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的物理教學是高中課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門課,也是學生需要進行學習的最基礎的科目之一,物理科目是理科生高考中的必考科目之一,所以高中物理學習成績分數(shù)的多少對高中生也是非常重要的?,F(xiàn)在看來,物理教師在進行課上教學所采取的方式還是非常單一的,教師應該通過不斷完善現(xiàn)有的課堂教育方式,做好一個引導者的角色,是教師在課上教學需要明確的一個重要方向。
關鍵詞:高中;自主學習;措施
在物理教學的課堂上,教師需要明確學生課上學習的角色分工,從以往的講授型授課學習轉換為鼓勵學生能夠進行自主學習。通過引導學生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鼓勵學生能夠全程參與到課堂學習的交流中,在課堂實踐過程中不斷培養(yǎng)高中生主動學習的習慣,促使高中生能夠主動對物理課堂知識進行學習和理解,同步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那么,對于高中物理課上教學如何引導自主學習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 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是物理課上教學的一個重要措施
教師通過培養(yǎng)高中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能讓高中生主動對學習知識進行了解和思考,讓高中生能夠養(yǎng)成好的學習思維方式和強烈的探索學習興趣,教師應該做到引導高中生能夠自愿進行知識理解和學習,而不是在教師的被動要求下進行學習。在進行課上物理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重視學生在課堂上的主角地位,學生不應該只扮演一個課堂參與者。教師在進行物理課上的教學時,應該積極引導學生靈活動腦,主動進行問題思考,并且在課上分享個人理解。教師通過在物理課上使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不但能夠激發(fā)高中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還能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和處理問題的能力,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
比如,在學習“串聯(lián)電路和并聯(lián)電路”時,教師可以首先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準備,讓學生自己通過基本的書本概念和實際生活進行一個簡單的串聯(lián)、并聯(lián)的概念理解,并且在課堂上讓學生對概念進行各自理解的課堂自由討論,發(fā)現(xiàn)問題進行記錄。然后,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實踐操作,由學生自主進行實踐操作,總結實踐結論,然后教師再進行更正和實踐點評。通過這節(jié)課的實踐教學,每個學生都參與實踐,進行查閱資料、結合課本、動手實踐、總結結論等一系列課上參與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使學生能夠獲得探索知識后帶來的喜悅感和成就感,這個是很難通過教師講授教學得到的,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索的興趣,才是更加有效的教學方式。
二、 采取小組式學習方式,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
教師進行課上物理教學活動時,可以長期采用小組學習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將學生分配成學習小組,小組學習的好處是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互助的學習氛圍。小組合作學習方式能夠培養(yǎng)學生形成分享交流的習慣,對學生的性格培養(yǎng)也有一定的作用,學生通過集體活動的協(xié)作參與,才能有更大的進步。但是,在進行小組互動學習中,教師不能完全不參與,應該始終做一個協(xié)助者的角色,單純讓學生在小組討論中完成學習內容,可能會因為方式不當,盲目學習而影響學習效果。在學生進行小組交流遇到問題無法解決時,進行及時指導,并且同步參與傾聽每個學生的觀點和意見。當小組討論結束后,教師還要及時進行總結和分析,更好地補充優(yōu)化小組討論學習所產生的不足。
比如,在學習“萬有引力定律”一課,在這堂課的教學中,教師應該首先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運動或者發(fā)生的事情詮釋了萬有引力定律,在我們的所見所聞中,又有哪些事情不遵循萬有引力定律這一概念。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東西都可以通過科學進行解釋,我們需要哪些概念解釋生活中所發(fā)生的這些狀況,教師能夠通過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生活與物理知識的聯(lián)系,提高學生探索知識的積極性,這樣才能更好地導入課本知識,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理解。
三、 通過探究式學習鍛煉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在學習的過程中,對于出現(xiàn)的問題,采取有效的辦法進行解決,自主思考、查閱有關文獻資料、詢問別人等方式解決問題。這樣的學習方式就叫探究式學習。探究式學習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在探究式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有效地利用實際生活中的學習資源,善于發(fā)現(xiàn)和思考,遇到問題時,自主尋找解決方法。不會一味地依賴教師,避免因為物理課上講授式學習不理解學習內容的情況,有效地提高學習興趣和動手實踐能力。但是在這一類的學習方式中,教師在布置學習任務時,需要合理的布置可以完成的有效任務,否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無法找到有效的解決辦法,容易對學習產生一定的懼怕心理。通過探究式學習的實踐中,合理引導每個學生形成自有的一套思維體系,提高解決處理問題的能力。
比如,在學習“電磁感應現(xiàn)象”這一課內容時,物理教師應該根據(jù)具體的課本知識引導學生分析知識的表面聯(lián)系和邏輯關系,站在學生的角度和思維方式布置實踐作業(yè),為學生提供相應的實踐器材,引導學生多次實踐,引導學生在實踐出現(xiàn)的問題上進行分析討論。分析討論完成后,記錄下各自的實踐結論,然后進行論證,實踐出最終正確的結論。然后再對實踐作業(yè)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總結和分析。同時,進行探索式引導學習能夠讓學生提高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更好的學習習慣。
四、 結束語
在物理學科的高中教學中,教師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通過長期有效的課堂實踐探索鍛煉出來,不是在短時間內就能看到有效成果,教師應該擺正心態(tài),不斷在物理課上實踐教學中進行總結和分析。結合學生學習實踐中的具體情況,不斷調整和完善現(xiàn)有的教育方式,尋求更適合學生學習的方法。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充分體現(xiàn)自主性,將有效的影響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尹文龍.高中物理教學中實施自主學習的探索[J].南北橋,2017(5):134.
[2]邊興元.探索高中物理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自主學習[J].小品文選刊:下,2016(9):92.
作者簡介:宋晗笑,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北海市,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北海市北京師范大學北海附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