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艷輝 劉欣
摘 要:參與式教學作為一種備受推崇的教學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參與興趣,提高他們學習知識,融入課堂氛圍的主動性、積極性,有利于夯實學生的知識基礎,最大程度上提高教學效率。對參與式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構建模式及相應評價體系的全面分析,有助于教師從理論角度認識到參與式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實際操作中形成正確的構建方式,從而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參與式教學模式;構建;評價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3-0086-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3.074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各學科教學都更加注重課堂效率的提升和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這也促進了多種教學模式的興起和發(fā)展。參與式教學因其應用的科學性、有效性而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青睞。本文從參與式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的理論基礎出發(fā),詳細探討了具體的構建方式和評價體系,以期推進教學模式的更新和進步。
一、參與式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的理論基礎
參與式教學法是指通過學生對教學活動主動、積極地參與從而達到掌握知識,運用知識的教學目的的教學方式。作為目前廣泛應用的教學法之一,參與式教學強調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通過各種活動的設計引導學生的全面參與,有助于學生進行高效、有趣的學習,在主動參與中獲得知識和能力的提高。參與式教學體現了教學的合作性,有利于不同層次的學生獲得相應的發(fā)展。
實施參與式教學,首先,需要注意民主、和諧氛圍的營造。教師和學生都是平等的參與主體,要互相尊重和信任,對于不同意見能辯證看待,而不是一味否定或批評。其次,教師需要引導全體學生,而非個別優(yōu)等生的積極參與?;顒釉O置上應該考慮大部分學生的基礎,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帶著興趣而來,滿載收獲而歸。再次,教學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連續(xù)過程,教師要充分利用好各個環(huán)節(jié),保證學生的參與性貫穿始終。
小學生長時間集中注意力有一定的難度,要想牢牢抓住他們的注意力,就需要教師巧妙設置教學環(huán)節(jié),使其高度集中精神,主動地學。此時參與式教學的優(yōu)勢就體現了出來,一改以往教師講,學生聽,氛圍沉悶的傳統(tǒng)課堂模式。教師通過營造寬松、和諧、熱烈的課堂氛圍,提出引發(fā)思考的問題,設置參與性強的活動,能在很大程度上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愿望和興趣,使他們在交流和互動中不知不覺地學習、掌握了知識。
二、小學語文參與式教學的構建方式
(一)巧妙設置任務驅動,激發(fā)學生的參與興趣
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設置課堂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帶著好奇心和熱情參與到教學中來就顯得尤為重要。我認為,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分配不同的任務,可以激發(fā)學生的使命感與責任感,他們在完成任務,獲取知識的同時,還能產生成就感。更樂于學習這門課程,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極大提高學生的參與率。
(二)創(chuàng)建學習共同體,形成互助與競爭共存的學習模式
相較個人單調、片面的個體學習而言,學習共同體的構建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使學生在熱烈的討論氛圍,平等的身份中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使“同學”真正成為“共同學習的群體”。
小組合作學習就是一種優(yōu)質的教學方法。劃分學習小組時,教師需要注意組間均衡性和組內異質性,使學生各能發(fā)揮所長,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參與到小組討論中。通過組間的評比、競爭,更能激勵學生為自己所在學習共同體的榮譽而努力,從而實現高效課堂。
(三)加強家校溝通,共創(chuàng)育人環(huán)境
新教材中“和大人一起讀”欄目的設置充分考慮了家庭參與的影響,將教育的范圍延伸至學生生活的環(huán)境中,讓學生隨時隨地參與學習,家庭共同學習。家庭的參與使學習變得自然,可以消除學生原本的陌生感和緊張感,更有益于鞏固教學效果。
(四)適時反思,根據教學結果調整教學過程
對教學方法的評判取決于教學效果。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參與及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在課前、課中和課后適時反思教學方式的適用性,及時調整不恰當的引導方式,采取更貼合學生實際的方法,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
三、小學語文參與式教學的評價體系
與參與式教學相對應的評價體系也發(fā)生了變化。不同于以往“唯成績論”的一刀切式傳統(tǒng)評價模式,參與式評價體系將學生的課堂表現納入考查范圍,更加注重學生思維的活躍度、參與的積極性和所取得進步的階段性,對學生的評價更加全面、客觀。教師以鼓勵性評價為主,同時將同學互評和學生自評納入考評范疇。學生不再只是被動接受評價,而是成為了評價體系中的一員,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本。通過全面評價使學生看到自身的進步和不足,從而需求更大的提升空間。
綜上所述,參與式教學法是一種切實可行,且行之有效的小學語文教學方法。其內容和方式涵蓋之廣,仍需我們不斷努力探索。
參考文獻:
[1]祁愛艷.小學語文參與式教學之行動研究[J].新課程導學,2014(3).
[2]吳朝.小學語文參與式教學的價值和有效策略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7(7). [責任編輯 李 媛]
作者簡介: 花艷輝(1973.9— ),女,漢族,中小學一級,研究方向:學科教學。
劉欣(1984.4— ),女,蒙古族,中小學二級,研究方向:學科教學。
課題項目: 本文系河北省承德市社會科學發(fā)展研究課題《小學語文參與式教學模式構建與評價》(20182001)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