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少芬
摘 要:英語作為一門世界性語言,在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的今天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受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的影響以及生活環(huán)境的制約,很多農(nóng)村小學生覺得學習英語吃力,甚至覺得無趣,讓他們學好并運用好英語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筆者認為,在教學實踐中,組織和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對提高農(nóng)村小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具有積極的意義。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農(nóng)村小學;英語教學
《英語課程標準》要求教師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相互交流的機會,以及充分表現(xiàn)自我的空間,并鼓勵學生通過體驗、討論、合作、探究等方式,發(fā)展聽、說、讀、寫的綜合語言技能。在這一基本理念的指導下,筆者結合農(nóng)村小學英語教學的實際情況,開展了一系列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在農(nóng)村小學英語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必要性
大部分的農(nóng)村學生思想比較單純,膽子較小,在英語課堂中單個人讀書或思考問題時不敢開口說英語。小組合作學習可以讓農(nóng)村學生清除在英語課堂學習中產(chǎn)生的緊張和羞怯的心理障礙。
現(xiàn)行的小學英語課程,每周只有三節(jié)或四節(jié)英語課,學生每周在課堂上學習英語的時間還不足五個小時。學生除了在課堂聽、說英語外,其余時間幾乎不會使用英語。而且農(nóng)村的英語學習氛圍不濃厚。語言是習得的,缺乏運用的機會,掌握一門語言就更難了。而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把英語學習延伸到英語課堂以外。
在農(nóng)村小學,英語教師比較缺乏,一個英語教師同時擔任多個班級的英語教學是很普遍的現(xiàn)象。任教的班數(shù)多,學生的人數(shù)較多,學困生的人數(shù)也相對多一些。而且有個別英語教師是同時任教不同年級的多個班,這就為學困生的輔導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加上大部分農(nóng)村家長的英語水平都比較低,有的家長甚至對英語一竅不通,不能協(xié)助教師輔導或檢閱孩子的英語作業(yè)。而小組合作學習就可以讓小組里的優(yōu)生按照教師的指引,協(xié)助英語教師幫助學困生提高英語學習水平。這種學習方式極大地提高了農(nóng)村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減少了農(nóng)村小學英語教師的工作負擔。
二、在農(nóng)村小學英語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
小組合作學習的分組原則是根據(jù)知識水平、能力水平、個性和性別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組,使每一組盡可能均衡、盡可能處于同一水平,并具有相同的競爭能力??刹扇⌒〗M課內合作學習、小組課外合作學習、小組內作業(yè)互檢、小組內單詞互聽、課文互讀互背等形式。
小組合作學習必須與競爭機制和評價機制相結合,這樣才更有利于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學生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個人努力、合作和相互幫助,完成教師分配的學習任務。每個成員的學習活動牽動整個小組學習活動。最后,將小組的合作結果與其他小組的合作結果進行評比,并選出優(yōu)秀的小組進行定期獎勵或表揚,使得各小組在你追我趕的氛圍中不斷進步,進而提高小組成員學習英語的能力和水平。
三、在農(nóng)村小學英語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
(一)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激發(fā)農(nóng)村小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
以往的農(nóng)村小學英語教學往往采取面向全班授課的教學形式,很多學生尤其是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的一些學習活動中容易感到緊張,容易產(chǎn)生高度的焦慮感和挫折感。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地,這些學生就會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自信。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每個學生都是不可或缺的成員,各小組成員為了能取得團體總體優(yōu)秀的表現(xiàn),會相互幫助、相互鼓勵。每個成員的努力在小組內都是可以得到肯定的。如此一來,學生就會有一種被重視、被接受和被尊重的感覺,他們的學習自信心將會大大增強。如果整個小組團隊都受到教師的表揚和肯定,學生個人也會產(chǎn)生愉快感和滿足感,從而點燃他們學習英語的熱情。
