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楊
【摘 要】目的:探討康復護理干預對胸外科重癥患者術后肺功能及預后的影響分析。方法:選擇我院在2016年12月~2018年11月期間收治的68例胸外科重癥患者當作研究對象,將收治的胸外科重癥患者隨機平均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4例。給予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方式,干預組則對患者采取康復護理。結果:干預組患者的FEV1、FVC、FEV1/FVC、VC、VT水平評分均要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的不良反應率、護理滿意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胸外科重癥患者術后采用康復護理的方法進行護理的效果十分顯著,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能夠對患者的恢復有積極作用,值得在臨床上實施。
【關鍵詞】康復護理;胸外科重癥;肺功能及預后;影響分析
【中圖分類號】R5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8--02
胸外科重癥手術患者在接受手術之后,患者極易出現(xiàn)急性呼吸衰竭、肺不張、肺炎等常見并發(fā)癥,醫(yī)護人員需要對其進行相應的護理,從而讓患者能夠盡早恢復,保證其呼吸功能得到改善口[1]。本次研究對胸外科重癥患者術后實施康復護理,分析康復護理對患者術后肺功能及預后的影響,分析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在2016年12月~2018年11月期間收治的68例胸外科重癥患者當作研究對象,將收治的胸外科重癥患者隨機平均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4例。排除合并心肝腎等嚴重器官損傷的患者,兩組患者對此次研究均已知情,患者及家屬均已簽署本此研究的知情同意書。干預組:男有20例,女有14例,年齡在23~67歲,平均年齡在(42.3±3.4)歲;對照組:男有19例,女有15例,年齡在24~68歲,平均年齡在(43.4±3.9)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和年齡方面的資料進行比較,經過檢驗后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患者常規(guī)護理,術后需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同時給予患者對癥藥物,并告知患者呼吸道護理要點和操作過程中需注意的事項,并注意觀察患者有無肺部感染和體溫變化情況。干預組則對患者采取康復護理,具體措施如下:(1)術前護理:患者入院后,相關護理人員需立即成立優(yōu)質護理小組,術前護士為患者詳細介紹科室的環(huán)境、手術方法,讓患者能夠快速適應醫(yī)院環(huán)境。在術前護理工作中,要做到語言親情化、保證動作輕柔。對于低蛋白及營養(yǎng)不良的患者,在術前需糾正患者飲食平衡,注意為患者補充蛋白質、新鮮蔬菜及水果。(2) 呼吸系統(tǒng)增強化護理:護士輔助患者作出正確的俯臥靜養(yǎng)體式,使呼吸道通氣順暢,并講解正確呼吸、科學咳痰的具體方法。此外,選取叩背法、霧化吸入法、引流法等協(xié)助患者盡快排出痰液,防止呼吸道的黏膜組織受損。病室當中的濕度在55%-65% 間,溫度在20℃ -24℃間。(3)呼吸功能的護理:患者手術結束后的早期,根據(jù)不同患者的具體病情,患者在床上完成坐立,并且適進行下床活動,患者進行舒展身體的運動,這樣有助于其身體系統(tǒng)的全向展開,從而使得在體內各項循環(huán)得到通暢時痰液等能夠更容易排出。(4)術后心理護理和疼痛護理:手術切口疼痛是影響恢復呼吸功能的重點,所以要放松患者的心理壓力,讓患者減少恐懼和消極心理,并給患者營造一個安靜平和的環(huán)境,適當轉移患者的注意力,根據(jù)患者的不同情況,給予鎮(zhèn)痛的藥物。
1.21 觀察指標 (1) 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肺功能(FEV1、FVC、FEV1/FVC、VC、VT水平)情況[2]。 (2)將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情況進行記錄,采用我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分為三個等級分別是滿意、一般和不滿意,進行比較。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進行分析,兩組患者的肺功能評分比較采用t進行檢驗,并用“” 表示,兩組護理滿意度采用x? 檢驗,并用百分數(shù)(%)表示,P<0.05時,說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肺功能評分情況。
2.2 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情況
3 討論
胸外科手術屬于臨床常見的一類手術方式,手術過程中可以對患者進行吸痰、插管等操作來刺激患者的呼吸道;由于其創(chuàng)傷較大、麻醉時間長,因此容易造成患者胸腔組織一定程度損傷[3]。有的手術操作為了擴大其手術視野導致其肺部受到壓傷,讓患者呼吸功能逐漸下降,嚴重時呼吸道可出現(xiàn)大量分泌物,不僅影響患者咳痰,還可導致患者出現(xiàn)呼吸衰竭現(xiàn)象,威脅患者生命。
該病主要特點為變化多端、急、重及快,疾病不同表現(xiàn)也存在差異,增加診斷難度。為此患者入院后護士一定要對患者資料予以全面收集,鼓勵患者主訴疼痛情況以更好判斷疾病類型與嚴重程度,并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及時補液或抗休克;做好術前準備與常規(guī)檢查,促進手術的順利開展。
本次研究顯示,干預組患者的FEV1、FVC、FEV1/FVC、VC、VT水平評分均要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的不良反應率、護理滿意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通過本次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對胸外科重癥患者術后進行康復護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術后肺功能和預后,對患者進行個性化的呼吸功能恢復護理,幫助其改善呼吸功能,縮短患者的恢復時間,幫助患者早日康復。
綜上所述,對胸外科重癥患者術后采用康復護理的方法進行護理的效果十分顯著,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能夠對患者的恢復有積極作用,值得在臨床上實施。
參考文獻
李開容.胸外科重癥患者的術后康復護理干預探討[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8(4):86-88.
張海燕, 朱希燕, 張榮澤,等.護理干預對心胸外科術后肺部感染的影響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2014, 24(6):1489-1490.
曾蕓.胸外科重癥患者100例術后呼吸功能恢復方法指導[J].齊魯護理雜志, 2012, 23(30):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