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開漢
摘? 要:初中對于每一名學生來說,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一時期是連接小學與高中的過渡時期,也正是學生成長發(fā)育的關鍵時期。在初中階段,語文學科是與英語和數學并駕齊驅的學科之一,對于學生的成績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初中語文的學習中,語文閱讀教學是其中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也是教師開展人文教育的主要路徑。初中生通過學習語文閱讀,有助于幫助學生擴大視野,加強對社會的認知,并且能夠相應的提升綜合素養(yǎng)。但是就目前情況而言,雖然很多初中語文教師開始重視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提升,但是實際的教學狀況并不理想,總是出現(xiàn)很多的問題,造成問題的原因有很多種,有的原因是由于初中生自身,有的原因是來自于教師。大部分教師缺少對學生閱讀能力提升進行重視,沒有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本篇文章主要分析了培養(yǎng)初中學生閱讀能力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初中? 語文教學? 閱讀能力
引言
對于現(xiàn)在的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以及綜合能力的提升也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就目前情況來看,初中語文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對學生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引導學生進行正確學習,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使語文閱讀教學進行一個新的階段【1】。由于語文閱讀教學涉及的方面很多,知識也很復雜,所以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要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重視,這樣有助于提升教學的質量。
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就目前開看,在初中語文課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還是存在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同時又由于學生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總是處于被動的位置,使得教學的質量明顯的下降。很多初中的語文教師缺少對閱讀教學的認知,沒有真正的理解閱讀教學的作用,就會導致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出現(xiàn)敷衍的現(xiàn)象,也就是因為這種因素的存在,才會限制住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1.對語文閱讀教學的目標不明確
對于初中學生來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點,有自己的發(fā)展特長,教師要以學生自身的發(fā)展作為基礎,開展適應的語文閱讀教學,但是很可惜,很多初中語文教師都沒有做到這一點。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學的目標不明確,使學生會產生理解上的障礙,時間一久,不利于學生身心的發(fā)展。并且教師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并沒有將教學目標的導向功能與激勵功能發(fā)揮出來,不能夠及時的把握學生的閱讀心理規(guī)律,也導致了初中的閱讀教學效果非常低【2】。
2.閱讀教學步驟過于程式化
對于很多初中語文教師來說,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育的影響,在語文閱讀教學方面已經形成了一種固定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主要是將教學的內容進行細化,然后再以板書的形式使學生們加強記憶,從而達到學習的目的。但是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并沒有將學生的理解能力以及分析能力考慮進去,這完全是為了能夠應付應試教育而進行的。在這一過程中,大多數學生都在死記硬背,對于文章的真正含義并不是從內心深處的理解【3】。這種過于單調的閱讀教學過程,學生根本感覺不到什么樂趣,學習只是非??菰锏慕忸}和背誦。
3.閱讀教學的教案過于藝術化
很多初中語文教師在編寫教案的時候沒有對編寫的內容進行過多的重視,反倒是將教案作為了展示自己藝術能力的舞臺。教師在編寫教案時,會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思考,提出可能學生會提的一些問題并給出了正確的解答,讓學生記住。這種站在學生角度進行思考的方式固然很好,但是卻忽視了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性。課堂教學中,任何情況都會出現(xiàn),學生所提出的問題不會根據教師的教案問題來提問。因此,編寫教案一定要合乎情理,不能夠追求所說的完美和藝術。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措施
1.運用多媒體設備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閱讀的積極性
初中語文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可以將多媒體設備引入課堂,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播放視頻的方式,使學生了解文章的寫作背景,將學生帶入寫作情境,激發(fā)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例如,在講解課文《變色龍》時,教師可以在教學前期收集與變色龍有關的視頻和圖片,在課堂上進行播放,為學生營造變色龍寫作情境,從而讓學生明白變色龍之所以會隨著周圍環(huán)境變換顏色是為了保護自己不受到傷害。
2.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日積月累的習慣
我國著名的文學家葉圣陶曾經說過:“閱讀是寫作的基礎?!痹诔踔姓Z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積累知識的習慣,從而間接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所以,教師在進行課外語文教學內容講解時,要精心選擇閱讀的內容,引導學生在課外閱讀時,要注意收集成語以及好句好段,增加學生語文知識的積累量【4】。另外,教師在教學中還需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朗誦的好習慣,讓學生在進行語文閱讀時帶有感情,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感,從而提高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和語文知識素養(yǎng)。
3.語文閱讀教學中注意對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
在初中語文的教學中,課本中的許多文章都具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在創(chuàng)作的結尾,都會留有一定的空白,目的就是讓學生發(fā)揮創(chuàng)作靈感和想象力進行文章的擴寫。所以,教師要改變上課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填補文章中的“空白”點。例如,學生學習《孔乙己》時,課文中有這樣一句話“他臉上黑而且瘦,已經不成樣子”。教師在講解到這句話時,要啟發(fā)學生對這句話進行深入思考“孔乙己的衣服為什么不見了?”文章沒有此段部分的內容,教師就要指導學生對這個問題進行思考,填補文章中的“空白點”。
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的各科教學中,閱讀教學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有助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學生只有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才能夠對閱讀的材料進行準確的了解,才能提高寫作的技能。所以,在初中階段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過程中,必須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通過必要的語文閱讀訓練,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丁銀花.淺析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J].課外語文,2015(18):163.
[2]王翠翠.淺析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J].科技展望,2014(22):75.
[3]趙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3.
[4]黃珍.淺析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J].求知導刊,2016(1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