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婷婷
數(shù)學運算是指在明晰運算對象的基礎上,依據(jù)運算法則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素養(yǎng).主要包括:理解運算對象,掌握運算法則,探究運算思路,選擇運算方法,設計運算程序,求得運算結果等.本文試圖以圓錐曲線為例,透析學生數(shù)學運算中存在的常見問題,有不妥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
問題一? 缺少對運算方法的選擇
例1?? 如圖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已知橢圓C: x2 a2 + y2 b2 =1(a>b>0)的離心率為? 2? 2 ,點(2,1)在橢圓C上.(1)求橢圓C的方程;(2)設直線l與圓O:x2+y2=2相切,與橢圓C相交于P,Q兩點,若直線l過橢圓C的右焦點F,求△OPQ的面積;
評析? 這里主要討論第(2)問.學生解決此題典型的算法是計算出P,Q兩點坐標,但是它對學生的運算能力要求很高.如果能用其他方法避開直接求出點P,Q兩點的坐標,就會簡化運算過程.我們可以在課堂上提出如下問題,引起學生的聯(lián)想:求三角形面積,你有哪些方法?不求出PQ的長度,本題能否求出△OPQ的面積?經(jīng)過審題辨析后,此題應該用哪種方法求解三角形的面積?讓學生展開討論,最后優(yōu)化求線段PQ的長度的方法.優(yōu)化解法1:因為PQ過焦點,PQ=PF+FQ,即可利用焦半徑公式結合韋達定理求解;優(yōu)化解法2:利用兩點之間距離公式,結合韋達定理求解.至于求△OPQ的面積,則可以將△OPQ切分為兩個小三角形△OPF和△OQF的面積之和進行求解,這樣就可以避開直接求出P,Q兩點的坐標.
問題二? 缺少對運算對象思路的探究與總結
例2?? 已知橢圓C: x2 a2 + y2 b2 =1(a>b>0)的離心率為? 2? 2 ,一條準線方程為x=2.過橢圓的上頂點A作一條與x軸y軸都不垂直的直線交橢圓于另一點P,P關于x軸的對稱點為Q.
(1)求橢圓的方程.(2)若直線AP,AQ與x軸交點的橫坐標分別是m,n,求證:mn為常數(shù),并求出此常數(shù).
正確解答? 這里主要討論第(2)問.
方法一:由題意知直線AP的斜率k存在且k≠0,所以直線AP的方程為y=kx+1,則令y=0,得m=- 1 k ,聯(lián)立 直線AP與橢圓方程,得出P - 4k 1+2k2 , 1-2k2 1+2k2? ,即Q - 4k2 1+2k2? ,?? 2k2-1 1+2k2? ,又因為A,Q,N三點共線,所以 yQ-yN xQ-xN = yA-yN xA-xN ,即n=-2k,所以mn= - 1 k? ×(-2k)=2.
方法二:設P(xP,yP),易知xP≠0,yP≠±1,則Q(xP,-yP),所以直線AP的方程為y-1= yP-1 xP (x-0),令y=0,得m= xP 1-yP .同理利用直線AQ方程得出n= xP 1+yP ,所以mn= xP 1-yP × xP 1+yP = x2P 1-y2P ,又因為 x2P 2 +y2P=1,所以mn= x2P 2 =2.
評析? 定點、定值問題既可以凸顯出圓錐曲線的代數(shù)特征及圖像特點,又具有較強的探究性.解決此類題的基本策略為先要分析題目中的定量與不定量是哪些;然后選擇合適的變量表示題目中的定量,最后根據(jù)已知條件消去變量,得出定點或定值.這里值得關注的是:在選擇合適的變量表示題目中要證明的定量時,一般有設斜率和設點兩大方向,本題方法一選擇設直線AP的斜率k,然后結合圖像,用k將m,n表達式寫出,最后化簡mn的表達式,求出定值.方法二就是選擇設點P(xP,yP),引入xP,yP兩個參數(shù),然后利用P在橢圓上,消元,即所求mn的表達式只剩xP一個參數(shù),化簡求出定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