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勇
摘? 要: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目前我國素質(zhì)教育的提倡不斷深化,對培養(yǎng)學生實際能力的要求不斷提升。高中數(shù)學作為高中教學過程中一門重要的科學,在高考中占比較大,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可以鍛煉學生的合作能力,也可以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能動性。由此,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不僅是高中數(shù)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應試教育向素質(zhì)教育轉型的重要標志。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高中數(shù)學教育;教學效果
我國《高中數(shù)學教學標準》明確指出:“高中數(shù)學教學應該以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為主要目標,從而促進高中生的全面發(fā)展?!碑斍埃覈诜e極實施素質(zhì)教育工作,因此高中數(shù)學教學不僅應該以提升學生數(shù)學課業(yè)成績?yōu)閱我荒繕?,也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成為社會主義合格的接班人。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效果如何,有哪些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應該有怎樣的應對措施和建議,從而提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效果,本文將從這以上提到的幾個方面進行討論和研究。
一、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界定
由于各國研究主體的差異和實踐研究目的、角度的不同,因此合作學習并無一個統(tǒng)一和確切定義。盡管各國表述不同,但是我們歸納其中共同點,綜合各種研究定義可以概括出其特點:第一,小組合作學習以小組為單位,小組成員至少兩人以上,才可以稱為小組;第二,小組合作學習需要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配合與合作來完成學習任務;第三,小組合作學習雖然是團體形式的學習方式,但是個體能力也可以充分展現(xiàn)和發(fā)揮;第四,小組合作學習形式雖然以學生為主體,但教師不可缺席,教師應該充當積極的指引者和解惑者角色。通過以上特點的總結,筆者嘗試得出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具體定義,即指形成一種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學生之間相互合作、相互促進的學習方式。學生通過課堂交流的方式,在能力水平不等的關系中,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的一種提高課堂的教學方法,此外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好學心理、競爭意識等。
二、小組合作學習的存在問題
第一,盲目分組缺乏效果。分小組進行合作學習是為了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切實提高學生課業(yè)成績而設置的。如果在具體實踐中僅僅為了形式而進行盲目分組合作學習,就會喪失小組合作學習的真正意義和價值。因為并不是所有的課程和所有的課堂形式都適合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在采取這一教學方式之前,一定要對將要授課的相關課標進行深入研究和學習,制定出與現(xiàn)實情況相符合的方案。例如對一些難度十分大、專業(yè)性很強的問題,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可能效果就不會特別好。因此在授課前,教師一定要對相關信息進行深刻理解,再制定適合的授課模式,切忌不可以為了形式上的小組合作學習而盲目分組合作,這樣預期效果沒有達到,反而會適得其反。
第二,小組成員分配欠考慮。小組成員分配屬于小組合作學習中重要的一環(huán),教師不能夠因為上課座位的便利性等因素,忽視小組成員的分配。在分組過程中要保證分組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為激發(fā)小組成員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在小組成員分配時要注意學生的學習成績、性格等因素,對這些因素進行合理評估后再進行分組,確保每個小組成員見能力的均衡。
三、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高效應用
針對以上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調(diào)整和實際應用。
(一)合理分組是合作學習模式的有效保證
教師在備課時,如果設計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那么就要在上課前考慮好小組的分配設計,每一個小組成員的構成,在知識結構,能力水平,興趣愛好等方面都應該是互補的,這樣有利于小組學習活動的有效展開。在小組分好之后,還要再每組之間選擇一個小組長,這個人選的選擇可以由教師安排,也可以小組成員內(nèi)部之間選擇,本文比較推崇第二種方式。小組長可以作為組員之間增強凝聚的一個催化劑,加強小組成員之間合作,也可以配合教師完成教學目標任務。
(二)多樣化小組合作學習形式
“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是一種較為籠統(tǒng)的提法,在具體實踐的過程中有不同具體的表現(xiàn)形式。一般說來,在一堂課當中,該模式的應用不會一成不變地單純采取某一種形式的合作,而是幾種“小組合作學習”形式的結合使用。在實際的運用中,有以下幾種基本的形式。
第一,小組收集資料??紤]到每個人收集資料可能會出現(xiàn)大量重復性內(nèi)容和解題方式的出現(xiàn),選擇小組收集資料的形式,可以避免小組成員內(nèi)不資料收集的重復率。同時,在課堂上進行小組意見交流時,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小組內(nèi)收集資料的不足,進行重點學習和補充。這不僅豐富了課堂內(nèi)容,也能夠使學生有重點的進行學習。
第二,小組討論。小組成員之間針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課堂小組討論,改變了傳統(tǒng)以教師為主的課堂模式,學生可以在相互交流和探討中交換思路,獲得解題靈感。這種方式獲得的知識,比單純教師在講臺上進行講解效果要好很多。
第三,小組間比賽。教師出題后,可以計算時間,看哪個小組先完成解題人物,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和拼搏意識。這會在無形之間,培養(yǎng)學生做題速度和做題準確率。
四、結束語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一個系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師切不可在沒有完全消化的前提下使用。同時應該注意之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存在問題,避免重蹈覆轍。堅持用正確的理念和方式將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發(fā)揮到最大。
參考文獻
[1]賀振興.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提升高中數(shù)學教學實效[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8,12(17):68-69.
[2]楊嬌娜.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提升高中數(shù)學教學實效[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8,12(10):65.
[3]厲東利.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提升高中數(shù)學教學實效的探討[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8,12(13):96.
[4]肖慧.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J].數(shù)理化解題研究,2018,(30):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