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愛華
摘 要:采取以學定教的教學方法可以真正把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學理念落到實處。在教學中,教師應(yīng)從學生學情出發(fā),采取以學定教的閱讀教學方法,真正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提升語文閱讀教學質(zhì)量。
關(guān)鍵詞:語文教學;以學定教;因?qū)W設(shè)教;先學后導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15-0055-01
所謂以學定教,就是依據(jù)學情確定教學的起點、方法和策略。這里的學情主要指的是學生的知識、能力基礎(chǔ)、年齡特征以及學生的預習情況、學習的狀態(tài)情緒等。“定教”主要是指教學的起點不宜過高或者過低,只有依據(jù)學生學情,確定恰當?shù)慕虒W起點,才能真正提升課堂教學質(zhì)量。那么,在語文教學中,怎樣才能真正讓“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助力閱讀課堂呢?下面,以《記金華的雙龍洞》一課為例,論述如何以學定教,構(gòu)建高效語文閱讀課堂。
《記金華的雙龍洞》是蘇教版語文六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游記,記敘了作者游覽金華雙龍洞的經(jīng)過,情融于景,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秀麗山河的思想感情。選編這篇課文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從中學習作者的觀察表達方法,并從中領(lǐng)略大自然的神奇之美,培養(yǎng)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的特點,教師可以從以下方面展開教學。
學情即學生學習活動的基本情況,是學生閱讀的起點,也是以學定教的出發(fā)點與立足點,教師要準確把握學情,為“定教”奠定基礎(chǔ)。
其一,立足學情,設(shè)計合理的教學方案。為了準確把握學情,更好地實現(xiàn)以學定教,教師可根據(jù)文本內(nèi)容的特點,布置三個層次的預學任務(wù):第一層次,自學生字詞,圈畫出字音與字義理解上的難點;第二層次,書寫難寫的生字;第三層次,了解作者的寫作順序,畫出關(guān)鍵的詞語。在學生預學結(jié)束以后,教師及時檢查學生的預學情況,將以學定教的教學目標落到實處。
其二,指向文本,關(guān)注文本的語言特質(zhì)?!队浗鹑A的雙龍洞》一課主要是以游覽順序記敘和描寫的,段與段之間以承接式段落為主,表達有序。因此,在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教師不只要讓學生通過閱讀欣賞到金華雙龍洞的美麗景色,還要讓學生通過閱讀學習作者是怎樣把段與段之間連接起來的,這才是這篇課文的主要價值之所在。
其三,把握目標,習得言語表達方式。語文新課標中要求學生通過本學段的習作學習,能夠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能夠把自己印象最深的事情寫清楚?;谶@個習作目標和文本的表達特點,在教學的時候,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有一定的理解,而且還要能夠以文本內(nèi)容為范例,鼓勵學生遷移、表達以及運用。因此,在教學之前,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先說說自己曾經(jīng)游覽過的景點,為接下來的閱讀教學做好鋪墊。在課中,當學生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品味、揣摩,感受到作者這種見聞和感受相結(jié)合的語言表達方式以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運用“見聞和感受相結(jié)合”的表達方式進行一次練筆訓練。以文本語境為背景,以文本表達形式為依托,及時地進行語言遷移訓練,可以起到言意兼得的教學效果。
先學,就是學生通過教前預習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并把自己的疑問記錄下來,為教師的教確定正確的導學航向。
其一,問題前置,個人預學。預學并不是沒有目標的學習,而是在一定教學目標指導下的自主學習活動。有了學生的預學,教師才能更有針對性地教。以《記金華的雙龍洞》為例,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們對于“臀部”“蜿蜒”這兩個詞語的書寫存在一定困難,就把這兩個詞語單列出來,對學生進行書寫指導,這樣的教學更具針對性,短時高效。
其二,自主閱讀,理清脈絡(luò)。《記金華的雙龍洞》一課行文脈絡(luò)清楚,當學生通過閱讀找出文中表示“地點”的詞語以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用示意圖把文中的游覽順序?qū)懴聛恚航鹑A城→羅店→雙龍洞口→外洞→孔隙→內(nèi)洞。在學生寫出作者的游覽圖以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就這個示意圖大概說說每部分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這樣,可以為教師的教奠定閱讀基礎(chǔ)。
其三,先學后導,以學定教。根據(jù)本篇課文的特點以及學生對文本的理解程度,教師把“感受孔隙特點,學習表達方式”作為這一節(jié)課教的主要內(nèi)容。首先,教師讓學生先自己閱讀課文第五自然段,從中圈畫出描寫孔隙特點的句子,把它多讀幾遍。然后,教師再借助多媒體向?qū)W生展示,并讓學生說說這里主要描寫了孔隙怎樣的特點。在學生明白這段話是圍繞著孔隙“小”的特點描寫之后,教師再從文本的表達形式入手對學生進行指導,讓學生給這部分描寫劃分層次。在教師的引領(lǐng)下,學生們把它劃分為兩層。這時候,教師再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作者是怎樣表達的。于是,學生們明白了作者先把自己看到的景物特點具體描寫出來,再把自己的感受具體寫出來。在教師的點撥引導下,學生們的閱讀思維被打開,領(lǐng)悟了寫作的奧秘。這樣的教學,教在學生理解的迷津處,導在意義未明處,以學定教,促進了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根據(jù)學生的學情確定教學的起點,教學的導點,以學定教,真正從學生學的需要出發(fā),因?qū)W設(shè)教,因?qū)W而導,導在要點,才能導得其所,真正達到全面提升學生語文學習質(zhì)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馬君誠.扎根生活,享受語文——小學語文教學的生活化[J].語文建設(shè),2014(14).
[2]胡美珍,曹巧文.多元視角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內(nèi)容重構(gòu)[J].福建教育,20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