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婧婧
摘 要:隨著互聯網的深入運用,高?;鶎狱h建工作網絡化逐步推進,通過建設和完善微黨建平臺的學習功能、管理功能和服務功能,實在微平臺黨課學習、微平臺黨員管理、微平臺黨員交流與評議,改變傳統(tǒng)黨建模式,擴大高?;鶎狱h建覆蓋面,提高高校黨建效能。
關鍵詞:高校;基層;微黨建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的溝通方式也發(fā)生了顯著變化,其中主要的表現就是網絡社交已然成為溝通常態(tài)。尤其是高校大學生,無論在學習上還是工作生活中,互聯網逐漸成為重要內容和主要工具。事實上,黨建工作模式也在發(fā)生變化,逐漸改變著廣大黨員的學習方式、工作方式甚至生活方式。
一、黨建微平臺建設的必要性
“微黨建”就是運用微信等線上網絡平臺開展黨建工作,實現黨建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將傳統(tǒng)的黨建工作流程化、數字化,解除基層黨組織建設和服務的時空限制,最大限度地激發(fā)網絡空間的正能量,這是時代發(fā)展的要求,也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高校大學生是“網民”這個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有知識、有思想,對社會變化敏感度高,對傳統(tǒng)的單一的、灌輸式的教學方式接受程度不高。因此,勢必要改變傳統(tǒng)黨建工作的局部性、相對封閉性的工作方式,以社會性、開放性的工作手段,用青年學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宣傳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宣傳愛國主義思想、宣傳社會主義文化價值觀。
為適應當前高?;鶎狱h建工作的新形勢和新要求,通過建立微信群、開設微信公眾號等形式開展“微”黨建,增加高校學生指尖學習的頻率,擴大高?;鶎狱h建工作的覆蓋面,進一步增強黨建工作的生機與活力。
二、黨建微平臺的功能
(一)開拓“微”黨建學習功能,以“學”為先,堅定紅色理想。切實把政治建設放在黨的建設統(tǒng)領地位,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整合資源,打造“集中學習+靈活自學”的學習平臺,強化黨員思想政治建設。
開設“微黨課”,開展黨員網絡教育,實現網上自主學習。將教室里、會議室里的“我講你聽”、“我念你記”的呆板的黨課形式拓展到線上,以“語音視頻”、“電影漫畫”、“游戲互動”等形式,將優(yōu)秀黨課資源轉變?yōu)樾问蕉鄻拥摹敖滩摹?。還可以通過時下熱門的直播形式,將黨課資源分享出去,使黨課教育“跨時空”,傳統(tǒng)教育“變時尚”。將支部教師黨員、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等成員統(tǒng)一起來,無論在何時何地,隨時可登錄,參加活動、接受教育。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點播學習、答題檢驗學習成果,使嚴肅枯燥的政策理論變得形象直觀、生動易懂。
發(fā)揮“微”黨建平臺高效率、全開放、移動化的優(yōu)勢,推送“微黨訊”,通過微信公眾號及時推送時事熱點新聞及黨的理論知識和學習文件等,即便是普通學生,想要積極向黨組織靠攏,都可以通過“微黨訊”學習黨的主張,提高入黨意識?!拔Ⅻh訊”可以設計精美、靈活多樣、有多媒體功能,內容更生動,也更方便搜尋。
(二)提升“微”黨建管理功能,以“建”為本,夯實紅色基石。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強化隊伍建設,抓好教師黨員、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培訓教育,實現黨員教育分層次、全方位、全覆蓋。
積極探索黨員管理的“線上模式”,如在線收繳黨費,在線民主決議等,把基層黨員管理工作在線上、線下全面鋪開。
(三)推進“微”黨建服務功能,以“做”為要,建強紅色堡壘。設置“支部動態(tài)”、“黨務指南”、“黨務公開”等欄目,對黨組織動態(tài)和黨員信息實行“線上公開”,提高基層黨建工作的透明度。如學生黨員發(fā)展過程中的積極分子公示、發(fā)展對象公示、黨員轉正公示等都可以在微平臺上實現,代替?zhèn)鹘y(tǒng)的紙質公示,更公開透明化。
建設“微直播”平臺,實現黨員在線“互動式”實時交流。在寒暑假等特殊時間,還可以通過召開網絡視頻會議的形式開展支部會議、組織生活會,促進黨組織、黨員聯通互動。建立支部黨員微信群,黨員可以隨時在微信群中發(fā)表學習體會,交流心得,并向黨組織提出意見建議,實現了黨組織和黨員、黨員和黨員的“零距離”接觸。
設立“微監(jiān)督”,將傳統(tǒng)的“黨員信箱”放到線上,廣泛征求黨員群眾對重大事項的意見建議,暢通民意表達渠道。實行微考核,建立日常評價體系。通過設置“工作評價”模塊,支部黨員可以相互監(jiān)督,相互評價,對黨員的工作從工作效率、工作創(chuàng)新、工作質量等方面進行量化評價、星級管理,實現對黨員的精細化管理。
三、黨建微平臺的作用
第一,通過黨建微平臺建設,創(chuàng)新基層黨組織運行模式,主動占領互聯網黨建陣地。突破傳統(tǒng)的黨建工作模式,把“黨支部建在指尖”,將高校網絡黨建和網絡思政相結合,擴大高?;鶎狱h建覆蓋面。
第二,創(chuàng)新黨員教育管理模式,將線上和線下的黨員資料相匹配,提升黨員管理工作實效。建立起開放式、多層次、立體化的黨建工作新模式,既方便基層黨員,又能提高黨建效能。
第三,拓寬黨內溝通聯系渠道,拉近黨員與黨組織、黨員與群眾之間的距離。建設黨建微平臺,暢通基層黨員意愿快速表達渠道,大大加快了黨組織收到問題、解決問題、反饋問題的速度,促進黨內關系和諧發(fā)展。
第四,創(chuàng)新黨內民主實踐載體,提高黨員對黨內活動的參與度。利用“微”平臺發(fā)布黨務信息,推進黨務公開,構建起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直接互動交流平臺,調動廣大黨員參與黨內事務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 熊娜,李飛.微信自媒體高校黨建工作中的運用探析[J].農家參謀,2018(23).
[2] 劉曉哲,何彥霏.淺析微媒體時代高校黨建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8(9).
基金項目:嘉興南洋職業(yè)技術學校,2017年基層黨建工作項目:指尖上的“微”平臺激發(fā)黨建新活力(2017DB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