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鍇
【摘 要】高師音樂教學的重要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音樂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為學生今后走入職業(yè)崗位奠定堅實基礎。而在基礎教育改革特別是在新課標的推動之下,基礎音樂教育的思想觀念和教育要求發(fā)生了極大的改變,促進了新教育觀念的形成,也為高師音樂教學提出了創(chuàng)新訴求。傳統高師音樂教學模式當中存在的問題開始顯現出來,只有順應教學改革要求才能為高師音樂教育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才能夠為學生今后步入教師崗位打下基礎。
【關鍵詞】 新課標;高師;音樂教學;模式;改革
中圖分類號:J6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13-0089-01
高師音樂教學存在的重要目的在于培育基礎音樂教育的師資,在如今基礎教育改革快速推進的背景下,特別是在新課標的指引之下,怎樣對高師音樂教學模式進行變革,以便適應教育改革與音樂師資人才培養(yǎng)的需要成了高師音樂教學改革的關鍵課題。面對全新的教育教學背景,高師音樂教育必須與時俱進,對傳統的音樂教學模式進行變革,以培育應用型人才作為根本出發(fā)點。
一、加強課程整合,培育學生音樂綜合素質
過去的高師音樂教學過于片面,關注的是學生單一音樂素質的發(fā)展,因此所培育出來的音樂師在能力方面存在欠缺,而且不能夠滿足基礎教育的多元化需求,更不能夠適應新課標下的音樂教育改革要求,極大程度上影響到高師音樂教育的質量。為了徹底轉變這樣的局面,高師在音樂教育教學當中,要將課程整合和多元學科的橫向結合教育作為重要內容,以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為宗旨。在這一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把聲樂課程、和聲課程、鋼琴課程、即興伴奏課程等進行結合,保證這幾項學科的內容協調統一,共同促進學生音樂綜合素質的持續(xù)性發(fā)展。在聲樂課程當中,要關注學生歌唱技巧技能的訓練,指導學生對發(fā)聲方法進行反復操練,能夠聲情并茂地演繹多元風格的音樂作品。而在這一過程當中要將聲樂演唱和伴奏進行一定程度的結合,讓學生學會邊唱邊彈奏,順利消化吸收伴奏知識。在鋼琴基本功練習當中,教師為了扎實學生的鋼琴基礎,可以將即興伴奏課程與之整合,讓學生在熟練彈奏的同時掌握和聲伴奏織體的應用。另外,在和聲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把和聲教學和鋼琴教學建立聯系,目的是有步驟訓練學生彈鍵盤和聲的能力。
二、創(chuàng)新教學策略,促進音樂教育綜合發(fā)展
為了提高高師音樂教育的效果,保證教育改革的有效性,必須對傳統的音樂教學策略進行積極變革,而不是一味局限在傳統教學方面。過去的高師音樂教學模式比較單一,總是單一運用集體課模式、個別課模式和小組課模式,雖然這幾種模式有著各自的優(yōu)勢,但是單一運用其中的一種會有很大的教學弊端。集體課教學模式規(guī)模相對較大,同時學生數量也比較多,不過教師只有一個人選,用這樣的教學模式能夠在極大程度上節(jié)約資源,促進教學內容的豐富性和多樣性,但是不能夠兼顧所有學生,影響到教學質量;個別課教學模式是一對一形式開展的,有著很長的發(fā)展歷史,具有極強的針對性,便于立足學生實際因材施教,但是會耗費較多的教學成本,對于各項教學資源的需求較高;小組課教學模式,通常講授的是聲樂實踐類的內容,激勵學生共同探究問題,能夠增強學生的競爭性和學習熱情,便于師生互動交流,不過在實際應用當中具有一定的限制條件。新時期在音樂教學模式的選擇和利用方面,要將綜合教學模式作為重要內容,將這三種教學模式進行靈活恰當的應用,實現彼此的協調和依賴,形成一個完善化的音樂教學體系。
三、關注實踐教學,培養(yǎng)學生實踐應用能力
在音樂教育當中,理論和實踐存在著非常密切的關聯,單一的理論內容會影響學生對課程學習的熱情也會導致學生的能力素質不完善,這對于學生今后步入教師崗位來說是很大的缺憾。過去在理論教學方面,教師會投入過多的精力,負責對理論知識內容進行詳細認真的講授,讓學生機械記憶其中的理論內容。但是學生卻因為缺少實踐能力而無法在課程學習和知識的應用當中得心應手,制約了學生實踐能力和應用素質的進步。為了改變過去的高師音樂教學局面,教師要把實踐教學放在重要位置,增加實踐課程所占比重,同時注意給學生組織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用于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發(fā)展和鍛煉。例如,教師可以在課程教學當中經常性的組織音樂表演活動,目的是讓學生擁有一個表演表現的舞臺,促進學生消化吸收理論知識,在實踐中收獲自信心。另外,教師也要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校內校外的音樂競賽和音樂表演活動,讓他們在實踐當中積累經驗,提高對舞臺的適應能力,發(fā)展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保證學生的學習有效性。
高師音樂教學是培養(yǎng)基礎音樂教育師資的重要平臺,所培育出來的音樂師資必須擁有極高的音樂素質才能夠適應新課標的要求,為我國基礎音樂教育的發(fā)展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高師音樂教育教學必須以社會人才需求作為核心,在人才培養(yǎng)當中,堅持以市場為導向,讓培育出來的人才能夠適應社會和基礎階段的教育教學,這樣不僅能夠保證新課標的落實,也能夠全面提高高師音樂教育質量。
參考文獻:
[1] 程向蘭.高師聲樂教學改革之我見[J].昭陽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6,(2):114-115.
[2] 劉巍巍.談高師民族聲樂多樣化教學模式的構建[J].參花,2015,(3):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