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紅
【摘要】為適應高等教育國際化的趨勢,培養(yǎng)具有國際視野的復合型人才。當前很多高校實施了《理論力學》的全英語教學,本文針對全英語教學的特點以及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采取一些應對措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理論力學 全英語教學 高等教育國際化
【基金項目】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語教學《理論力學》課程建設(項目編號A-0131-18-004005)。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7-0237-01
一、引言
理論力學作為一門工科專業(yè)基礎課程,主要研究力學中最普遍、最基本的運動規(guī)律,是后續(xù)課程如材料力學、結構力學、機械原理、機械設計等學習的基礎課程,同時也是學生建立基本的工程概念的根本所在。
為適應高校教育國際化的趨勢,培養(yǎng)具有國際視野、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復合型人才,上海教委在上海各高校開展了示范性全英語課程項目建設。以此為依托,對《理論力學》從雙語到全英語教學和全英語教學課程資源體系的構建與實施等方面展開了一系列的研究。
二、提高理論力學全英語教學質量的探討
理論力學的理論體系和思維方式非常嚴密,系統(tǒng)性以及前后的關聯(lián)性很強,理論力學課程自身的知識點對于學生來說已經很困難,再加上是全英語教學,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除了理論力學課程知識點傳授的問題還有英語學習的問題。為提高理論力學全英語教學質量,針對教學中出現(xiàn)的主要問題以及從以下五方面采取相應的改善措施。
1.立體化教材的編寫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做好全英語教學工作,準備適合的英語教材是核心。原版英文教材如R.C. Hibbeler編著的Engineering Mechanics第13版[1]的優(yōu)點:1)圖片基本與工程實際聯(lián)系較為緊密,彩色的工程插圖形象直觀,既可以激發(fā)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又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學到的理論知識在工程中的具體應用;2)每一章后面針對每一個知識點都有大量的題目,有助于學生通過做后面的題目理解課堂內容;3)與理論力學有關的知識點都進行了詳盡的描述,幫助學生不借助任何輔助教材就可以完成理論力學的學習。對于英語是母語的學生,其數學基礎薄弱,英語水平高,這樣的編排是合理的[2]。
然而,為了適應高校教學改革以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學校已經將理論力學課時壓縮至54學時,在這種情況下,內容過多且英語要求高,需要用全英語完成教學目標,如果按照原版教材編排是無論如何也無法完成教學目標的。而如果采用原版教材采用跳躍式的講解,又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因此需要在借鑒原版教材優(yōu)點的基礎上,結合國內學生英語基礎薄弱的特點,編制適合我們國內學生使用的英文教材,同時,為了確保學生能夠充分利用課外進行理論力學的學習,還需配備必要的理論力學專業(yè)英語詞匯工具手冊以及理論力學試題庫。
2.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3]
理論力學理論性、系統(tǒng)性比較強,針對一些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推導和證明,仍然可以延續(xù)課堂板書的授課方式,讓學生一步一步跟上教師的思路,在板書的同時預留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領會;同時,為了提高課內54學時的上課效率和上課效果,利用學生熟悉使用學習通APP的優(yōu)勢,充分利用慕客資源和翻轉課堂技術,將在線學習與常規(guī)的面授教學適當結合。要對每堂課的重要專業(yè)術語進行總結并預先提供給學生消化和吸收。要求學生在課外提前完成一定的視頻課程學習,并伴有一定的測試,引導學生提前預習所學知識。同時,引導學生在該學習平臺上進行課程討論,并及時在線為學生答疑,避免學生學習中問題的累積,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為課程的后續(xù)學習提供保障。
3.用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4]
在理論力學教學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力學概念,教師應在課堂上多舉一些日常生活中應用的例子,如在講述點的合成運動時,定系、動系、動點的概念以及引出的三種運動:絕對運動、相對運動和牽連運動讓學生覺得很抽象,難以理解。結合學生喜歡刺激的游樂項目,借助在歡樂谷游玩的項目如:大擺錘、飛旋駝峰等介紹這三種概念以及相對應的運動,既幫助了學生對這些概念的理解,又達到了活躍課堂氛圍的目的,提高了教學效果。
4.設置課程項目
理論力學作為技術型基礎理論學科,是三大力學學科(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和結構力學)的基礎。教學過程中,雖然系統(tǒng)性和條理性強,有利于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但卻讓學生無法與具體的工程實踐項目結合起來,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可以通過讓學生做一些具體的項目(如每組配備相同的電動機,利用生活中常見的材料,制作簡易小汽車。根據課堂學習的力學方法設計小汽車結構,確保小汽車跑得又快又穩(wěn)),或者歷屆周培源力學競賽題目作為具體項目,并最終以比賽和匯報的形式體現(xiàn)出來[5]。通過這些項目的訓練使學生掌握靜力學、動力學原理的應用,培養(yǎng)學生的動力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并在整個項目實施過程中,鍛煉了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
5.改革考核方式[6]
傳統(tǒng)的考核方式中,期末考試的成績占比達到60%-70%,使得學生總是寄希望于期末考試前的臨陣磨槍,嚴重地影響了平時的教學效果。為了提高學生平時的學習積極性,從課程的自身特點出發(fā),考核方式為如表1。降低期末考試的比重,有助于幫助學生認真對待平時的學習。
三、結束語
《理論力學》全英語教學是高校教育國際化的必然趨勢。在教學過程中,涉及到的絕不只這五方面,本文基于市教委《理論力學》全英語示范性課程建設項目以及國外訪學一些經歷,主要從五個方面闡述了自己的見解,最終的目標是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完成符合學校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教學目標,實現(xiàn)教學相長。
參考文獻:
[1]R.C. Hibbeler. Engineering Mechanics[M].13th Edition, Pearson Prentice Hall,2013.
[2]王克用,周俊,閆棟.《理論力學》全英語教學的幾點見解[J].新教育時代(教師版),2016(46).
[3]曹麗娜,李凌飛等. 機械類專業(yè)理論力學教學過程探討[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8(4):106-108.
[4]張建華.淺談《理論力學》的雙語教學[J].教學實踐,2016,(6):211.
[5]馬玉榮.周培源力學競賽促進理論力學的教學改革[J].教育時空,2018(1):14.
[6]于玲,周子博,包龍生.力學理論教學現(xiàn)狀及整改方案[J]. 遼寧工業(yè)大學學報(社科版),2017(3):11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