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軼璠 李嘉曦 趙永辰 王穎
【摘 要】《中醫(yī)診斷學》是中醫(yī)院校學生的一門必修課,這門課以實踐性強、內容豐富為特點,講授具有一定的難度。筆者結合自身教學體會,認為青年教師應從課前精心準備課堂,并組織學生參加臨床實踐,善于總結及反思學生所反饋信息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完善教學效果,講好《中醫(yī)診斷學》這門課程。
【關鍵詞】教學體會;中醫(yī)診斷學;青年教師
【中圖分類號】R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8--01
《中醫(yī)診斷學》是中醫(yī)基礎課程與臨床各科之間的橋梁,是中醫(yī)課程體系的主要課程。學生通過學習能掌握中醫(yī)獨特的診法,逐步建立中醫(yī)辯證思維,為將來進入臨床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根據自身有限的中醫(yī)診斷教學實踐經驗,粗淺談幾點體會,與同行共分享。
一、青年教師的教學現狀
青年教師是指剛進入教學領域,從事教學工作時間較短,尚且處于學習、探求教學工作階段的教師[1]。青年教師具有精力充沛、思維活躍、富有工作激情及對新知識接受能力強的優(yōu)點,有系統(tǒng)而良好的醫(yī)學專業(yè)學習背景,具備一定的創(chuàng)新能力。但一位優(yōu)秀的青年學者,并不意味著也是一名合格的大學教師[1]。很多青年教師初出校園便登上講臺,從教時間短,缺乏實踐經驗,對所授課程內容的理解不透徹,教學手段欠靈活,導致授課系統(tǒng)性、邏輯性不完整,隨意性較大,教學質量不高等的問題。青年教師要盡快完成從學生到職業(yè)教師的角色轉變,盡快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充實教學內容,更新教學理念。本文從課前準備—課堂組織—課外提高—課后反思等方面,對自身近年來的教學進行反思。
二、精心做好課前準備
認真?zhèn)湔n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是教學質量的保證[2]。現代課堂教學延續(xù)以往的單純“照本宣科”,會極大地傷害學生強烈的求知欲,讓他們對課程學習感到無趣,甚至會產生排斥心理?!吨嗅t(yī)診斷學》多開設在大一、大二低年級學生中,這個群體多對臨床醫(yī)學充滿渴望。因此,講授《中醫(yī)診斷學》的青年教師,在課前的準備時必須做大量的工作,包括教材的準備、教案的準備、講稿的準備以及做課件、課前試講等。這些課前工作的準備,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首先,從教案講稿的準備來說,在知識爆炸、信息極速更新的時代,今天的知識極易被明天的新知識所更新取代,教案的準備也必須與時俱進,要根據不同專業(yè)、不同層次學生的特點及需要掌握的重難點準備教案,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其次,青年教師應親自撰寫講稿,制作教學課件,講稿的書寫和課件制作的過程實則是加強所授內容的記憶和理解,做到思路清晰、重點突出,制作出學生易于理解且適合自己講課的教案和課件,盡可能要求自己做到在脫離講稿和教材的情況下,完整條理清晰地講課,把握好講課時間和講課節(jié)奏,呈現精彩的中診課堂。
青年教師是高校教育工作的后備力量和主體軍,其教學水平和能力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和醫(yī)學生培養(yǎng)質量[3,4]。青年教師的成長,需要老一輩教師的指引和點撥,正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經驗豐富的高年資教師,在教學、臨床乃至科研及為人處世方面都有極大的榜樣示范作用。因此,可通過完整觀摩高年資教師講授本門課程,課后多與經驗豐富的優(yōu)秀教師交流,使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得以盡快提高。
三、認真組織課堂教學
教師在講臺上講課,猶如主持人在舞臺上主持,必然會吸引到學生的注意力。青年教師應注重自身的儀表儀態(tài),力求大方得體,不標新立異,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向教學內容,而非教師本人。
在課堂教學中,青年教師要錘煉自己的語言藝術,注意語言的規(guī)范性、語音語調的抑揚頓挫,在過程中注意觀察學生的表情,根據他們的表情反應,隨時調整語音語速和表達方式。以幽默形象的語言把握課堂節(jié)奏,使教學生動而富有感染力。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其在中醫(yī)教學中發(fā)揮了積極作用,可形象地表現出各種異常舌象(包括舌質、舌苔)各種神志異常的表現形體動態(tài)等的特點。通過多媒體展示典型圖片,在望診神奇而玄妙的中醫(yī)脈診,可以配合實際演示替代講解。例如,脈診操作方法一類的偏于實操的知識點,如果單純用語言講解就很抽象、模糊,可采用示范與講解相結合的方法。也可在學生身上進行示范操作,邊演示邊講解每一個步驟。此舉提高了課堂的生動性,也讓學生一目了然地掌握了知識點,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參加臨床實踐
中醫(yī)診斷源于臨床,中醫(yī)診斷的教師,多兼具教師和醫(yī)師的雙重身份。但由于平日青年教師教學科研的壓力較大,臨床機會相對較少,講課時不免出現照本宣科、對重難點內容講授不透徹的情況。脫離臨床的醫(yī)學教學,注定蒼白無力。因此,青年教師應主動跟診臨床經驗豐富的專家,積極參與臨床實踐,夯實自身醫(yī)學基礎,加深對每個知識點的理解。這樣講課才能言之有物,理論聯系臨床實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
五、課后及時總結反思
教學反思的主要目的是教師對自己的教學過程進行總結,找出存在的不足,借以提高教學水平[5]。青年教師既是高校教師,還是一名需要不斷學習的學生,課后應聽取多方意見。這些意見可以來自同行,尤其是經驗豐富的高年資教師提出的寶貴建議;也可以來自學生,各種匿名的教學評價體系都很好地反饋了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發(fā)現,不斷調整,而學生的反饋是對教師教學效果最真實的反映[6]。對于學生的反饋,無論好與不好都應欣然接受,及時改進課堂教學的不足,進而達成共識,真正實現教學相長。
六、總結
哈佛大學前校長柯南特曾說:“大學的榮譽不在于她的校舍和人數,而在于她一代又一代教師的質量。一個學校站得住,教師一定要出色[7]?!鼻嗄杲處煹某砷L,注定是一個長期而艱苦的歷練過程。作為青年教師,我們應始終保持謙虛謹慎的態(tài)度,虛心向前輩請教,向同行請教,熱愛學生,愛崗敬業(yè),不斷探索。逐漸形成適合自己的教學風格,讓學生滿意,讓自己滿意。
參考文獻
考希良.提高臨床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思考[J].中醫(yī)教育,2007,26(4):34-35.
陶仲賓,王潔,林麗星.青年教師的兒科教學體會[J].中醫(yī)兒科雜志,2010,6(1):45.
石志國.“青教賽”后的思考[J].中國冶金教育,2012,1(2):88-92.
韋思明,戴玉英,蔣建平等.影響臨床教學質量的因素與對策[J].教育教學論壇,2013,1(11):88-90.
王萍.高校教師教學反思的反思[J].遼寧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7(3):74-76.
鄧彩霞.探究青年教師快速成長之路[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2,8(30):31.
宋敏.論青年教師的素質培養(yǎng)[J].中醫(yī)教育,2009,28(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