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秋菊
摘要:新興的技術手段給予音樂教學錦上添花的作用。本文將具體論述在新媒體技術環(huán)境下對于小學音樂教育過程中多媒體工具的重要性和應用方法,并從學生的角度去探討這一技術手段的使用會給課堂效果帶來的優(yōu)勢。
關鍵詞:多媒體? ?音樂教學? ?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J60-05?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19)09-0135-02
傳統(tǒng)的小學音樂課堂,單純由老師進行教學,不僅教學效率不高,而且無法引起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因此,運用多媒體工具來輔助老師進行音樂教學既能夠減輕老師的教學負擔,又能夠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是一個兩全其美的措施。
一、多媒體工具的內(nèi)涵與價值
(一)多媒體教學工具的內(nèi)涵
在學校課堂中所使用的多媒體通常為投影儀、電腦、電視等的集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為一體的媒體應用形式。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老師使用這種多媒體工具進行課程內(nèi)容的播放,如音樂音頻、音樂動畫、音樂PPT等,在播放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觀看多媒體上的內(nèi)容進行學習,多媒體以一種豐富而生動的呈現(xiàn)形式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好奇心,使他們對音樂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在音樂教學中更加容易被引導,提升老師的教學效果。
(二)多媒體工具的實踐價值
在小學音樂課堂上使用多媒體工具進行教學活動,一方面是對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和改善,有利于助推新課程標準改革,也是相應地減輕了老師的教學壓力,使原本需要老師逐字逐句進行歌曲教學的模式轉變?yōu)橛啥嗝襟w輔助老師進行教學,將老師從簡單機械的重復音樂教學的壓力下解放出來,可以更好地進行有創(chuàng)意性的課程內(nèi)容。另一方面,多媒體教學模式可以使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小學生全身心投入進音樂學習中,用音頻、動畫等形式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可以使學生在娛樂中進行學習,加深他們的記憶力。
二、多媒體工具在音樂學習中的重要作用
(一)突破課本局限,音樂教學資源廣泛
多媒體工具依托互聯(lián)網(wǎng)中富含的多種多樣的音樂教育資源,可以使老師的日常教學工作不在局限于課本上的歌曲學習。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可以選擇一些網(wǎng)絡中流行且積極向上的音樂進行下載后在課堂上給學生進行播放,這些歌曲可能是學生們耳熟能詳?shù)牧餍星尤菀滓饘W生們的學習熱情。例如,一些動畫片的主題曲或者是勵志歌曲等都能夠受到學生的歡迎,讓他們在寓教于樂的過程中熱愛音樂,感受音樂帶來的樂趣。多媒體工具作為一種多功能載體,可以充分滿足學生的好奇心,老師利用一些歌曲的音樂錄像帶可以使學生邊看邊聽邊學,在觀看的過程中進行學習,避免單純的課本教學的枯燥性和局限性。
(二)教學內(nèi)容簡單易懂,利于學生接受
音樂教育本來就是一種視聽性極強的教育模式,其中的發(fā)音、歌詞、曲調(diào)等都需要標準化的教學方式,運用多媒體工具將音樂學習資料以多媒體的方式進行呈現(xiàn),既簡單易懂,又方便直接。多媒體工具還可以實現(xiàn)重復和不間斷的教學且不會感到疲勞,這是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所難以企及的。多媒體技術以一種更加直觀的形式呈現(xiàn)出課堂內(nèi)容,對于小學生來說更加容易理解和接收,尤其是一到三年級年齡段的學生,他們的學習和模仿能力較差,對于老師所教的歌曲不能輕而易舉地掌握。借助多媒體工具可以使這些學生采取觀看視頻或音頻的形式進行學習,學習的內(nèi)容也更加簡單易懂,充分調(diào)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和自覺性,使他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對于音樂有一個初步的接觸和認識,為以后難度更高的課程打好基礎。
(三)老師與學生之間的可以進行有效互動
借助多媒體教學工具,可以實現(xiàn)老師與學生之間的及時互動,對于一些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更加需要老師的關心和愛護,這就需要老師在與學生的互動中掌握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老師可以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工具進行一些簡單的音樂游戲或音樂知識問答活動,盡可能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課堂游戲和互動中。對于學習進度較慢的學生,老師還可以將多媒體課件和視頻下載下來發(fā)送給學生的家長,讓學生能夠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學習。在課余時間學習音樂對學生來說不僅是一種學習,更是一種放松解壓的娛樂方式。此外,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帶領學生進行音樂表演可以自己在多媒體工具上制作表演所需要的伴奏或其他音樂,并充分采納學生們的學習反饋,及時改善自己的教學模式。
