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圖書館作為國家公益事業(yè)單位的存在,在民眾心目中的地位,目前看來還是頗低的。有組數(shù)據(jù)可作說明:德國每年人平均讀書量是60本,日本40本,美國25本,而中國只有4、5本,不上10本。從人平讀書量可看出,不光是科技發(fā)達,人們素質(zhì)提髙,還有國家對讀書的引導和讀書場所的設置、有沒有足夠的重視及民眾對讀書是什么態(tài)度。美國、德國、日本等發(fā)達國家凡幾千人居住的城鎮(zhèn)都有一個圖書館,而人們的業(yè)余生活不僅是酒吧,還有讀書吧。這說明讀書場所的設置與閱讀的推廣有直接的作用。所以要提高圖書館的利用率,必須從加強閱讀推廣開始。
關鍵詞:經(jīng)濟發(fā)展 群眾活動推廣 圖書館業(yè)務活動開展 人文素質(zhì)
中圖分類號:G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3-00-02
今天我們討論圖書館在閱讀推廣中的作用時,要從基礎培養(yǎng)、經(jīng)濟發(fā)展、群眾活動推廣、圖書館業(yè)務活動開展、人文素質(zhì)等多方面展開,求得社會大環(huán)境多方支持,以提高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zhì)。
一、閱讀基礎培養(yǎng)中圖書館應發(fā)揮的作用
閱讀本身就是人素質(zhì)養(yǎng)成的基礎訓練,其實在50、60年代這種訓練很普遍。但進入文革期,許多讀本被禁止,那時的閱讀很難進家庭,一些人的基礎閱讀其實就是在圖書館完成的。到了80、90年代,為四個現(xiàn)代化建而學習,閱讀的熱情甚是髙漲,基礎閱讀從家庭到圖書館比比皆是。進入2000年,網(wǎng)絡文化的介入,閱讀突然成了老一輩和少一輩的事,大批中、青年閱讀者進入了網(wǎng)絡世界,圖書館頓時成了輕閑之地。有專家痛心疾首的吶喊:世界要進步,文化要傳承,我們這一代人在干什么?在追星、在游戲、低級趣味越來越濃厚,文化素養(yǎng)越來越低下,中國的一代怎么了。其實專家所指向的就是全民基礎閱讀潰乏,圖書館作為基礎藏書最豐富的場所在指導民眾的基礎閱讀是應該有所作為的。
1.公共圖書館藏書的傾向
圖書館有保存人類文化遺產(chǎn)這一說,因此公共圖書館藏書重點一直有爭論。到了今天,應該有定論,就是滿足廣大人民群眾閱讀需求,但很多圖書館由于受保存文化遺產(chǎn)這一說的影響,藏書結(jié)構(gòu)遠不能滿足需求,而調(diào)整結(jié)構(gòu)是要花大力氣的。所以,公共圖書館藏書結(jié)構(gòu)的建立對基礎閱讀有大的影響。萬丈高樓從地起,基本藏書要適應基礎閱讀的需要。
2.讀者群基礎閱讀分析。
許多基礎閱讀是在家庭完成,這是一種很普遍的看法,其實是誤導。往往人們把從小朋友抓起的閱讀當成了基礎閱讀,但成人更需要基礎閱讀,如接受成人的再教育、解決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基本難題、對自我修養(yǎng)的再學習等。通過以上論述,我們知道圖書館基礎閱讀群大約分為小孩和成人兩種,圖書館的基礎服務已為他們提供了便利,沒做到或做得不好的就是如何指導閱讀和推廣閱讀,可能有的圖書館會說我們辦講座或開過故事會,但對推廣閱讀僅此而以嗎?所以圖書館分門別類的對讀者開展指導閱讀,促進家庭閱讀的開展是一個極大的平臺。
3.圖書館服務是單一的開門迎客還是多管其下。
來圖書館的基本意義是閱讀,推廣閱讀乃至推廣家庭閱讀,是圖書館意義的延伸。過去的圖書館,我給你準備好書,你上門閱讀就行,不管閱讀需求,沒有輔導閱讀,更沒有推廣閱讀。今天網(wǎng)絡化時代,圖書館如不更新服務手段,讀者在家就能閱讀,沒有上圖書館的必要,那時候圖書館的意義就只有保存文化遺產(chǎn)的價值了,其實也就沒有存在的價值了(個中原因都會明白,不必細說)。所以服務的多管其下,是圖書館繼續(xù)存在的必要手段。推廣閱讀或推廣家庭閱讀是圖書館多樣性服務手段之一。
二、圖書館閱讀推廣中的方式方法運用
以上我們闡述了圖書館在閱讀推廣的作用?,F(xiàn)在要討論的是服務方式方法了。
1.基層圖書閱讀室是推廣閱讀和家庭閱讀的前沿
圖書閱讀應是人們生活和工作中一項重要活動,因此,為豐富基層文化活動,政府在每個社區(qū)、農(nóng)村每個村建有圖書閱覽室。筆者對目前我區(qū)基層圖書閱覽室的運行情況作了個大致了解,全區(qū)600多個村、180多個社區(qū)80%以上都建有閱覽室,但利用率低于10%,究其原因有這樣幾點:
