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倩
摘 要 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其個人價值觀念正處于發(fā)展階段,而且初中學生普遍有著較強的叛逆心理,使得初中班主任不僅要重視學生的文化課程學習情況,還需要初中班主任通過合理的育人方式加強對學生的德育培養(yǎng),并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改進并完善育人方案。本文簡單分析了一些初中班主任育人方式的不足之處以及育人原則,并闡述了初中班主任育人方式的優(yōu)化對策,希望能對初中學生德育培養(yǎng)質(zhì)量的提升起到一些參考作用。
關鍵詞 初中德育培養(yǎng) 育人方式 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
1初中班主任的育人方式不足
班主任在初中學生的培養(yǎng)教育中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部分初中班主任還是秉承著傳統(tǒng)的育人理念,認為老師的地位不可侵犯、老師的尊嚴大于一切,而且對于初中學生的教育方式也非常嚴苛,而這種育人方式很容易加重初中學生對班主任的畏懼情緒,不僅不利于初中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也對學生的個人價值觀念產(chǎn)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而且,初中育人工作是一項綜合性較強的教育工作,需要初中班主任仔細分析研究學生的特點以及實際情況,從而對育人方式進行改進和完善,才能確保育人工作的全面性、有效性。但是在現(xiàn)實中,很多初中班主任在育人方式的規(guī)劃過程中都存在著研究過于片面的問題。同時,由于計算機網(wǎng)絡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網(wǎng)絡中大量的不良信息對判斷能力較低、自我約束能力較差的初中學生造成了很大的影響,而初中班主任不僅沒有對學生的這些問題加以指點和引導,更加沒有合理利用網(wǎng)絡中的大量資源來提升育人方式的多元性、實效性,從而降低了初中班主任的育人工作質(zhì)量和效率。
2初中班主任的育人原則
2.1學生主體原則
學生主體原則是指初中班主任在育人工作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并體現(xiàn)學生的教育主體地位,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需要,并給予學生一定的自由發(fā)揮空間以及自由創(chuàng)作空間,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以及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活躍性,同時,指點并引導學生養(yǎng)成自我分析、自我評價的習慣。
2.2民主平等原則
民主平等原則是指在初中班主任育人工作過程中,班主任應意識到學生是初中教育的主體,而班主任是初中教育的參與者以及引導者,所以老師和學生在地位上是平等的,班主任應尊重并信任學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獲得學生的尊重和信任。班主任可以在學業(yè)方面嚴格要求學生,但是班主任也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并通過合理的引導和指點促進學生個性的良好發(fā)展,而且班主任在育人工作過程中不應該粗暴的對待學生,更不應該對學生使用冷暴力。
2.3公平公正原則
公平公正原則是指初中班主任在育人工作過程中,不應該因?qū)W生成績的好壞而進行區(qū)別對待,應做到一視同仁并對所有學生提供相同的學習資源、相同的鍛煉機會,并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以及學習需求,對每個學生都投入相應的教育精力,從而保障每個學生都受到應有的培養(yǎng)。
2.4啟發(fā)疏導原則
啟發(fā)疏導原則是指初中班主任在育人工作過程中,應通過循循善誘、潛移默化的方式讓學生明白相應的道理,通過合理的育人方法提升學生的思想水平、品德素質(zhì),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興趣以及自主學習能力,并培養(yǎng)學生樂觀、堅毅的品質(zhì),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3初中班主任的育人方式優(yōu)化對策
3.1加強師生溝通
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屬于個人價值觀念形成的階段而且心思較為敏感,再加上初中學習壓力較大,很容易使初中學生出現(xiàn)厭學等心理問題,所以初中班主任不僅要重視學生的文化課程學習情況,更應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況,而平等的師生溝通是了解學生內(nèi)心感受以及引導學生思維的有效方法之一。初中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主要責任人,與其他科任老師相比,班主任更容易獲得學生的認同感,所以初中班主任通過平等、合理的方式與學生溝通交流,不僅有助于班主任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并加以引導改善,還有助于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從而方便初中班主任向?qū)W生滲透健康、積極向上的思想。
3.2豐富育人手段
初中班主任想要做好學生的德育培養(yǎng)工作首先要以身作則,可以通過不斷學習并提升自身綜合素質(zhì)能力的方式,為學生們樹立“活到老,學到老”的終身學習觀,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而且初中班主任還應該重視育人方式的多元化,除了加強與學生的平等溝通交流,班主任還可以對育人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例如初中班主任可以在班會中組織一個研討會,核心內(nèi)容是“自我分析,自我評價”,首先由班主任對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進行分析,并與學生著重討論缺點的可行性改進方案,之后鼓勵學生們到講臺上對自己進行分析再由師生共同研究討論,最后由班主任給出相應指點。比如有的學生會說“我的問題是學習時總想去玩,總分心”,而班主任給出相應的參考意見:“在學習開始前聽3分鐘的歌并且什么都不去想,之后學習一個小時,一字一句的朗讀學習內(nèi)容,盡量做到除了學習其他的什么都不想,從而慢慢培養(yǎng)學習時的狀態(tài)”。這種育人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清晰的認識到自身的問題,還不會傷害到學生的自尊,從而提升初中班主任的育人工作質(zhì)量。
3.3改善批評教育
在初中學生德育培養(yǎng)過程中,初中班主任應注意對學生的批評方式選擇,不應該使用尖酸、刻薄的詞語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更不應該使用打擊學生自尊心的方式懲罰犯錯的學生。初中學生在犯錯之后一般都有一個后悔或害怕的心理,如果此時班主任通過溝通交流的方式引導學生認識到自身的錯誤,不僅會起到更好的教育作用,也有利于學生個性的良好發(fā)展。例如有些時候男同學經(jīng)常會因為玩籃球和足球而遲到,如果班主任嚴厲的批評男同學或者沒收他的籃球,很容易引發(fā)男同學的逆反心理,反而影響他的課堂學習質(zhì)量,而如果利用平等、幽默的溝通反而會達到更好的效果。比如班主任可以先通過風趣的談話消除學生的抵觸心理,再加以引導教育“老師上課時,你拿著籃球進教室不僅會影響老師講課,更加是對老師的不尊重,你覺得呢?”這種批評方式不僅不會傷害到學生的自尊,還會加深學生對這次錯誤的認識和記憶,從而減少再次犯錯的幾率。
4結語
雖然初中班主任與所帶學生的相處時間只有短短幾年,但是班主任優(yōu)秀的育人工作卻可以惠及學生的一生。雖然并不存在完美的育人方式,但是只要初中班主任付出細心與耐心,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與學生多溝通交流,為學生多付出一些關心以及心理引導,就會對學生產(chǎn)生有益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楊玉林,馬鑫.初中班主任的育人方式及優(yōu)化方案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8(16):46+48.
[2] 劉征.提高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效率的主要策略[J].教書育人,2016(04):68.
[3] 陳芝珩.淺談初中班主任的育人方式及優(yōu)化方案[J].人才資源開發(fā),2016(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