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寄銘 李景新 邱國祥 孫京臣
?
桑葉茶包裝
嚴寄銘1,2李景新3邱國祥3孫京臣1
(1.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動物科學學院廣東廣州 510642;2.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園藝林學學院湖北武漢430070;3.廣東省倫教蠶種場廣東順德528308)
桑葉具有對人體有益的多種營養(yǎng)成分,并兼具降血壓、血脂、血糖等保健功能,受到廣泛的推崇和喜愛,由桑葉開發(fā)的相關茶葉制品的貯藏包裝主要沿用了食品或茶葉的包裝,文章結(jié)合食品、茶葉包裝材料、相關標準等要求,結(jié)合桑葉茶主要成分、包裝現(xiàn)狀等,分析和提出了適合桑葉茶特點的包裝貯藏建議。
桑葉茶;包裝;營養(yǎng)成分
桑樹是落葉性多年生??疲∕oraceae)桑屬(L.)木本植物,桑葉含有氨基酸、多酚類物質(zhì)、DNJ、黃酮類物質(zhì)、維生素等營養(yǎng)成分和功能性物質(zhì)[1],具有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等的保健功能[2]。1993年,衛(wèi)生部將桑葉列入藥食同源的列表之中,推動了桑葉的多元化利用,桑葉茶也得到了空前的重視和發(fā)展,相關制作工藝標準、貯藏包裝等亟需研發(fā)。
本文根據(jù)食品和茶葉包裝標準的基本要求,結(jié)合影響桑葉茶品質(zhì)的主要成分,分析目前桑葉茶包裝發(fā)展的現(xiàn)狀,提出針對桑葉茶的包裝需求。
參照GB 7718 -2011《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食品包裝需清晰標注食品名稱、配料表、凈含量和規(guī)格、生產(chǎn)者和(或)經(jīng)銷者的名稱、地址和聯(lián)系方式、生產(chǎn)日期和保質(zhì)期、貯存條件、食品生產(chǎn)許可證編號、產(chǎn)品標準代號及其他需要標示的內(nèi)容。
食品包裝是直接與食品接觸的物體,其安全性對食品安全性的息息相關。國家現(xiàn)已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guī)來規(guī)范食品包裝的安全,如《衛(wèi)生法》、《食品用橡膠制品衛(wèi)生管理方法》、《陶瓷食具容器衛(wèi)生管理辦法》等[3],同時還制定了部分食品包裝用材料產(chǎn)品的衛(wèi)生標準,根據(jù)一系列指標來規(guī)范食品包裝衛(wèi)生安全。
食品包裝的主要功能是保護食品,要求包裝具有阻濕、防水、防腐等特性,具有一定的機械強度、一定的阻隔性,一定的化學穩(wěn)定性,具有利于食品運輸?shù)奶攸c等,才能更好地保護食品不發(fā)生理化性質(zhì)的變化。
隨著可持續(xù)發(fā)展觀的倡導,食品包裝同樣要求做到環(huán)保、綠色、可持續(xù)。近年來,4R1D(Reduce減少,Reuse再生,Recycle回收,Recover再生循環(huán)化,Degradable降解)的理念受到認可,這也要求了食品包裝也要做到環(huán)境友好,忌鋪張浪費和環(huán)境有害。
為了保持茶葉“色香味俱全”,因此采用合理的包裝對保存茶葉的顏色、香氣、風味、營養(yǎng)成分等至關重要。茶葉包裝除了嚴格遵守食品行業(yè)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技術標準,符合食品包裝的相關要求外,作為一種特殊的食品,也有其獨特的包裝要求和包裝標準。
茶葉是一種傳遞“色、香、味”的產(chǎn)品,同時它擁有獨特地域特征、文化特征,因此在包裝要求上和普通食品包裝又有一定的區(qū)別。在包裝要求上有以下幾個區(qū)別于普通食品包裝的特征。
2.1.1 避免陽光直射
陽光直射會促進葉綠素的分解,破壞茶葉本身的顏色,導致茶葉的觀感下降,容易給消費者一種茶葉品質(zhì)較差、茶葉沒有妥善保存的印象,進而影響茶葉的銷售。
2.1.2 預防串味
茶葉的香味是消費者打開包裝后的第一感受。茶葉是一種疏松多孔性物質(zhì),具有較強的吸附能力,同時由于具有萜烯類、棕櫚酸等有較強的吸附能力的物質(zhì)[5],因此茶葉包裝需要隔除異味,防止外來的異味被茶葉吸附,影響茶葉本身的香氣。同時,茶葉也具有香氣,包裝時不宜使用吸附能力較強的材料,否則減淡了茶葉本身的香氣,影響口感。