三、多媒體教學目前存在的問題
(一)學校缺乏多媒體設備,普及率不高
雖然多媒體在教學應用中的作用已經(jīng)得到普遍的認可,其應用模式也不屬于新鮮事,但是許多學校還是對于多媒體工具的配備不足甚至完全沒有。在一些學校中,僅有一兩個多媒體教室,并且由于害怕設備的損壞而長期不加以使用,其他的學科教學中多媒體的投入都未能普及,更不用說不屬于主科的音樂教學。還有一些學校雖然在課堂上使用多媒體教學,但是由于設備不夠,班級之間上課時間常常面臨沖突,因此只能幾個班輪流上課,兩星期甚至一個月才上一節(jié)多媒體音樂課,其他時間還是采取老師在普通教室領唱教學的模式,缺乏生動性和互動性。
(二)老師多媒體使用經(jīng)驗不足
除了學校缺乏多媒體設備這一因素外,阻礙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普及的還有一些教師的多媒體使用經(jīng)驗不足,或者完全不會操作多媒體工具。一些老師還因為怕麻煩就干脆不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但是其上課的效果就遠不如利用多媒體上課的老師,一方面學生的積極性不高,另一方面教學成果也不理想。因此,學校應該開展相應的多媒體培訓,讓新老教師都能接受和學習多媒體技術,使其在教學工作中發(fā)揮所長。此外,學校也應加強對于老師進行多媒體備課的監(jiān)督工作,對其備課情況進行考核,還可以不定期采取旁聽的方式對老師的上課情況進行一系列考核,將其納入績效考核體系中。
四、音樂課堂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措施
(一)模擬樂器演奏,增加課堂實用內(nèi)容
過去的音樂教學課堂中只是進行簡單的歌曲教學,大部分學校都沒有條件為學生準備不同的樂器供學生學習。而現(xiàn)在只需要利用多媒體工具就可以實現(xiàn)多種樂器的教學,其中的深義就在于多媒體技術具備樂器模擬能力,通常只需要下載一些音樂軟件,就能夠在電腦上出現(xiàn)一些樂器模擬器[4]。老師可以利用這些樂器模擬器給學生教授每種樂器的發(fā)聲原理,以及為學生演示如何彈奏這些樂器。不僅能夠增長學生的見識,幫助他們認識一些沒有見過的樂器演奏,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于各種樂器的興趣,讓他們也練習演奏這些樂器,選擇自己喜歡的樂器種類進行練習,也不失為一種特長教學。如此一來,一些學生在日后選擇真正的樂器學習就會有一定的基礎,知道自己的興趣所在,幫助他們更好地選擇自身擅長的演奏方式。
(二)配合學生進行音樂表演,增添便捷性
每年學校都會組織一些班級之間的音樂比賽,有合唱也有獨唱,但是以往學生常??嘤跊]有練習演出的地方,課余時間也不足。然而多媒體教學工具可以使學生利用音樂課的時間進行練習,并根據(jù)每個班級參加比賽曲目的不同,儲存多種音樂伴奏和音樂視頻。學生可以在多媒體工具上觀看網(wǎng)絡上其他學校的比賽視頻成為自己的表演靈感,參考別人的表演模式,更好地完善自己的演唱方式。在合唱比賽準備時,老師可以用多媒體為學生進行配合,例如學生合唱比賽曲目《我和我的祖國》,老師可以幫學生搜集一些相關的音樂資料和影像資料,使學生邊看邊聽邊學,讓他們在集體排練中進步,更加具有默契和合作意識。
(三)調(diào)動多維感官,加深音樂理解力
音樂不僅是聽和唱的藝術,而是一種綜合而成的藝術形式,在這種藝術形式下,對于音樂的學習也不能停留在簡單的表面,要加強對于音樂深層次的理解和感悟。例如在學習貝多芬等音樂藝術家的鋼琴曲時,不僅利用多媒體工具對作品本身進行賞析,也要對創(chuàng)作者本人具有一定的了解。老師可以在課堂上播放一些貝多芬等藝術家的傳記故事,了解歌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創(chuàng)作經(jīng)歷,在欣賞音樂的同時,也對創(chuàng)作者形成正確的認識。這樣的視聽結合才能通過創(chuàng)作者背后的故事更加深入地了解他所創(chuàng)作的作品,才能對音樂的理解不流于表面,而是對社會與藝術的關系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深入的思考。
五、結語
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在教學工作中,不僅擴展了音樂教學資源渠道,使學生更加容易接受,還使學生與老師之間進行有效的教學互動。因此,學校要充分重視多媒體技術的便利性和優(yōu)勢,使其在教學過程中充當老師教學的輔助手段。
參考文獻:
[1]羅子華.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研究[J].科技風,2017,(13):47.
[2]李知嫻.多媒體技術在教學應用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巴音郭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6,(04):33-34.
[3]潘菲.論如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J].亞太教育,2016,(0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