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露
【摘 要】當前國內的教育教學領域已經深入滲透了新課改理念,讓課堂教學邁入了全新的發(fā)展階段。新時期各學科教師都在積極探索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構建高效的課堂,以實現課堂教學的全面優(yōu)化。如今,在高中生物高效課堂的構建過程中,教師如何從降低學生外在認知負荷水平這一點入手展開教學,是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
【關鍵詞】高中生物;認知負荷;高效課堂;教學策略
認知負荷理論是一項認知領域的重要理論,其主要包括內在認知負荷與外在認知負荷。其中,內在認知負荷主要源自于學習材料本身,它具有不易改變的特點。而外在認知負荷則與之相反,具有可變性,一般可通過改變學習材料的具體組織呈現方式來減少外在認知負荷。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實際情況,在降低外在認知負荷水平的情況下進行有效的教學設計,從而保障學生可以輕松有效地學習生物知識。
一、降低外在認知負荷水平的重要性
在認知負荷理論中,內在認知負荷是由學習材料自身性質引起的,一般而言,它取決于教材內部要素之間的具體聯系。一旦教材中的學習材料出現了學生不能重復掌握的圖式,就會引起比較高水平的內在認知負荷。這一點是教師不能通過優(yōu)化教學設計來降低的,因為這一內在認知負荷是比較基本的負荷。
但是外在認知負荷不同,若學生要對沒有經過教師優(yōu)化設計的學習材料內容進行加工,則需要在學習過程中付出非常多的努力。一個人的信息加工容量是有限制的,在同一時間能夠接收的信息必須是有限數量的信息。但毫無疑問的是,教師所提供的學習材料如果沒有得到良好的設計,則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增加工作記憶負擔。由此可見,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讓學生高效掌握教學內容,提高其學習效率,就要對課堂上的教學內容與學習材料進行優(yōu)化設計,以降低學生的外在認知負荷水平。這也是在認知負荷理論指導下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途徑。
二、高中生物教學降低外在認知負荷水平的策略
上文已經提及到在課堂教學中降低外在認知負荷水平的重要性,而且降低這一外在認知負荷水平的關鍵點在于教師的教學優(yōu)化設計。高中生物教師要構建有效的生物課堂,則可在新課改背景下對生物教學過程進行優(yōu)化設計。
(一)對學習材料進行合理的組織
外在認知負荷水平與學習材料組織方式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要降低外在認知負荷水平,則可合理地優(yōu)化當前的學習材料組織方式。而在實際的優(yōu)化過程中,要求教師能夠對學習材料進行科學的歸類,把握好整體與局部之間的關系,從而為學生呈現程序化的生物知識結構的界面。為此,高中生物教師可根據具體的學習材料,將其劃分為若干個小單元,然后將每個小單元的知識內容劃分到相適應的類別中,使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結合自己的學習需要,便捷地搜索相應的學習材料,這樣就會讓學生的工作記憶對信息進行串行加工,有利于降低學生的外在認知負荷水平。
比如在高中生物“細胞的分化”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合理地對相關學習材料進行歸類,讓學生可以對這一課的學習內容進行明確。其歸類可包括四個單元,即知識回顧、本課內容、課堂練習、課后作業(yè)。在每個單元中,都可納入相應的學習材料。比如“知識回顧”可以涵括細胞結構、細胞物質、細胞能量、細胞分子、細胞分裂等知識?!氨菊n內容”這一單元可以涵括細胞分化的概念、細胞全能性的概念、細胞分化在個體發(fā)育中的意義等內容?!罢n堂練習”可包括教材中的實例、練習題?!罢n后作業(yè)”則可以是教師自己設計的鞏固練習。在這樣全面細化的學習材料組織方式之下,可以有效降低學生的外在認知負荷水平,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優(yōu)選學習材料的呈現方式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習材料的呈現方式也會影響學生的外在認知負荷水平。如果學習材料呈現方式具有合理性,那么所呈現的學習材料也會發(fā)揮良好的指導作用,讓學生可以在凝聚自身注意力的同時,又可以保證工作記憶不會超負荷。這主要是因為合理的學習材料呈現方式會盡可能地減少冗余信息,不會讓冗余信息過多地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學生的注意力本身的維持時間就不長,高中生物教師要注重這一特點,重視優(yōu)選學習材料的呈現方式。而筆者的建議就是教師可以引入多媒體技術來實現這一目的。在多媒體技術輔助下,教師雖然要通過圖文整合的組織方式來呈現學習材料的相關信息,但若是合理地設計多媒體畫面中信息的呈現方式,就可以優(yōu)化多媒體組合,既可以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又可以建立起視覺與語詞表征之間的內在聯系,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比如在高中生物“神經調節(jié)與體液調節(jié)的關系”一課的教學中,教師要降低學生的外在認知負荷水平,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來制作課件。
教師需要注意的是,不可在增添圖像的同時又增加大量的文字,過多的冗余信息會阻礙學生的信息加工能力。因此,教師可用圖像與簡潔的文字建立起相應的圖式,并用多媒體信息設備呈放出來。例如圖式的中心詞是神經調節(jié)與體液調節(jié),然后利用作用途徑、反應速度、作用范圍、作用時間等比較項目來構建起簡潔卻完整的圖式結構,使學生能夠根據關鍵又簡短的信息聯想到豐富的內容。例如在反應速度方面,神經調節(jié)是迅速,而體液調節(jié)是較緩慢,學生能夠對其中的對比關系一目了然,有利于降低學生的外在認知負荷水平,對提高學生的知識學習效率也有很大的幫助。
(三)對學習材料輔加合理的注釋
在學習材料中增加一些合理的注釋,可以幫助學生在新知識與舊知識之間建立起聯系,也就是根據原有的圖式,對新接收的信息進行加工,使其合理化。比如在高中生物“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一課的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聯系新舊知識,根據學生在學習“DNA的復制”這部分知識時已經建立起來的圖式,對新課的知識信息進行合理的加工,并且在這個新圖式上增加合理的注釋,注釋內容可包括生物的遺傳物質、DNA分子的結構、DNA的復制等等相關舊知識,讓新圖式更加豐富,形成知識的“因果鏈”。這既有利于降低學生的外在認知負荷水平,也提高了學生對知識內在聯系的梳理能力,還提高了學生對新舊知識的記憶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生物教師引入了認知負荷理論來優(yōu)化自身的教學模式,并且將著重點放在降低學生的外在認知
負荷水平上。為了提高高中生物教學效率,教師可以采取多種教學策略,切實降低學生的外在認知負荷水平,并促進學生其他能力的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永芳.新課程理念下高中生物課堂有效提問的實踐探討[D].山東師范大學,2016
[2]交互型微課件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探討[D].山東師范大學,2016
[3]方引泉.淺談高中生物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生物技術世界,2016(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