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連娟
【摘? 要】學習語言重要的事之一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語感反映了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敏感度,有了良好的語感,能夠做到對語言的聽說讀寫四個方面。語文這個人文性的學科,隨著教學的課改,增加了許多對學生語感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方式方法有很多,可以通過積累、賞析、實踐等多個方面。
【關鍵詞】小學? 語文? 語感? 培養(yǎng)? 方法
語感是一種對于語言的素養(yǎng),短時間對語言的學習肯定不會形成良好的語感,想要獲得良好的語感,必須經(jīng)過長期的規(guī)范時間,不斷進行積累、訓練與應用。隨著語文教學的改革,語文的課程目標有了改變,語文的研究更注重對學生語感的培養(yǎng),小學階段作為接觸學習的初始時期,教師應該做好關于語感的培養(yǎng)方法,靈活應用,因材施教,把握好以下幾個要點。
一、加強平時的積累
語言的學習本來就是一個不斷從外吸收的過程,正如在嬰兒時期學說話的時候,我們所說出的斷斷續(xù)續(xù)的字詞都是通過聽別人說話獲得的。語文的學習也是如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可能會發(fā)現(xiàn),有些時候我們會看到有的學生對文字的理解十分深刻,或者對于一篇文章,學生可以讀出深層的意義,引申地十分全面。但是有些同學學起來就不是這么地容易,需要反反復復才能領會一二。一是由于對語言文字的學習還不夠,積累的十分少,一是由于所使用的分析方法等問題。因此,在平時的閱讀課堂或者早讀課堂上,教師可以提出讓學生們廣泛閱讀。
在閱讀課堂上,教師也可以推薦一些適合學生看的書籍,比如高年級的同學本身就擁有了自己讀書的能力,可以讓學生讀簡單版的《福爾摩斯探案全集》《木偶奇遇記》《悠長的歲月》等等這些書籍,這些敘述性的書籍是對學生的視野進行拓展,還無需對個別詞句進行賞析,只需學生在讀完一二本書后,可以將故事講給周圍人聽,并且聆聽者可以通過這位同學的講述明白書的大致內(nèi)容。在早讀時候,老師帶著學生讀課本上給出的經(jīng)典古詩,如《詩經(jīng)》《離騷》《唐詩宋詞》等,古詩是最可以積累詞語的一種方法,因為詩歌的語言簡潔優(yōu)美,同時還有作者反復推敲出來的韻腳,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及提高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二、深化詞句的理解
簡單的閱讀遠遠不能滿足語文教學目標,教師應該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進行不同的教育與推薦。低年級同學閱讀敘事的文字,對于六年級高年級的學生,需要對他們加強閱讀理解的內(nèi)容,可以向他們推薦《童年》《在人間》《小王子》等書籍,古人云:“不動筆墨不讀書”,在看完后,教師可以強制學生交一篇讀后感,可以是對書的人物,或者書中的一些詞句進行賞析,重點是對學生所領略出的感想進行批閱。教師可以讓學生準備一個筆記本,在筆記本上每周記三次閱讀摘記或者經(jīng)典語句,讓學生摘抄優(yōu)秀的語句,并在語句下面寫上自己的感想。當然,有的同學可能比較懶惰,不會一天寫一次,或者與規(guī)律的進行積累,而是每次在老師檢查的時候隨便進行網(wǎng)上摘抄,為了防止這種現(xiàn)象,教師可以隨機進行抽查,每次選取五六個同學的進行批閱,這樣也讓老師的工作量得到了分擔。
小學階段是一個剛剛進入學習狀態(tài)的階段,學習要靠不斷的積累。只有教師讓學生養(yǎng)成不斷讀書,樂于積累的好習慣。學生才能在接下來的學習中有主動的去動力。邊讀書邊思考,邊思考邊筆記,這種讀書方式不僅僅是自古以來文人的讀書方式,而且我國的文學家等大家都會使用這樣的方式。這樣的讀書方法,不僅通過讀書詳細了解了字詞的意思,而且在日積月累的過程中,豐富了學生的內(nèi)心感情世界,讓他們在書中領略人生會出現(xiàn)但目前又無法體驗的人生百態(tài),使小學生的的情感在深化理解中得到提升。
三、增多生活的應用
我們學習知識就是要去運用知識去指導我們生常生活中的實踐活動。語言的應用是學習的根本也是最終的目標,只有用好了,才能說明真正掌握了這門語言,小學生對語言的掌握可以體現(xiàn)為說、寫。說是指說話,在日常生活中要積極與同學交流,而且能夠與陌生人進行禮貌但又不親近地對話。這一項可以通過學校的活動讓學生得到鍛煉,教師應在教學中安排豐富多彩的語言運用活動,比如舉辦主題演講比賽、話劇比賽。經(jīng)典詩文誦讀比賽等等,以此通過不同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教師可以跟隨時代的潮流與步伐,不斷變換活動的形式與主題,比如國慶節(jié)期間,可以組織一次以“弘揚愛國主義”為主題的演講比賽,學生自己寫演講稿,教師對其進行修改潤色,然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情感表達進行有感情的誦讀。這種方式不僅對小學生的寫得到了訓練,而且對小學生的表達也得以聯(lián)系,可謂是一舉兩得的好方法。新課改的要求也表示,學生與教師之間應該互幫互助,一起討論,共同思考,教師既不能對學生不管不顧,也不能過分干涉學生的思維,應該尊重學生不同的想法。
總之,小學語文的語感在語文字詞讀音、句子斷句、語文閱讀與寫作分析中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英語的學習不僅僅需要語感,語文學習更是需要語感,小學語文教學語感培養(yǎng)是一種十分艱難的過程,語感不是學好就可以直接表現(xiàn)出來的,而是需要學生具體細化,將學到的東西內(nèi)化心中,經(jīng)過很長的時間才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到自己的思維方式。
【參考文獻】
【1】葛炎.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能力以及語文素養(yǎng)【J】.中國校外教育,2016(S2)
【2】鄭寶玉.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J】.學周刊,2016(02)
【3】傅建麗,韓銀秋.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感的培養(yǎng)與強化【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