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為實現(xiàn)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的要求,在教學活動中所采取的行為方式的總稱。美術課堂教學從學情出發(fā),依托教學內容,為達成教學目標進行了美術課堂教學方法探究與實踐。
【關鍵詞】中學美術課堂;教學方法;探究;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3-0100-01
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為實現(xiàn)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的要求,在教學活動中所采取的行為方式的總稱,是教授方法與學習方法的統(tǒng)一,教學方法要服務于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的要求。美術課堂教學從學情出發(fā),依托教學內容,為達成教學目標進行了美術課堂教學方法探究與實踐。
一、我校學生特點和學情
哈爾濱冰雪運動學校是全國首創(chuàng)且是唯一一所以體教結合的方式培養(yǎng)冰雪后備人才的義務教育學校,我校的辦學理念是“為培養(yǎng)冰雪先鋒的優(yōu)雅人生和合格的社會公民奠基。”我校學生流動性大,不間斷會被選入上級集訓隊,學生們的學習基礎薄弱,知識斷層,厭學,逃避學習,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茫然活躍。為了改變學生們的缺點,校領導進行充分的調研和實踐,開展了大量針對學生特點的上課方式和學習內容,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美術課堂是發(fā)揮學生天性的天地,也是實現(xiàn)美育的重要場所,在教學實踐中從學情出發(fā),進行了一系列的課堂改變和調整,取得了很好的課堂效果。在美術課堂中的教學實踐中證明,正確的教學方法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具體實踐
1.形象拉近法。
教師的儀表和形象是美術課堂中教師給學生的第一印象。教師的穿著和形象在第一時間使學生樂于接受樂于親近,會對教學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在上課前教師穿著適合的職業(yè)裝,站在鏡子前仔細觀察自己不合適的地方及時更正。當邁進教室的時候,在形象氣質上給學生賞心悅目的感受,在感官上給學生美的啟發(fā),在視覺上給學生文雅大方的指引。教師的形象穩(wěn)重端莊、衣著樸實、謙遜文雅、活潑開朗又大方熱情,雖未聞其聲卻給學生留下親和的印象,在無聲中為美術課堂打下良好的開端。
2.充分備課法。
由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于主導地位,所以在教法與學法中,教法處于主導地位。而充分備課是教師主導地位的充分體現(xiàn)。只有充分備課才能在整個教學體系中,在課堂上發(fā)揮教師的主體地位。充分備課的過程就是提出問題和分析問題的過程,而課堂實踐就是解決問題的過程。在課堂上師生合作探究,使學生成為積極主動學習的主體。學生踴躍參與到美術課堂領域的教學中來,把課堂變成積極主動的互動模式。
3.深入淺出法。
教學內容是學生樂于學習的關鍵,從教學內容入手,選擇深入淺出的題材和學習內容,充分考慮到學情特點,選題要同時滿足趣味性、知識性、漸進性、易于動筆、適合表現(xiàn)等特點試行深入淺出的教學方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強調其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性,在最大程度上啟發(fā)其思維。
4.鼓勵式教學法。
我在美術課堂教學中用到的重要手段就是鼓勵式教學。根據(jù)我校的學情,在教學實踐中了解到學生們安靜聽課的時間不超過10分鐘。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使其繼續(xù)學習的最好方法,在課堂上教師根據(jù)美術課堂的特點少講原理多練習,將更多的課堂時間還給學生。訓練的過程中,教師深入到學生中間,及時勘正學生練習中的缺點,同時,隨時將學生的畫作進行全班展示和鼓勵式講評,增加其自信心,提升學生愿意動筆的興趣。根據(jù)美術學科的學習規(guī)律和學生的年齡特點,將“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原理深入到每一個學生的思想,畫面的講評不以像和不像作為唯一的評判標準。教學模式從以“學”為主的教學模式向以實踐為主、重視動手能力的教學模式轉變,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積極動手實踐的自主性和主動性,使其學養(yǎng)在動手實踐中得到提高。這時候畫畫就變成了一種冒險、一種嘗試、一種有意味的形式,每一個學生都積極的參與到繪畫中來,美術課堂出現(xiàn)了可喜的場面。
5.情感拉近法。
語言是溝通心靈的鑰匙,是教師和學生心靈之間相通的橋梁,是拉近師生之間情感的媒介。教師的語言交談技巧很重要,首先要走進學生的心里,在了解和預知學生心理的前提下進行語言的溝通,注意語氣、語調、語速、神態(tài)和表情,在語言溝通的過程中注意運用語言的因素,在走進學生內心的前提下進行溝通和交流,對不同類型的學生使用不同的語言。對明事理、愛學習的學生點到為止及時提醒即可;對好動厭學的學生找到其興奮點,鼓勵其優(yōu)點帶動其學習繪畫的樂趣漸進式提升,這時候不能心急,要循序漸進,堅持跟進,不能輕言放棄;對沒有毅力、容易放松、動搖的學生,用設定短期目標的方式,鼓勵其每一小步取得的成績,逐漸使其擺正學習的態(tài)度,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和自信心。教師在交流中使用合適的表情語言和動作語言,師生在有聲和無聲的交流中建立信任,使學生進步。
6.知識遷移法。
運用通俗易懂的姊妹學科中已經(jīng)學過的知識和例子來說明繪畫中的抽象原理。例如:在進行中國花鳥畫美術欣賞課教學時,談到八大山人的“白眼望天”繪畫時,運用語文學科中的擬人和夸張的表現(xiàn)手法來說明畫家所表達的情感,使學生能夠形象和生動的理解畫家的繪畫內容。同時說明畫家朱耷運用語文課上學過的借物喻情的寫作手法來表達內心的情感,抒發(fā)自己特別的感情,這樣的舉例說明易于被學生理解和掌握,運用姊妹學科學習過的知識來講解美術欣賞知識,起到化難為簡的作用。
三、效果顯現(xiàn)
通過實踐檢驗,在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用以上的教學方法后,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發(fā)生了很大轉變,潤物細無聲的滋潤學生的心田,澆灌學生的心靈,使學生在無意識注意中得到美育的熏陶。在一切教育教學領域,任何教學環(huán)節(jié)和教學方法都飽含著豐富的內涵,影響著學生的感知和接受教育的程度,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善于激勵喚醒和鼓舞?!苯處熡醚笠缯媲榈恼Z言去鼓勵學生,用富有朝氣的形象去影響學生,用深入淺出的事例去開悟學生,用充滿趣味的教學內容去吸引學生,用富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去引領學生,使學生在興趣濃厚的前提下知學、愿學、樂學。
參考文獻
[1]關中石.《中學美術課堂教學模式探索》東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5.26豆丁網(wǎng).
[2]宋從信,任恩剛,張衛(wèi)平.《教師溝通藝術》.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09.1.
[3]鄭慶金.《教師如何走進學生的心靈》.江蘇美術出版社,2013.6.
[4]趙春風.《教師的形象與審美》.吉林出版社,2012.5.
作者簡介:李莉,哈爾濱冰雪運動學校。哈爾濱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黑龍江省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漆畫《如魚得水三聯(lián)畫》獲第十二屆黑龍江省美術作品展銀獎;漆畫《冰城》在黑龍江省委宣傳部主辦的美術作品展中獲一等獎等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