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語言能力是培養(yǎng)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基礎,具體體現(xiàn)之一就是英語溝通能力。本文探討了如何從精挑細選地用、聚精會神地聽、繪聲繪色地讀以及神形兼?zhèn)涞匮菟膫€方面利用英文繪本提高小學生英語溝通能力。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英文繪本;溝通能力
英語既是交流工具,又是思維工具,還傳遞著英語國家的文化、習俗。在核心素養(yǎng)的背景下,如何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同時,能將英語的作為“溝通”的工具性特征表現(xiàn)到最高點,這也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生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的核心素養(yǎng)要求之一。
一、 核心素養(yǎng)視野下,為什么要利用英文繪本來提高小學生的英語溝通能力
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分為認知的英語學科的關鍵能力與非認知的必備品格兩部分,包含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學習能力四方面。它們相互影響、相互促進。語言能力是在一般認知能力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一種特殊的認知能力,是培養(yǎng)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基礎,具體是指學生能夠在社會情境中正確運用聽、說、讀、看、寫等方式理解和表達意義、意圖和情感態(tài)度,這也直接影響英語語言溝通的效率。
核心素養(yǎng)視野下的小學英語教學,應該培養(yǎng)在學生語言交流能力的基礎上,通過不斷的語言學習的過程,獲得其他的核心素養(yǎng)。英語學科培養(yǎng)的是跨語言和跨文化溝通交際能力。英語語言溝通能力也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部分。在2017年教育部出臺的《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標準》中提出“注重語言實踐,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以學生‘能用英語做事情的描述方式設定各級目標要求,……為提升學生‘用英語做事情的能力服務”。魯子問教授研究表明:在語用知識傳授與整合式學習中發(fā)展中,語言能力應包括理解口語和書面語所傳遞的意義,識別其恰當表意的語言手段,同時有效地使用口語和書面語傳遞意義和進行人際交流。語言傳遞和人際交流的過程就是溝通的過程??梢?,語言能力的具體表現(xiàn)之一就溝通能力。
但是小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水平參差不齊,對英語語言意義的理解和表達能力不強,英語溝通能力低。英文繪本是通過英語文字語言和圖畫語言“說話”,表現(xiàn)某一主題的圖畫故事書,主要有故事繪本、拼讀繪本和分級讀本三大類,具有直觀、簡潔、幽默、押韻、敘事性強、句型重復率高的特點。這切合小學生學習特點,能很大程度地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有助于他們通過大量的聽、說、讀感受英語的魅力,激發(fā)溝通的動機和興趣。因此,我們可以以現(xiàn)行人教版教材為基準,將英文繪本作為課程資源的補充,運用到日常教學中去。
二、 如何利用英文繪本提高小學生英語溝通能力呢
(一) 精挑細選地用
教材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重要工具和內(nèi)容。一本優(yōu)質的英文繪本對英語教學至關重要?,F(xiàn)行人教版教材在建構主義的理論基礎上圍繞每單元話題,選擇詞匯、句型,設計語法,構建場景,缺少趣味性、音樂性,韻律感也不強。因此,教師要精挑細選好的英文繪本。
1. 根據(jù)教材話題和內(nèi)容選擇符合小學生理解能力和欣賞能力水平的,符合教材或者教學目標的分級的、經(jīng)典的原版英本繪本。原版英文繪本中原汁原味、豐富靈活的語言能讓學生更加準確地理解詞義;
2. 分析選好的英文繪本,發(fā)現(xiàn)其教育的價值,依據(j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以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能力為目標,參考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進行文本再構和設計,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境,實現(xiàn)繪本的創(chuàng)造性利用。
(二) 聚精會神地聽
溝通包括聽與說,而并非單向過程。有效的溝通很大程度依賴積極地傾聽。詞匯量少,語音能力不足、文化背景知識匱乏都是影響小學生有效傾聽的因素。繪本教學時,教師要教會學生聚精會神地聽,從中提取有效信息,學習新的語言,及時更新詞匯。以繪本《Brown Bear,Brown Bear,What do you see?》教學為例,該繪本的特點是全書反復出現(xiàn)簡單且韻律感強的“...,what do you see? I see... looking at me.”句型,且該繪本每頁只呈現(xiàn)一半圖片,這讓學生無法從視覺線索中得到答案,只能按照教師教授的聽力技巧,通過仔細傾聽教師夸張的語言、抑揚頓挫的語調,配以觀察教師豐富的表情來得到答案。仔細傾聽鍛煉了學生聽英語的能力,也是他們模仿的基礎,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英語語感,幫助他們建立興趣。
(三) 繪聲繪色地讀
不同于中文,英語的語音有節(jié)奏、語調、重音等。錯誤的發(fā)音往往會造成所要傳達的信息被曲解,錯誤信息的傳遞和干擾則直接影響英語溝通。如果說詞匯是橋,賦予溝通交流的意義,那么良好的口語就像橋上的燈,照亮溝通的路,提高我們的英語理解能力和溝通技巧。良好的口語體現(xiàn)在語言流暢,口齒清晰,發(fā)音標準,能運用正確節(jié)奏、語調和重音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我們可以選擇一些如《Who Stole My Cookies》一樣富含節(jié)奏感的繪本來體會英語的節(jié)奏;也可以選擇類似《Sheep in a Jeep》的繪本來強化學生的韻律感以及對單詞、句型的運用;還也可以選擇諸如《Yes》一類的繪本,讓學生通過故事中不同的語調和重讀的運用來體會繪本主人翁Bobo的情緒,理解故事大意。在學生讀和說的時候,教師除了給予讀說指導,還可以給他們配上適當?shù)囊魳沸桑屗麄兡茉谝魳分杏淇斓?、繪聲繪色地讀和說。
三、 形神兼?zhèn)涞匮?/p>
語言能力的發(fā)展首先應具備溝通動機和溝通的興趣。有的小學生擔心自己的發(fā)音、用詞而羞于使用英語進行溝通。在英語溝通過程中,如果在說的基礎上,配合相應的工作、表情,會更容易讓人理解溝通的意圖和語言傳遞的信息。因此,教師應尊重語言的雙向性,重視英語語言輸出的過程,鼓勵學生形神兼?zhèn)涞乇硌堇L本內(nèi)容,在繪本表演中,使自己的語言、表情、動作和諧一致,溝通交流。模仿和角色扮演是常用的英語學習策略。教師應該以繪本《Dont Let the Pigeon Drive the Bus?》為例,教學時,讓學生扮演小鴿子,通過模擬小鴿子的表情、動作、語言,演繹小鴿子使出百般伎倆請求開巴士的故事,體會它在請求開巴士的過程中個性語言和情緒變化。
實踐告訴我們,利用英文繪本開展教學能激發(fā)小學生溝通的動機和意圖,有效地提高他們的英語溝通能力。
參考文獻:
[1]林崇德主編.21世紀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研究[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
[2]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7版)[S].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3]魯子問.英語核心素養(yǎng)植根的沃土[N].中國教育報,2016,11.16.
作者簡介:鐘良玉,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市特殊教育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