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蓉
【內容摘要】在高中教育階段,生物學科有著系統(tǒng)的知識框架,需要教師通過有效的課堂教學,將這些知識體系傳授給學生,使學生掌握基本的生物理論基礎,并能夠合理的運用生物知識解釋自然現(xiàn)象以及解決日常的實際問題。但是,由于各種原因,教師在開展生物教學的時候,學生卻無法進行有效的學習,使得部分學生在生物的學習過程中停滯不前。對此,本文結合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探析如何讓高中生在課堂上更高效的學習生物,談談自己的淺顯看法。
【關鍵詞】高中生物? 高中生? 高效學習? 策略分析
高中生物主要學習的領域包含三個方面,即分子與細胞學、遺傳學、生態(tài)學,生物學知識也是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對于促進人類和社會發(fā)展進步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于高中生來說,學習好生物除了能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績以外,更重要的意義是通過生物系統(tǒng)的知識學習,能具備一定的學科素養(yǎng),在面對自然界的生命現(xiàn)象能用科學合理的生物學知識進行說明和闡述,而且對自然界的生命本質有著更具深層次的認識和理解。但是,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對生物的學習積極性不強,課堂學習效率不高,導致很多學生對生物的學習產(chǎn)生了厭惡的情緒。
一、造成學生學習生物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
1.學習興趣不高,激發(fā)不起學習欲望
學習興趣是激發(fā)學生內在動力的重要源泉, 也是促進學生思維高效運轉的重要因素。對于高中生來說,需要學習的科目多,學習任務緊,也容易產(chǎn)生不良情緒。很多生物教學課堂,由于部分教師的教學方式傳統(tǒng)單一,導致課堂學習氛圍不佳,學生無法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也因此對生物學習的興趣不高,更激發(fā)不起學習的欲望,思維也處于“沉睡”狀態(tài),使得課堂學習效率不高。
2.部分學生基礎差,跟不上教師的教學步伐
對于高中生來說,生物學習并不陌生,很多學生在初中就開始接觸生物學習。但是由于初中對生物學習的重視不夠,使得一些基礎知識沒有掌握,在進入高中學習階段,由于生物理論知識更加的抽象、難理解,部分學生由于思維運轉不過來,經(jīng)常是被教師“拖著走”,無法跟上教師的教學步伐,導致課堂學習效率不高,知識掌握不牢固。
3.理論知識缺乏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教學
生物是一門與自然界和人類生活有著緊密聯(lián)系的學科,很多自然現(xiàn)象和人類的生命活動規(guī)律都可以通過生物知識加以解釋。但是在實際教學中,由于課堂教學時間緊,教師在講解理論知識的時候無法顧忌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教學,一些抽象的知識點由于缺乏實際的講解,導致學生無法得到更深的認知,而經(jīng)常是“一知半解”,甚至出現(xiàn)有些學生出現(xiàn)“生物無用論”的思想,覺得在說“空話”。
二、讓學生在課堂上高效學習的方法策略
1.以提問的形式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tǒng)的生物教學課堂,是以教師為課堂主體,而往往容易忽視學生的學習感受,學生也常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鑒于此,生物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時,需要轉變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將“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探索”。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多采用開放式和趣味式的提問形式創(chuàng)設情境,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吸引學生眼球,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的思考和探索中,以此調動學生的思維運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例如,在學習《細胞呼吸》這一課程時,教師可以對設計這樣的提問:清晨人們都喜歡到公園樹林中中去鍛煉,認為那里的空氣清新,對身體有益,你們判斷這種鍛煉方法是否合理,并結合生物學知識說明原因。通過這種學生熟悉的場景進行提問,讓學生的探索興趣一下被激發(fā)起來,從而使學生更好的融入到課堂中進行探索。
2.合理的采取分層教學,實現(xiàn)因材施教
同一個班級的學生,學生的學習基礎、能力都有所不同。但是作為教師,需要盡量考慮到全體學生的學習感受,盡量讓每個學生在課堂上都能有所進步和發(fā)展。因此,“實施分層教學、實現(xiàn)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需要每個教師都落到實處。對此,教師需要觀察和了解到每個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并進行分層,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要想好他們的學習策略和目標,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適當?shù)闹R建構。
3.教學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加深學生理解
在教學過程中,有些生物知識點學生會覺得很抽象,不容易理解,比如在“呼吸作用、新陳代謝、雙受精作用、單倍體生物、同源染色體”等知識學習中,學生經(jīng)常會遇到理不清概念的狀況。因此,為了促進學生更好、更快的掌握重要知識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多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熟知的實際問題相結合,從而加深學生的理解。例如在講解《呼吸作用》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列舉這樣一個實例,就是農(nóng)民在種地的時候為什么要中耕松土?在學生一番思考之后,在結合理論知識告訴學生:松土是為了疏松土壤,增大土壤的孔隙度,有利于對肥料的吸收,提高根的有氧呼吸強度,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總之,教學有章法,卻無定法。想要實現(xiàn)學生在生物課堂上高效的學習,需要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了解學生的興趣點,采用切合學生實際的方式開展教學,使學生在課堂上能主動的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并進行積極的思維運轉,從而實現(xiàn)高效的課堂學習。
【參考文獻】
[1] 柳絮. 探析如果在課堂上培養(yǎng)高中生對生物的興趣[J]. 中國校外教育,2016.
[2] 李志中. 淺談高中生物分層教學[J]. 教師,2012.
(作者單位:四川省萬源市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