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奇龍,張 明,銀 喆,蔡丹昭
(廣西醫(yī)科大學基礎醫(yī)學院,廣西 南寧 530021)
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Turcz.)Hand.-Mazz.為衛(wèi)矛科常綠藤本灌木,又名衛(wèi)生草、巖青藤、萬年青、巖青杠等,在治療跌打損傷、腰肌勞損、關節(jié)酸痛和咯血等方面有較好功效?!侗静菔斑z》記載:“扶芳藤,無毒,味苦,小溫,主一切氣,一切血,一切冷,去百病……久服延年[1]。”近年來,有關扶芳藤的研究日漸增多并取得了一定進展,本文對扶芳藤的物種資源、化學成分、質量控制、成分提取、藥用價值綜述如下,為其鑒定、臨床應用及產(chǎn)品開發(fā)提供依據(jù)。
扶芳藤為常綠藤本灌木,匍匐或攀緣,高約1.5 m。枝上一般生長細根且具突起。葉對生,橢圓狀卵形、廣橢圓形或長橢圓狀倒卵形,長2.5~8 cm,寬1.5~4 cm,短銳尖或先端尖,基部為闊楔形,邊緣呈細鋸齒,質厚或稍帶革質,上、下面葉脈均突起;葉柄稍短。聚傘花序腋生;4瓣花瓣,4枚萼片;花瓣為綠白色,呈近圓形,直徑約2 mm;4個雄蕊,著生于花盤邊緣;子房上位,與花盤連生;蒴果球形,種子有橘紅色假種皮;花期6~7月,果期9~10月[2]。扶芳藤具有耐寒、耐干旱、耐陰和耐貧瘠等特點,我國是扶芳藤的原產(chǎn)地,主要分布于華北、華東、中南、西南各地,多生長于500~2 000 m海拔的山谷、河旁,易繞樹,多爬生于石崖[3-7]。在亞洲多分布于中國、韓國、緬甸、日本和東喜馬拉雅山脈一帶[8-10]。
扶芳藤具有許多變異類型,常見的變異類型有花葉扶芳藤、紫葉扶芳藤、金葉扶芳藤、小葉扶芳藤、攀援型扶芳藤、速鋪型扶芳藤等[5,11]。潘青華等[12]根據(jù)扶芳藤的花序、葉序、葉形、種子形、葉色、攀緣特性等生態(tài)特征將其種質資源分成19個類型。葉勇等[13]通過HPLC指紋圖譜分析差異來源的扶芳藤藥材,發(fā)現(xiàn)來源不同的扶芳藤具有明顯差異。潘青華等[14]通過RAPD標記技術對扶芳藤、大葉黃楊和膠東衛(wèi)矛進行分析,初步建立可鑒別扶芳藤與衛(wèi)矛屬中大葉黃楊、膠東衛(wèi)矛的RAPD圖譜。孫羽等[2]通過植物、性狀、顯微和薄層色譜圖能準確鑒定扶芳藤。
扶芳藤主要含有萜類及其衍生物、黃酮、甾體類、木質素類、有機酸類、酚類等化合物。(1)萜類及其衍生物:2α,3α-二羥基-羽扇豆-20(29)-烯-28-羧酸、1α,2α,6β,9α,15-五乙酰基-8α-苯甲?;?二氫沉香呋喃、異喬木萜醇、木栓醇、表木栓醇[15-16];李鵬等[17]從扶芳藤中分離得到綠舒筋酮(mupinensione)、齊墩果-12-烯-3,29-二醇、美登木酸(polpunonic acid)及木栓酮四種三萜化合物;瞿發(fā)林等[18]從扶芳藤中分離得到鐵冬青酸(rotundic acid)、南五味子酸(kadsuric acid)、3-O-咖啡酰基白樺酯醇、3-O-咖啡?;鹕榷勾嫉人姆N三萜化合物。(2)黃酮類:d-兒茶素、去氫雙兒茶素A、表兒茶素、沒食子兒茶素、3',4',5、7-四羥基二氫黃酮、7-O-α-L-吡喃鼠李糖基山柰酚[19]。(3)甾體類:谷甾醇β-D-吡喃葡萄糖苷(β-sitosterol 3-O-β-D-glucopyranoside)、stigmas-tane-3β,5β,6β-tri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20-21]。(4)木質素類:刺苞木脂素A(flagelignanins A、(7S,8S-R-bi-ar)-12-angeloyloxy-6,7,8,9-etrahydro-1,2,3,13,14-pen-tamethoxy-7、8-dimethyl-7-dibenzo[a,c]cyclooctenol)、丁 香 脂素[22-23]。(5)有機酸類:沒食子酸、原兒茶酸、丁香酸、二十六酸、草酰乙酸[23-24]。(6)酚類化合物:l,4-二羥基-2-甲氧基苯、3,4-二羥基苯甲酸[18]。(7)其他:三十二烷醇、正三十三烷、衛(wèi)矛醇、前番茄紅素、胡蘿卜苷、多糖、syringin、acetamide[21-22,25]。
