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
[摘要] 目的 研究糖尿病合并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的臨床特點以及治療效果。方法 對該院2017年10月—2018年9月入院救治的糖尿病合并甲狀腺功能亢進的69例患者臨床資料以及治療情況進行回顧分析,探究患者治療前后高敏促甲狀腺素(TSH)、空腹血糖、血清游離三碘甲腺原氨酸(FT3)、餐后2 h血糖以及游離甲狀腺素(FT4)改善情況。結果 69例患者經(jīng)臨床對癥治療之后臨床癥狀有所緩解,高敏促甲狀腺素(TSH)、空腹血糖、血清游離三碘甲腺原氨酸(FT3)、餐后2 h血糖以及游離甲狀腺素(FT4)檢測結果較治療之前相比均有明顯改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糖尿病合并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臨床治療過程中需要根據(jù)患者的基本情況選擇相適合的治療方式,通過對癥治療改善患者各項指標異常情況,提升治療效果。
[關鍵詞] 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素
[中圖分類號] R587?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3(a)-0031-02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生活習慣以及生活環(huán)境的不斷變化,加上人口老齡化趨勢的發(fā)展,糖尿病患者的發(fā)病率在逐漸上升,甲狀腺功能亢進是糖尿病合并病癥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兩種疾病之間存在著非常密切的聯(lián)系,會增加患者的治療難度。為探究糖尿病合并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的臨床特征以及治療措施,提升治療效果,該院開展了相關臨床研究。對該院2017年10月—2018年9月入院救治的糖尿病合并甲狀腺功能亢進的69例患者臨床資料以及治療情況進行回顧分析,研究糖尿病合并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的臨床特點以及治療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該院入院救治的糖尿病合并甲狀腺功能亢進的69例患者臨床資料以及治療情況進行回顧分析,男36例,女33例;年齡40~68歲,平均年齡(51.26±1.03)歲;糖尿病患病時間4個月~6年,平均患病時間(2.36±0.23)年,甲狀腺功能亢進的患病時間5個月~9年,平均患病時間(4.63±0.36)年;所有患者均符合臨床中關于糖尿病合并甲狀腺功能亢進的診斷標準,其中61例患者未見甲狀腺腫大情況,3例患者甲狀腺腫大程度為Ⅰ度的,Ⅱ度的有3例,Ⅲ度的有2例;心率檢測90次/min以上的患者有3例,剩余患者均可見心動過速情況;該次研究中大部分患者均有多飲多尿、體虛乏力、食欲旺盛、體重消退等臨床癥狀。69例患者中存在酮癥酸中毒情況的患者有3例,多飲、多食以及多尿的患者有10例。所有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檢測為7.5%~15.2%,遠遠高于正常值(6.5%),游離甲狀腺素的檢測結果為27.5~71.5 pmol/L,遠遠高于正常值(11.5~22.7 pmol/L),血清游離三碘甲腺原氨酸檢測結果為5.8~15.1 pmol/L,遠遠高于正常值(3.5~6.5 pmol/L),高敏促甲狀腺素的檢測結果均低于0.01 μU/mL,遠遠低于正常值范圍(0.35~5.5μU/mL),空腹血糖檢測為6.2~19.3 mmol/L,餐后2 h血糖檢測為13.5~33.4 mmol/L。
1.2? 方法
69例患者在治療中均進行飲食控制,并配合相適合的運動鍛煉,治療中加強患者蛋白質、維生素的補充,同時控制患者甲狀腺功能亢進情況,飲食中需堅持無碘飲食,加強對患者及家屬的健康教育。其中有33例患者服用降糖藥物進行血糖控制,藥物類型為二甲雙胍緩釋片(國藥準字H20051187)2次/d,0.5 g/次、阿卡波糖片(國藥準字H20010716)3次/d,50 mg/次以及格列美脲片(國藥準字H20057672)1次/d,2 mg/次,根據(jù)患者血糖檢測情況調整藥物服用配比以及服藥含量,19例患者使用皮下注射胰島素進行血糖控制,每天注射劑量控制在36~44 U,另外17例患者使用皮下注射聯(lián)合阿卡波糖片進行治療,用藥方式以及用藥劑量同上。另外所有患者在糖尿病治療基礎上增加甲硫咪唑(注冊證號H20171155)進行甲狀腺功能亢進治療,每天服用量為10~30 mg。
1.3? 觀察指標
詳細統(tǒng)計69例患者治療前后高敏促甲狀腺素(TSH)、空腹血糖、血清游離三碘甲腺原氨酸(FT3)、餐后2 h血糖以及游離甲狀腺素(FT4)檢測情況,按照治療前后計算均值后進行組間對比。
1.4? 統(tǒng)計方法
