息,定期發(fā)布相應的數(shù)據(jù),如發(fā)現(xiàn)某一產品售后問題較多時,應成立問題攻關團隊,對問題進行分析并改進。例如某一車型首次采用國產化EPS(電子助力轉向系統(tǒng)),車輛售出后有較高比例抱怨轉向時管柱發(fā)卡,手感不好,調查發(fā)現(xiàn),蝸輪蝸桿的嚙合間隙較出廠時變小,導致啟動力矩變大。進一步對比合資品牌同類產品發(fā)現(xiàn),由于渦輪盤(表面為尼龍材料,具有吸水性)的存貯周期不同,合資品牌渦輪盤經海運到達國內,周轉時間長,尼龍材料充分自然吸水后才用于裝配,而國產EPS管柱的尼龍盤也是國產,周轉時間較短,裝車后,尼龍材料緩慢自然吸水,導致蝸輪蝸桿嚙合間隙相較于生產時越來越小,最終導致了客戶的抱怨。查明原因后,國產渦輪盤生產后采取人工煮水,提高其含水率再裝配,最終解決了此問題。同時,供應商應自行建立一套針對售后退賠件的分析、統(tǒng)計、改進流程,形成良好的自我改進體制。
采用更加先進高效的質量檢驗設備。在傳統(tǒng)的供應商供應零部件產品質量檢驗的過程中,由于缺乏相應的質量檢驗設備,很多產品需要送到專業(yè)的機構進行質量檢驗,檢驗工作的效率往往較低,對企業(yè)生產造成了不小的影響,甚至某些情況下部分零部件沒有經過檢驗,就直接流入到了生產流程中。為了有效對該問題進行解決,企業(yè)應該建立自己的零部件質量檢驗機構,并購買專業(yè)的質量鑒定設備。例如當前無損檢測技術發(fā)展十分迅速,其能在不損壞零部件的情況下,完成對其內部缺陷的檢測工作,大大提高了零部件質量檢測的效率,企業(yè)應該積極采用這些質量檢測技術。為了對產品的尺寸精度進行檢測,可以購買或者制造一批專用的質量檢測量具,如各種量塊或者卡規(guī),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就對零部件的重要尺寸完成檢驗。此外,質量檢驗工作對檢驗人員的要求往往較高,企業(yè)應該做好對這些人員的選拔工作,他們不僅要有過硬的職業(yè)技能還應該有高度的責任感,能夠充分認識到自己本職工作的重要性。
4 結語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汽車普及率的提高,人們對于整車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針對當前供應商零部件質量管理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提高質量管理意識,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不斷提升零部件質量水平,提供讓用戶滿足的整車。
參考文獻:
[1]張永見.基于故障索賠的汽車品質管理信息系統(tǒng)及其應用研究[D].鄭州大學2017:11-12.
[2]焦鋒.一汽富晟長泰公司寶來產品質量體系優(yōu)化方案設計研究[D].吉林大學2017:25-26.
[3]周意博.供應鏈背景下W公司質量控制策略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7:37-38.
[4]程冬冬.基于TS16949標準的XH公司質量管理改善研究[D].南昌大學2014:5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