扶芳藤具有多品種、多變異類型、種名混亂和與其他衛(wèi)矛植物在形態(tài)上較難區(qū)分等特點,為充分利用扶芳藤豐富資源,正確鑒定扶芳藤,探索有效的質量控制技術非常重要。葉勇等[13]應用高效液相色譜法,通過選用色譜柱shim-pack CLC-ODS(6.0 mm×15 cm),以乙腈和0.05%磷酸梯度洗脫,流速1.0 ml/min,柱溫為25℃,檢測波長為203 nm,通過HPLC指紋圖譜分析不同來源的扶芳藤藥材,表明不同來源的扶芳藤藥材具有明顯差異。閆利華等[26]采用薄層色譜法,分別以對照藥材和衛(wèi)矛醇為對照,對該藥材進行定性鑒別,此方法操作簡單、重現(xiàn)性好,能鑒別扶芳藤的真?zhèn)?。覃杰萍等?7]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采用色譜柱Lichrospher5-NH2(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水(90∶10)為流動相;流速1.0 ml/min;柱溫28℃;采用PL-ELS2100型的蒸發(fā)光散射檢測器(霧化室溫度為50℃,漂移管溫度為65℃,氣體流量為0.9 L/min)檢測扶芳藤衛(wèi)矛醇含量,此法操作快速、簡便,結果重復性好、準確牢靠。黃酮類是扶芳藤的主要成分,閆利華等[26]在基于組成分析和成分分布上,以山柰素和苷元槲皮素為指標,運用系統(tǒng)的方法學,建立扶芳藤總黃酮醇苷的含量測定方法及質量標準。關于扶芳藤主要成分衛(wèi)矛醇和黃酮類作為其質量控制技術的研究報道較多,而酚酸類鮮有報道,因此趙立春等[28]采用HPLC測定扶芳藤中原兒茶酸的含量,采用色譜柱Ulitimate XB-C18(2)(4.6 mm×250 mm,5 μm),以甲醇-0.6%冰醋酸水溶液(27∶73)為流動相,柱溫為室溫,流速為0.7 ml/min,進樣量為10 μl,檢測波長為260 nm,該法操作簡便、結果準確可靠。
扶芳藤成分復雜、種類多,根據(jù)其成分提取工藝研究進展表明,扶芳藤成分提取工藝較缺乏,其成分僅衛(wèi)矛醇、黃酮、三萜化合物和多糖的提取工藝有相關報道。唐人九等[29]將扶芳藤藥材加水煎煮,將水煎液濃縮至糖漿狀,加入充分洗凈的粗河沙,攪拌至松散的團粒,烘干,加入95%工業(yè)乙醇充分回流,將乙醇提取液放至室溫冷卻,抽取上清液減壓回收乙醇,將濃縮液過夜放置,濃縮液抽濾,得衛(wèi)矛醇粗晶。邵菁菁等[30]將扶芳藤葉片充分洗凈,烘干至恒重,將其粉碎,稱取2.5 g干粉,加入125 ml石油醚,溫度90℃,回流浸提脫脂2 h,再加入125 ml的75%乙醇,回流浸提5 h,通過旋轉蒸發(fā)儀,溫度45℃,減壓濃縮至濃稠果凍狀,加蒸餾水混勻,煮沸過濾,即得扶芳藤總黃酮化合物提取液。李鵬等[17]稱取扶芳藤莖粗粉,粉碎,以95%乙醇回流浸提3次,合并提取液減壓濃縮,得乙醇浸膏,加水混勻浸膏并用石油醚萃取,將石油醚萃取部分多次經(jīng)硅膠柱層析,以石油醚→乙酸乙酯(10∶1→2∶1)充分洗脫,分離得到4種無色針晶的三萜化合物。賴紅芳等[31]以單因素試驗為基礎,通過正交試驗考察微波法提取扶芳藤藥材多糖中固液比、提取次數(shù)、微波強度、提取時間4個因素對提取率的影響,并選出最佳提取工藝,即固液比為1∶50、提取次數(shù)為4次、微波強度為30 W、提取時間為14 min,基于最優(yōu)提取工藝不僅提高提取速率、減少能量消耗,還提升多糖提取率。賴紅芳等[32]應用微波技術輔助提取扶芳藤藥材中多酚,證明微波技術可提高多酚提取率、加快反應速度。