2.1.3 標識明確
重視品牌建設,質(zhì)量標準、廠家和商標等標識清晰,防止注冊“商標”成為“商品通用名稱”(即品名)。
2.1.4 文化內(nèi)涵
茶葉作為古今馳名中外的飲品,其本身就具有獨特的文化內(nèi)涵。茶葉具有地域文化特征,打造地理標志產(chǎn)品,包裝上可以利用當?shù)氐奶厣幕瘶俗R,展示產(chǎn)品特色。茶葉是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包裝上可以利用一些傳統(tǒng)文化元素,例如藍綠色調(diào)的古人山水,采用窗欞、龍形等圖案,可以讓消費者更容易接受。
2.1.5 可再利用性或獨立性
茶葉通常不是短期內(nèi)可以飲用完的,這就要求其包裝需要利于打開后再次貯藏,或者是分裝成獨立的小包裝。例如普通的鋁箔包裝一經(jīng)打開就難以再次密封,對茶葉的貯藏提出了挑戰(zhàn),若將鋁箔做成自封袋,就能較好地滿足再次密封要求,保持茶葉的貯藏時間。
由于茶葉具有吸濕性、氧化性、吸附性、易碎性、易變性等特征,因此需要選用妥當?shù)陌b材料來進行包裝,以延長茶葉的保質(zhì)期。常用的茶葉包裝材料見表1。
表1 茶葉包裝材料類型及特點
根據(jù)茶葉的類別、茶葉的貴重程度等選擇合適的包裝材料,才能更好地推廣茶葉和品牌建設。一般來說,鋁箔復合袋、金屬鐵罐是較為適合作為茶葉包裝的。
桑葉茶經(jīng)過不同的加工工藝可以制成不同風味的桑葉茶,其感官品質(zhì)和營養(yǎng)活性成分均有一定的差別。根據(jù)王忠華等人的研究,用紅茶工藝制成的桑葉茶甘甜醇厚,具近似香蕉的果香味;用烏龍茶工藝制成的桑葉茶爽口醇和,具有淡淡的花香;用綠茶工藝制成的桑葉茶甘醇香甜,微澀帶青味[1]。而根據(jù)李旭玫、傅水玉等人的研究,桑葉茶中含有大量對人體有益的營養(yǎng)元素和營養(yǎng)成分,部分成分比普通的茶葉高出數(shù)倍,有不含咖啡因、含鈣高、總糖高、氨基酸和多酚類物質(zhì)含量高、黃酮類含量高等特點,適合各類人群飲用[8]。桑葉茶的特色和保健功效等豐富了茶葉的內(nèi)涵,也為桑葉茶的普及和推廣提供了依據(jù)。
桑葉茶中含有維生素、茶單寧、芳香油、蛋白質(zhì)、氨基酸、色素、酶、礦物質(zhì)等多種成分,這些成分都極易受到潮濕、氧氣、溫度、光線等環(huán)境條件的影響[4]。因此,需要采取必要的保護措施來減緩這些物質(zhì)的分解、變化。
3.2.1 多酚類物質(zhì)
茶多酚是桑葉茶的主要化學物質(zhì)之一,是構(gòu)成桑葉茶茶湯的“香”和“味”的重要成分,并具重要的保健作用。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性,容易與氧氣發(fā)生氧化反應,影響茶葉的品質(zhì)。茶多酚中的兒茶素,在空氣中及高溫、潮濕條件下極易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各種有色的物質(zhì),使茶湯滋味變化,顏色變深[5]。因此,在設計包裝時,需要做好密封,隔絕氧氣和水分,減緩其氧化速率,同時要注意在包裝上標明陰涼貯藏。
3.2.2 脂類物質(zhì)和胡蘿卜素。
在貯藏過程中,桑葉茶中的脂類物質(zhì)和胡蘿卜素容易受到水分和氧氣的作用,發(fā)生水解和氧化,光也能加速這個過程,使桑葉茶中的戊醛、丙醛等異味物質(zhì)增加,加速茶葉的陳化,對茶葉的香氣造成嚴重影響[4]。因此,在包裝桑葉茶時,遮光、抽氧都是非常必要的。
3.2.3 脫氧野尻霉素(DNJ)
脫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DNJ)是一種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物質(zhì),對降血糖具有功效。微波和加熱會顯著破壞DNJ的穩(wěn)定性,而pH值和光照影響較小[15]。因此,在設計包裝時,需要標明低溫或陰涼處貯藏,有利于保持DNJ的穩(wěn)定,更好地發(fā)揮功效。
3.2.4 葉綠素
葉綠素對桑葉茶的顏色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葉綠素及其衍生物也是構(gòu)成茶湯綠色的色素之一。在加工儲藏過程中,葉綠素經(jīng)常會由于O2和光的共同作用,被分解為一系列小分子物質(zhì)而褪色,從而影響茶葉的品質(zhì)。因此在設計包裝時,為了保護葉綠素不被破壞,盡量不使用透明的包裝,而且做好密封。