例如,筆者所教班上的一個學生,長期生活在農(nóng)村,性格比較單純,膽子較小,在以前的授課中,凡是讓她站起來回答問題或讀剛學過的新單詞和句子時,她的聲音總是很小,而且她非常緊張,就因為這樣,她的英語成績一直不理想。但自從成立了合作學習小組后,每次讀新單詞或句子不再是她一個人來讀而是整個小組一起讀,遇到問題也可以先在小組內討論再共同解決。由于是整個小組共同探討和學習,她敢于大聲開口讀書和思考問題了。如果她所在的小組受到了表揚,她也會更加倍努力學習英語。慢慢地,她的英語成績也趕上來了,并越來越喜歡學習英語。
(二)小組合作學習為農(nóng)村小學有效開展英語課堂教學提供有利的條件
傳統(tǒng)的農(nóng)村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形式較為單一,并不受小學生的歡迎。自從實行了小組合作學習,英語課堂的教學形式變得豐富多樣。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進行小組單詞比賽、朗讀比賽、課本劇表演比賽,以及各種與課堂知識有關的游戲或比賽。小組合作學習能更好地體現(xiàn)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小組合作學習中的師生互動也為更多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創(chuàng)造了條件。開展小組學習活動,學生個體從其他小組成員對同一問題的不同觀點及解決方法中得到啟迪,有利于激發(fā)更多學生參與到英語課堂學習中,從而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
農(nóng)村小學生在生活中接觸和了解外國文化的機會較少。有了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模式,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活動,例如,讓學習小組內的成員對某一外國節(jié)日(如Christmas)進行討論,然后各小組代表在班上匯報討論的結果。筆者曾在班上開展了一個討論圣誕節(jié)的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并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效果。學生一聽到這個話題,便紛紛在小組內各抒己見,然后小組長把各成員關于Christmas的了解匯總起來,教師最后總結并整理成那一節(jié)課要教學的主要內容。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不僅達到了教學設計的預定目標,也符合新課程要求的“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大大提高了英語課堂教學的質量。
(三)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農(nóng)村小學英語課堂在課外得以延續(xù)
農(nóng)村小學生除了在英語課堂的四十分鐘里練習英語口語外,平時幾乎沒有學習和練習英語口語的氛圍和環(huán)境。在農(nóng)村學校,學生除了在英語課堂上可以聽、說英語外,在課余的大部分時間都是說普通話或本土方言,回到家里父母也不懂英語,就更沒有說英語的機會了。學習語言的目的在于運用,只有在運用中才能不斷提高語言能力,所以營造良好的課外英語口語練習環(huán)境是農(nóng)村英語教師必須解決的問題。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延續(xù)英語課堂的語言氛圍和語言環(huán)境。
在平時的英語教學中,筆者要求學生在課余時間盡量多說英語,而且要求在某一特定的課余時間必須運用所學過的語言知識進行日常對話。小組長每天出一個學過的日常生活話題,讓小組成員互相對話或說說感想。每天上英語課前由小組長向教師匯報他們練習的話題,并要求各小組根據(jù)各自練習過的話題在課前五分鐘在班里進行表演,教師和同學進行評價,并對優(yōu)秀的小組進行獎勵。為了得到教師的表揚和獎勵,各小組每天在課外時間都非常認真練習英語口語,而且小組內各成員也積極參與。這讓英語口語練習在課外得以延續(xù)。
(四)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學困生趕隊
農(nóng)村小學英語教師所任教的班級較多,教學任務繁重,而且現(xiàn)在大多數(shù)農(nóng)村小學是由原來幾個村子的學校合并而來的,學校與家相距很遠,學生都是坐校車上學和回家,定時定點的上學和放學,給教師輔導學困生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大部分學生的英語家庭作業(yè)都是靠自覺完成的,當遇到不懂或做錯的地方也未能得到正確的指導和及時的糾正。久而久之,學困生就會越學越困惑,越學越趕不上隊伍。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組員們就可以利用平時的零碎時間幫扶學困生,讓學困生逐漸提高自己的英語學習水平。
在班級劃分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可以從知識水平或地域上進行劃分。筆者的做法就是按學生的不同知識水平而都住在同一條村或鄰近劃為同一組。這樣方便成績較好的學生利用等車或空閑時間幫忙檢查學困生的作業(yè)、輔導學困生聽寫單詞和背誦課文,還有進行英語口語練習等。小組合作學習與小組競賽有機結合后,學困生由于隊員給予的壓力和動力,他們也不想讓自己拖小組的后腿,自然也會更努力、積極地學好英語。慢慢地,學困生的英語學習成績也就趕上來了。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在農(nóng)村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開展,對農(nóng)村小學英語教師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zhàn)。如何讓小組合作學習成為具有實效的英語教學模式將是農(nóng)村小學英語教師繼續(xù)努力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