5.1 抗衰老作用 常軍英[33]通過建立大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的體外培養(yǎng)體系,研究復方扶芳藤合劑(扶芳藤、黃芪和紅參)含藥血清對BMSCs增殖過程中WNT信號通路的調控作用,發(fā)現(xiàn)復方扶芳藤合劑含藥血清可促進 BMSCs增殖,并能上調 c-myc、Wnt3a、β-catenin的蛋白及mRNA的表達,從而激活WNT信號通路,表明復方扶芳藤合劑可能具有抗衰老功效。黃宏妙[34]建立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模型,研究復方扶芳藤合劑(扶芳藤、黃芪和紅參)對模型行為學、器官及生化指標的的影響,發(fā)現(xiàn)衰老小鼠的記憶和學習能力提高,脾臟、腦及胸腺指數(shù)增大,肝組織和血清中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總抗氧化能力(TAO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不同程度提高,而血清過氧化脂質(LPO)和丙二醛(MDA)水平降低,表明復方扶芳藤合劑具抗衰老功效。
5.2 抗氧化作用 郭占京等[35]建立D-半乳糖衰老小鼠模型,研究復方扶芳藤合劑(扶芳藤、黃芪和紅參)對模型生化指標的影響,發(fā)現(xiàn)其可提高模型心、腦、腎組織中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而降低丙二醛(MDA)水平,且發(fā)現(xiàn)小鼠腦組織的總抗氧化能力(T-AOC)增強,表明復方扶芳藤具有抗氧化能力。李成林等[36]研究扶芳藤藥材對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自由基的影響變化,發(fā)現(xiàn)扶芳藤可消除氧自由基,防止脂質體發(fā)生過氧化,表明扶芳藤具有抗氧化能力。
5.3 凝血作用 伍小燕等[37]研究扶芳藤水煎液對動物凝血系統(tǒng)的影響,發(fā)現(xiàn)扶芳藤水煎液可縮短小鼠凝血時間和出血時間,表明扶芳藤具有凝血作用。蔣力群等[38]研究扶芳藤醇提取液對小鼠纖維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凝血酶原時間(PT)、凝血酶時間(TT)的影響,發(fā)現(xiàn)其可明顯提高纖維蛋白原含量,縮短凝血酶原時間、凝血酶時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表明扶芳藤具有明顯的凝血作用。
5.4 腦組織的保護作用 肖健等[39]采用Longa法建立大鼠急性腦缺血再灌注模型,以酶聯(lián)免疫標記法測定,發(fā)現(xiàn)扶芳藤提取物可降低大鼠腦組織中腫瘤壞死因子(TNF-α)和白細胞介素(IL-1β)的表達,表明扶芳藤對大鼠急性腦缺血再灌注損傷起保護作用。肖健等[40]建立大鼠大腦中動脈缺血再灌注模型,以免疫組化法檢測,發(fā)現(xiàn)扶芳藤銀杏葉合劑(扶芳藤、銀杏葉)可降低急性腦缺血再灌注后TNF-α的表達水平,表明扶芳藤銀杏葉合劑可能通過該機制對急性腦缺血后腦細胞起保護作用。
5.5 細胞保護作用 朱智德等[41]建立Na2S2O4誘導ECV-304細胞缺氧損傷模型,發(fā)現(xiàn)扶芳藤正丁醇(濃度50μg/ml、100μg/ml、200μg/ml)、乙醇(濃度50μg/ml)提取物可顯著提高缺氧損傷ECV-304細胞存活率,顯示扶芳藤提取物可減輕Na2S2O4誘導的血管內皮細胞缺氧的損傷作用。李成林等[42]研究發(fā)現(xiàn)扶芳藤可提高人心內膜微血管內皮細胞中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2(VEGFR-2)含量水平,而缺氧/復氧(H/R)后人心內膜微血管內皮細胞的VEGF、VEGFR-2含量水平相對下調,表明扶芳藤對缺氧狀態(tài)下人心內膜微血管內皮細胞具有保護作用。