3.2.5 維生素C
維生素C對人體羥脯氨酸和賴氨酸的羥基化過程具有重要作用,每日攝入一定量的維生素C是非常必要的。維生素C具有很強的還原性,很容易被氧化成脫氫維生素C,進而被氧化成二酮古樂酸糖。假如茶葉含水量過高,容易加速維生素C的分解,尤其是在較高溫度時,反應速度會加快。因此,在設計包裝時,同樣需要做好密封,隔絕氧氣和水分,減緩其氧化速率。
3.2.6 氨基酸
桑葉茶中的氨基酸主要對桑葉茶的口感有一定的影響,其在貯藏過程中的主要變化是蛋白質(zhì)水解與氨基酸降解,這兩個變化直接對茶湯的滋味與鮮爽程度產(chǎn)生影響[5]。貯藏時間過久,多酚類物質(zhì)氧化后會和氨基酸結(jié)合[5],極大地影響茶葉的顏色和風味。因此在包裝設計時,要盡量減少多酚類物質(zhì)的氧化以減少氨基酸的損耗。
目前桑葉茶的市場還處于開拓期,折合成500 g的單價從幾十元到千余元不等,以百元為界,可以分為普通桑葉茶和高檔桑葉茶。
3.3.1 普通桑葉茶
主要分為三類:散裝茶、包裝茶、袋泡茶。包裝上通常只有一個包裝,較少使用外包裝+單獨分裝的形式進行包裝。
散裝茶:通常以聚乙烯自封袋包裝為主。這一類包裝不嚴謹,在封裝前經(jīng)常沒有做好干燥、抽氧的工作,包裝時通常不加入干燥劑和除氧劑,而且聚乙烯自封袋具有比較薄不適合抽真空、容易竄味、容易使茶葉破碎,透明不利于遮光保存等的特點,給茶葉的變質(zhì)提供了水、氧、光等不利條件,不利于茶葉的保存與銷售。
包裝茶:大多數(shù)以PET塑料罐為主,少數(shù)使用紙罐包裝。他們大多數(shù)標注了“陰涼處存放”,但由于使用的透明塑料,本身就沒有很好的做到遮光,茶葉在存放過程中葉綠素的分解會較為嚴重。這類包裝通常沒有干燥劑和除氧劑,一旦打開密封性急劇下降,桑葉茶的變質(zhì)會加速。但是這一類包裝的優(yōu)勢在于簡單明了,公開透明,消費者容易觀察到茶葉的性狀,對于一種新茶葉的推廣銷售也是一種優(yōu)勢。
袋泡茶:通常是以鋁箔復合袋作為內(nèi)包裝,以熱封濾紙袋或尼龍袋作為袋泡茶的袋子包裝材料。包裝上和市面上通用的袋泡茶包裝是類似的。內(nèi)包裝的鋁箔復合袋在打開后,缺乏自封條,即開封后需要盡快飲用完成,否則容易變質(zhì)。根據(jù)《桑葉茶黃酮化合物含量測定初探》一文的研究,最佳沖泡茶水比為1∶80[11],市面上桑葉茶的茶包設計為裝4~5 g也是較為合理的。
3.3.2 高檔桑葉茶
類型較多,整體包裝較為合理,通常是“外包裝+小份量內(nèi)包裝”的組合,相對精致,對茶葉的保護性也比較好。以某款產(chǎn)品為例,有手提袋和紙盒子作為外包裝,內(nèi)包裝為分裝了15 g桑葉茶的小鋁罐,做到了多層隔離、單獨分裝,較為利于桑葉茶的保存。也有的產(chǎn)品使用了紙盒外包裝和陶罐內(nèi)包裝的設計,提高了產(chǎn)品的附加值。但是,在包裝時可以增加一個透明包裝的小樣,方便消費者更好的觀察桑葉茶的類型。
不同的制作工藝,造就了桑葉茶的不同風味,綠茶、紅茶、烏龍茶等不同工藝制作桑葉茶的包裝建議如下:
較低溫度是綠茶貯藏的最佳選擇,常溫下密封包裝充氮沒有顯著作用,加入吸氧劑有一定作用[9]。因此,桑葉綠茶要選用密封遮光包裝,加入適量的吸氧劑和干燥劑,在包裝上注明低溫或陰涼處存放。
紅茶采用抽氧充氮保鮮,能有效制止茶葉內(nèi)氨基酸的氧化降解[10]。因此,桑葉紅茶要選用密封遮光包裝,抽氧充氮,加入適量的干燥劑,在包裝上注明陰涼處存放。
烏龍茶貯藏保鮮的關鍵技術是營造干燥的貯藏環(huán)境、除氧包裝、低溫冷藏、減少殘留酶活性、控制發(fā)酵程度、控制微生物等。因此,桑葉烏龍茶要選用密封遮光包裝,抽真空除氧,加入適量的除氧劑,在包裝上注明低溫或陰涼處存放。
不同工藝的桑葉茶包裝,一般需要做到密封、遮光、隔氧抽氧、加入適量干燥劑、低溫或陰涼存放等。
桑葉茶富含營養(yǎng)成分和保健成分,適合各類人群飲用,在當今人們越來越追求健康的時代,其推廣發(fā)展會更加迅猛,設計適合桑葉茶特點的包裝就更加重要了。
由于桑葉、桑芽制成的茶葉都統(tǒng)稱為桑葉茶,不同制作工藝做出來的也都統(tǒng)稱為桑葉茶,但是桑葉茶又需要遮光保存,不便于向消費者展示,那么設計一個透明包裝來裝小樣以利于消費者觀察是一個很不錯的包裝思路。
由于桑葉茶的保存需要隔濕、阻氣、除氧,那么帶自封條鋁箔復合袋作為內(nèi)包裝的設計會尤為合適,抽真空、加入一定的干燥劑和除氧劑也能延長桑葉茶的保質(zhì)期。配合儒雅的外包裝,清晰標明“低溫或陰涼處存放”,有利于進一步延長桑葉茶的保質(zhì)期。