該次研究數(shù)據(jù)應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表示為(x±s),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該次研究中69例患者經(jīng)治療后病情控制效果均較好,所有臨床癥狀緩解效果較好,各項體征檢查指標均恢復正常值,患者晨起空腹血糖控制在6.0~7.1 mmol/L,餐后2 h血糖控制在8.3~10.9 mmol/L,各項對比指標與患者治療前相比均有顯著改善,組間對比計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糖尿病與甲狀腺功能亢進相比較來看有一定的共同點,主要都是免疫以及遺傳反面的問題,主要發(fā)病原因與患者所處環(huán)境、生活習慣、情緒狀態(tài)、飲食特點以及感染情況等都有關系,糖尿病與甲狀腺功能亢進兩種疾病的合并發(fā)作會增加患者的病情程度,增加治療難度[1-3]。且兩種疾病都屬于消耗性疾病,會增加患者體內的代謝,短時間內體重快速下降是此類患者的共同特征?;颊甙l(fā)病后的治療通常從兩種疾病入手,二者兼顧治療,但是在實際臨床治療過程中很容易出現(xiàn)兩種治療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發(fā)展的情況。甲狀腺功能亢進的進一步發(fā)展會導致高血糖高滲、酮癥酸中毒等情況的發(fā)生。而血糖控制不佳則會導致甲狀腺功能亢進各類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因此如治療中需要綜合考慮患者的基本情況,選擇相適合的治療方式,患者甲狀腺功能亢進未有顯著控制時不需控制患者的食物輸入量,確保患者體內營養(yǎng)均衡以及穩(wěn)定的能量支持,待患者治療穩(wěn)定后需對飲食類型以及飲食量進行控制,防止患者血糖過高情況出現(xiàn)[4]。糖尿病合并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治療中的飲食控制需要增加患者維生素、蛋白質以及微量元素的攝入,確?;颊咧委熤畜w內熱量的供應。甲狀腺激素的應用能夠有效控制患者甲狀腺功能亢進情況的發(fā)展,同時能夠對血糖控制起到一定的效果,隨著患者甲狀腺激素水平逐步穩(wěn)定后則需適當減少甲狀腺激素的施用量,防止低血糖情況的發(fā)生。與正常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合并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對于胰島素的敏感性更低,藥物療效稍差,在治療過程中需要密切關注患者血糖情況,根據(jù)患者基本情況,適當調整胰島素的使用量,確保達到治療效果。除此之外,患者在臨床治療過程中還應鼓勵其積極參加各類戶外運動,在自及身體承受能力范圍內進行鍛煉,穩(wěn)定體內血糖指標,促進治療效果的提升[5-6]。
該次研究中,69例患者治療后TSH檢測結果為(0.032±0.012)μU/mL、空腹血糖檢測結果為(6.0±1.3)mmol/L、FT3檢測結果為(8.1±2.3)pmol/L、餐后2 h血糖檢測結果為(9.7±1.6)mmol/L、FT4檢測結果為(14.9±5.3)pmol/L,各項指標與治療前相比均有顯著改善,均平衡在正常范圍內,各項指標與治療前對比計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梢?,糖尿病合并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臨床治療中進行對癥治療能夠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達到治療目的。
綜上所述,糖尿病合并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臨床治療中需全面了解患者基本情況以及病情狀態(tài)選取相適合的治療措施,提升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張陽陽.分析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合并的糖尿病臨床特點及診療方式[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5):66-67.
[2]? 李凡,丁維,鄭海蘭.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甲狀腺功能異常的臨床特點分析[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7,20(4):443-445.
[3]? 周曉佳,劉秀娟.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合并的糖尿病臨床特點及診治探析[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8(14):148-149.
[4]? 鄒麗,姚平,陳劍鋒,等.糖尿病合并甲狀腺功能亢進的臨床特點和診療分析[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醫(yī)學版,2016,30(4):291-292.
[5]? 林朝華.糖尿病合并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的發(fā)病機制分析和臨床治療效果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7,15(31):140-141.
[6]? 姜鶴,劉鐵群.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臨床分析和治療對策[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6,14(29):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