5.6 增強免疫功能 肖艷芬等[43]研究扶芳藤乙醇提取物對免疫抑制小鼠的臟器質量/體質量的比值、血清溶血素、淋巴細胞轉化率和巨噬細胞吞噬率等4項指標的影響,發(fā)現(xiàn)通過腹腔注射中、高劑量的扶芳藤提取物后,小鼠以上4項指標均明顯提高,表明扶芳藤乙醇提取物可增強小鼠免疫功能。田元春等[44]采用環(huán)磷酰胺復制免疫抑制模型,發(fā)現(xiàn)復方扶芳藤合劑(扶芳藤、黃芪和紅參)可提高小鼠的脾臟指數(shù)、胸腺指數(shù)、淋巴細胞轉化率和血清溶血素含量,且小鼠單核巨噬細胞吞噬功能增強,充分論證了復方扶芳藤合劑對細胞免疫、體液免疫及非特異性免疫均具有免疫增強的作用。
5.7 改善心力衰竭 王紅等[45]研究復方扶芳藤合劑(扶芳藤、黃芪和人參)對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神經(jīng)內分泌因子的影響,發(fā)現(xiàn)復方扶芳藤合劑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降低B型腦鈉素(BNP)、血管緊張素Ⅱ、白細胞介素-6(IL-6)、超敏C-反應蛋白(hs-CRP)、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表明復方扶芳藤合劑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并可調節(jié)患者的神經(jīng)內分泌功能。程勝軍等[46]研究復方扶芳藤合劑(扶芳藤、黃芪和人參)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心功能的影響,結果表明在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基礎上聯(lián)合應用復方扶芳藤合劑可以進一步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心功能。
5.8 抗HIV的療效 禤傳鳳等[47]研究復方扶芳藤合劑(扶芳藤、黃芪和紅參)配合高效聯(lián)合抗反轉錄病毒治療(HAART)氣虛血瘀癥HIV/AIDS患者的療效,發(fā)現(xiàn)經(jīng)復方扶芳藤合劑聯(lián)合HAART治療后,患者盜汗、乏力、納呆具有明顯改善,且患者CD4+T淋巴細胞計數(shù)提高,表明復方扶芳藤合劑聯(lián)合HAART治療HIV/AIDS具有一定的療效。
5.9 其他 周智等[48]研究扶芳藤一般藥理和急性毒性作用,通過十二指腸給藥方式發(fā)現(xiàn)扶芳藤對麻醉貓心血管系統(tǒng)及呼吸系統(tǒng)無明顯影響;通過灌胃給藥方式發(fā)現(xiàn)扶芳藤對小鼠的自主活動和一般行為也無明顯影響,表明扶芳藤藥物毒性較低。張穎等[49]研究發(fā)現(xiàn)復方扶芳藤合劑(扶芳藤、黃芪和紅參)含藥血清可上調大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BMSCs)Notch信號通路上的蛋白表達和關鍵基因。謝金鮮等[50]研究發(fā)現(xiàn)復方扶芳藤合劑(扶芳藤、黃芪和紅參)具有減慢心率、降低血壓的功能。陳玉芳等[51]從苦皮藤(扶芳藤)中分離得到一系列β-二氫沉香呋喃多元醇酯類化合物,該化合物對害蟲具有拒食、麻醉及毒殺的作用,表明苦皮藤具有殺蟲作用。朱紅梅等[52]發(fā)現(xiàn)扶芳藤可明顯提高小鼠痛閾,具有一定的鎮(zhèn)痛作用;農毅清等[53]發(fā)現(xiàn)爬行衛(wèi)矛(扶芳藤)具有明顯的抗炎和鎮(zhèn)痛作用。
壯瑤藥扶芳藤具有資源豐富、毒性低等優(yōu)點,在抗衰老、抗氧化、凝血、細胞保護、增強免疫功能、改善心力衰竭、抗HIV等方面表現(xiàn)出良好的藥理作用,具有良好的開發(fā)前景,有望進一步開發(fā)為新的藥品或保健品。然而,目前扶芳藤的活性成分和作用機制研究尚不夠深入,成分提取僅停留在衛(wèi)矛醇、黃酮、三萜類、多糖等成分上,有效成分的純化工藝也不夠完善,隨著研究的深入,建議進一步明確扶芳藤的活性成分,加強有效成分提取和純化工藝的研究,完善質量控制標準,為研發(fā)扶芳藤新型制劑提供更豐富的科學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