[1]王忠華,吳月燕,張燕忠.不同加工工藝制成桑葉茶的感觀品質(zhì)及營養(yǎng)活性成分分析[J].蠶業(yè)科學,2011,37(2):272-277.
[2]楊貴明,王軍,徐鳳珍等.桑葉茶的營養(yǎng)藥用功能及品質(zhì)分析[J].河北農(nóng)業(yè)科學,2001,5(2):12-17.
[3]顏亦斌.食品包裝與食品安全[J].包裝與食品機械,2004,22(2):50-52.
[4]廖亮.茶葉包裝方法分析[J].食品與藥品,2005,7(2):41-42.
[5]毛宇驍,周鐵鋒,鄭旭霞等.貯藏環(huán)境及包裝材料對綠茶品質(zhì)的影響[J].杭州農(nóng)業(yè)與科技,2013,(3):22-25.
[6]沈培和.名優(yōu)綠茶的包裝保鮮技術[J].中國茶葉,1992,14(1):2-4.
[7]滿瑜琳.茶葉包裝形式及其保質(zhì)效果分析[J].中國包裝,2007,27(5):79-80.
[8]李旭玫,傅水玉.桑葉茶中營養(yǎng)成分的測定與研究[J].杭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5(1):58-60.
[9]王向陽.綠茶包裝保鮮護色研究[J].食品研究與開發(fā),2005,26(3):160.
[10]汪有鈿.四種包裝保鮮法對紅?綠茶中氨基酸變化的研究[J].氨基酸雜志,1991,13(4):51-53.
[11]楊普香,黎小萍.桑葉茶黃酮化合物含量測定初探[J].蠶桑茶葉通訊,2001,(1):26,31.
[12]丁勇.茶葉包裝的基本特性及應用趨勢[J].中國茶葉,2003,25(4):12-13.
[13]邱妍.淺談茶葉包裝設計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福建茶葉,2015,37(5):40-41.
[14]楊海霞,朱祥瑞,陸洪省.桑葉保健制品開發(fā)利用研究進展[J].科技通報,2003,19(1):72-76.
[15]劉超,徐立,劉靜等.桑枝提取物中1-脫氧野尻霉素的穩(wěn)定性研究[J].食品科學,2014,35(23):52-56.
Investigation on Mulberry-leaf Tea Package
Yan Jiming1,2Li Jingxin3Qiu Guoxiang3Sun Jingchen1
(1.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42; 2.College of Horticulture & Forestry Sciences of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0; 3. Guangdong Lunjiao Silkworm Farm, Lunjiao Shunde, 528308)
With a variety of nutrient and beneficial components in mulberry leaves, it is known as health function such as lowering blood pressure, blood lipid, blood sugar and so on. The packaging for Mulberry-leaf tea mainly follows the packaging of food or tea. It was described on suitable package and storage of mulberry-leaf tea to keep the main components in natural status, including the packaging material requirements and relevant standards from food or tea references.
mulberry leaf; tea; package material; nutrient component
10.3969/j.issn.2095-1205.2019.02.06
TS272
B
2095-1205(2019)02-10-04
廣東省蠶桑產(chǎn)業(yè)技術體系(2018LM1123,2018LM1124)
嚴寄銘(1997- ),男,廣東佛山,本科生,園藝。
李景新(1982- ),男,廣東佛山,碩士,農(nóng)藝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