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密娜
【摘 要】目的:探討新生兒窒息中應用優(yōu)質護理干預的效果。方法:將本院2016年5月-2018年2月接收的72例新生兒窒息患兒隨機分成觀察組(36例)與對照組(36例),對照組給予患兒常規(guī)護理干預,觀察組給予患兒優(yōu)質護理干預,觀察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患兒搶救時間及住院時間均比對照組短,治療費用比對照組低,新生兒Apgar評分比對照組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78%,明顯低于對照組16.67%的發(fā)生率(P<0.05)。結論:針對新生兒窒息患兒,在臨床護理中給予患兒優(yōu)質護理干預,可提高護理效果,降低患兒住院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優(yōu)質護理干預;新生兒窒息;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683.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8--02
新生兒窒息是常見產科并發(fā)癥,該病癥是引起患兒智力障礙、腦癱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幾年,隨著新生兒出生率的不斷增加,新生兒窒息的發(fā)生率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1]。對于新生兒窒息的患者,常需給予及時的復蘇治療,并且在復蘇過程還需要給予患者有效的護理干預,以改善新生兒預后,降低新生兒的死亡率。本次研究就探討了新生兒窒息中應用優(yōu)質護理干預的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5月-2018年2月本院接收的72例新生兒窒息患兒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經生化指標與影像學檢查確診,患者也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畸形及合并其它疾病患兒。按照患兒入院前后順序隨機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有36例。觀察組中有男20例,女16例;胎齡12~31周,平均(21.5±3.2)周。對照組男19例,女17例;胎齡11~30周,平均(20.9±3.3)周。一般資料上相比較兩組并無顯著差異(P>0.05)。
1.2 方法 對于兩組新生兒窒息患兒,患兒入院后完善相關的檢查,以確定患兒窒息原因、疾病嚴重程度等,制定出合理治療方法。在此期間給予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主要是依據患兒的實際情況,給予患兒吸氧、心肺復蘇、吸氧操作,輔助新生兒恢復呼吸,改善患兒的臨床癥狀。
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及護理基礎上,給予患兒優(yōu)質護理干預,具體如下:(1)復蘇前準備。提前準備好搶救新生兒窒息的醫(yī)療器械及物品,如搶救儀器、聽診儀器、吸引器、急診藥物等,以使窒息患兒可得到有效的搶救。(2)呼吸道護理。護理人員需將患兒呼吸道清理干凈,將口腔、鼻腔中分泌物清理掉,依據患兒的實際情況,可給予其復蘇囊進行人工通氣,保證患兒呼吸道通暢。(3)氣管插管護理。針對給予患兒人工呼吸后不能好轉的患兒,要及時給予患兒胸外按壓、急診藥物應用與氣管插管復蘇,將患兒氣管中分泌物清除干凈[2]。針對已經復蘇的患兒,可以將其送入保溫箱中保溫,搶救過程需密切監(jiān)視患者心律、體溫及生命體征。(4)復蘇護理。新生兒復蘇過程,護理人員要遵循無菌的操作流程,做好消毒及隔離工作,以降低感染情況的發(fā)生率,讓產婦可掌握母乳喂養(yǎng)方法和技巧,提高患兒的免疫力。(5)并發(fā)癥護理。監(jiān)測患兒血糖及血壓等臨床癥狀,避免患兒顱內出血;定期清洗掉患兒口腔,避免出現尿路感染及口腔感染情況。
1.3 觀察指標 (1)觀察兩組新生兒搶救時間、Apgar評分、住院時間、治療費用等臨床指標情況。(2)隨訪到患兒出院時,記錄兩組新生兒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19.0軟件做統計學分析,計量與計數資料分別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顯著。
2 結果
2.1 臨床指標 觀察組各項臨床指標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
2.2 不良反應 觀察組患兒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新生兒窒息主要是指產婦分娩過程引起胎兒呼吸功能障礙、氣體交換障礙情況,該病常發(fā)生在剖宮產的產婦中[3]。新生兒窒息患兒常會引起高碳酸血癥與低氧血癥,該病有較高致死率與致殘率,威脅新生兒的生命健康。
針對新生兒窒息病患,在確診后需要給予患兒及時的搶救,對患兒進行復蘇,以提高患兒生命質量。但是因為新生兒病患比較特殊,因此在搶救過程中,還需要做好有效的護理干預[4]。優(yōu)質護理干預作為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當前廣泛應用到新生兒窒息的護理中,該護理模式主要通過復蘇準備、呼吸道護理及氣管插管護理等,保證患兒呼吸道暢通,避免患兒再次出現窒息情況,提高患兒的存活率。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各項臨床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同時患兒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也要低于對照組,這也表明優(yōu)質護理干預的臨床價值顯著。
綜上所述,針對新生兒窒息的患兒,在復蘇治療中給予患兒優(yōu)質護理干預,可以有效縮短患兒的搶救及住院時間,提高新生兒出生質量,降低患兒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因此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王宗云.新生兒窒息的復蘇配合與護理干預[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 2013, 38(5):635-637.
孫愛芝.心理護理干預對產婦及新生兒窒息的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03, 19(18):40-40.
謝玉.486例新生兒窒息預防及干預的護理體會[J].中醫(yī)學報, 2013,14(B12):56-56.
楊秀秀, 盧瑞存, 李娟.優(yōu)質護理干預在新生兒窒息患者中的護理效果及對預后的影響分析[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 20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