1.1一是各基層圖書閱覽室無專人負責,想開門就開,不想開門就不開,不方便村民閱讀;二是建立不起固定的讀者群,不知轄區(qū)內(nèi)讀者需求;三是不能把閱讀作為一種活動進行推廣,村民或市民提不起閱讀興趣;四是圖書閱覽室管理不不到位,許多閱覽室已是空架子了,形同擺設;五是基層閱覽室圖書陳舊且復本量大,缺乏后續(xù)經(jīng)費,無法更新閱讀。要改變這種狀況:一是各級政府要重視圖書閱覽室的存在,把它當作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活動來抓,從物質(zhì)、經(jīng)費、人員管理的配備上保證基層閱覽室的正常運行。
1.2公共圖書館要在業(yè)務上加強對基層圖書閱覽室的指導。業(yè)務指導的目的是提高圖書閱讀的利用率,因此對圖書管理員的指導和對讀書活動開展的指導是基層閱覽室提高圖書閱讀率的兩個方面,作為公共圖書館一定要有這方面的規(guī)劃和任務。
1.3閱讀推廣應成為一種常態(tài),在基層圖書閱覽室經(jīng)常開展。讀書本來就是人們生活、工作、學習中的常態(tài),近年來,經(jīng)濟浪潮的沖擊,讀書在平常百姓家反而成了逆反,讀書似乎只是精英的事了,這是社會發(fā)展決不應該有的事情。所以要改變這一事實,我們的公共圖書館和基層閱覽室必須要擔起這一重任,為改變這一反?,F(xiàn)象而努力。
2.推廣閱讀中公共圖書館的業(yè)務功能拓展
進圖書館的人都知道,要找一本書,首先分類查書目卡,憑卡圖書管理員到書架上取書。進入現(xiàn)代網(wǎng)絡化時代,查取所需圖書更是先進,所以我們可以說技術上的分類、編目功能在逐步弱化,而重點是考量圖書的利用率,那么讀者服務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重點。
2.1讀者服務重點“引導閱讀”。單說圖書館閱讀,誰都懂,人們到圖書館不就是閱讀嗎?但是無目的的來閱讀,讀者很快就會對圖書館失去興趣,如找不到自己喜歡的書、找不到一個能指點讀書的人、缺乏閱讀氛圍等,進圖書館就等同進商場,隨意性很大,這是圖書館的失職。如果讀者一到圖書館,我們知道他的閱讀喜好,加以引導,再有志同道合的幾個愛好者對所讀的書進行分析、討論,豈不是圖書館就成了讀者之家了嗎?所以圖書館應是搭建推廣閱讀和家庭閱讀的平臺,同時圖書管理員就不再是看店的店員了。
2.2圖書管理員在閱讀推廣中應具備的素質(zhì)。人類文化的進步,表現(xiàn)在現(xiàn)實生活中就是文化素質(zhì)的提高。如果人類文化管理人員沒能高出一般民眾的文化素養(yǎng),他將無法勝任圖書管理的工作。這是其一;其二圖書管理員必須具備良好的服務心理和博覽群書的本領,能引領閱讀這是基本條件;其三要服務也會宣傳,輔導和推廣閱讀是建立在宣傳之上,不宣傳圖書館,讀者又怎么了解藏書。
2.3充分利用民間藏書。圖書館在讓人走進來的同時,圖書館還應走出去。公共圖書館,特別是中、小型圖書館,藏書是不可能滿足讀者需求的,所以應借助推廣閱讀和推廣家庭閱讀利用民間藏書,在閱讀過程中,吸引閱讀骨干,建立家庭閱讀聯(lián)系點,定期開展閱讀活動,即彌補了圖書館的藏書不足,又讓民間藏書不閑置,對圖書閱讀是好事。
3.推廣閱讀的活動開展
閱讀我們不妨把他分為靜態(tài)和動態(tài),過去的圖書館閱讀是靜態(tài)的,為什么這樣說呢?一是等客進門,沒有主動性;二是你找到書你就讀,找不到悄悄的離開;三是閱讀無輔導、無交流。今天的動態(tài)閱讀應該是怎樣的呢?我認為一是圖書閱讀變被動服務為主動,盡量滿足讀者需求;二是開展閱讀活動,盡量吸引讀者參加,加強讀書影響力;三是擴大圖書館閱讀范圍,多功能開展閱讀服務。圖書館業(yè)務活動中有一項叫讀者率統(tǒng)計,這是天天要做的,通過這項統(tǒng)計,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讀者進館讀書的高峰期巳過了。是圖書館也過時了嗎?不是的,是大數(shù)據(jù)時代的沖擊,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圖書館要適應這個時代,就要更新業(yè)務手段,擴大閱讀范圍,首先要做的是讀者閱讀群調(diào)查,進館讀書群的偏愛、讀書年齡斷的劃分、報刋雜志與圖書閱讀率的比例等,掌握這些圖書館才能主動調(diào)整圖書采購計劃,把握讀書方向,更好的為讀者服務。再是讀書范圍不能只是來館讀書的人群,還應把眼界放到幼兒園、小學、初中、家庭和社區(qū)乃至企業(yè)等等,不妨送書上門或在其中設個性專柜。同時開展宣傳和輔導讀書,一個時段一個主題,多角度多主題來宣傳讀書,如感恩父母、九.五紀念等等。輔導讀書如建立讀書會、家庭閱讀中的啟蒙讀書、道德觀的討論、法律法規(guī)的學習討論等,
三、圖書館開展推廣閱讀必須所做的幾項工作
1.設立專門的推廣閱讀部門
根據(jù)圖書館過去部門的設置,有編目、分類、閱覽、借閱、庫管、地方文獻管理,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圖書館各部門的職能也應隨之有所變化,過去的編目、分類有適應人們工作需要和學習需要,同時還有保留文化遺產(chǎn)的任務,其他幾個部門也都是圍繞其工作,現(xiàn)如今這幾方面已非常弱化。接踵而來圖書館主要任務是提高文化素養(yǎng),普及閱讀,所以圖書館各部門的設置也應適應時代,適應閱讀需求。設置閱讀推廣部,推廣部主任負責其工作,有員工4一5人,他們都應是圖書館髙素質(zhì)人才,會宣傳、懂閱讀、了解館藏、善作讀者工作等特長,只有這樣閱讀推廣部工作才能正常運行。
2.工作開展
推廣閱讀,過去圖書館也做過,如在學校組織故事會、舉辦暑期少兒閱覽室、舉辦讀書講座等,這在80年代和90年代很是做過不少,進入2000年,經(jīng)濟大潮影響,讀者量下降,圖書館就很少再有過類似的事可做了。黨的十八大、十九大召開過后,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振奮了億萬中國人,近幾年來,全民閱讀連續(xù)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隨著《公共圖書館法》《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的出臺,圖書館就應理直氣壯德站在文化復興的前沿,為其有所作為。所以推廣閱讀就是充分利用讀書,引導人們注重知識、懂得禮貌、遵守法規(guī)、創(chuàng)建人們美好生活而開展系列工作:一是建議把社區(qū)、村居閱覽室收歸一級公共圖書館統(tǒng)一管理,基層圖書閱覽室管理員也納入圖書館管理,這樣即擴大了基層閱讀人群,又增添了指導閱讀人手。二是制作指導閱讀年度工作計劃,包括劃分讀者群,分門別類編制指導閱讀書目,配備相應藏書。指導閱讀是需要分層次的,工作也是漸進式,每個層次都有不同的需求,所以閱讀工作展開時,有相應的書目和藏書,還要有相應的指導重點,這樣才有效果。三是效果評估。圖書館的工作成績其實不是幫人完成了什么工作項目,不是建成了什么館藏特色,更不是達到了多少萬冊藏書標準,衡量標準就應只有一個就是讀者量的統(tǒng)計。指導閱讀效果評估是在讀者量統(tǒng)計的基礎上做的,一方面是讀者群劃分的統(tǒng)計,另一方面是閱讀量的統(tǒng)計,再是是讀書人平均數(shù)統(tǒng)計,最后還有讀書效果的對比和統(tǒng)計,從中找到指導閱讀工作中的不足,如藏書的不足、協(xié)調(diào)的不足、指導工作能力的不足、宣傳不足等等,為后來的工作做足準備。
3.閱讀推廣中人才的借用
指導閱讀推廣不是光靠圖書館就能做成的,就閱讀而言范圍太廣,讀者和讀書量太大,這里還就需借助一定的外來力量。一是作家的力量,作家是一個有影響力的群體,他們對讀者的影響是勿用置疑的。所以圖書館閱讀推廣部應有一批名人名家為后援,在其中發(fā)揮作用。二是借助教師。在學校開展閱讀活動離不開老師的幫助,同時還要想法讓老師在開展活動中離不開圖書館,這樣學生讀者群才會是圖書館的忠實讀者。其實有個現(xiàn)象早該引起圖書館注意了,在學校假期,新華書店學生的讀者群總比圖書館多,除了書的更新快以外,還有與老師的指導有關。三是開展家長讀書輔導班。在培養(yǎng)大人的閱讀性趣同時,他們也能影響和帶動家人及周圍人的讀書。四是是召聘社會閱讀性趣廣泛的人員,或是建讀書會,或是幫助社區(qū)、村居的閱讀輔導,這批人可在退休人員中去找,他們干上這樣一件事,也可算是老有所為。
以上是對圖書館在經(jīng)后工作開展中的一點看法和建議,可能還不很成熟,但一定能托展圖書館工作思路,主要目的是更好的為讀者服務。
作者簡介:馬小蓉,女,漢族,1966年03月出生,重慶永川人,大學本科文化,畢業(yè)于中央黨校行政管理專業(yè)。2006年11月取得副研究館員資格,主要研究方向是圖書館事業(yè)發(fā)展及少圖工作,現(xiàn)任重慶市萬州區(qū)圖書館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