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曇
【摘 要】本文論述基于微課的廣告設計專業(yè)教學創(chuàng)新策略,認為微課教學模式和廣告設計專業(yè)教學具有契合性,提出應用微課形式創(chuàng)新廣告設計專業(yè)教學模式的方法,包括課前教學、課堂教學和課后教學,以達到提升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目的。
【關鍵詞】微課? 廣告設計專業(yè)? 教學模式? 創(chuàng)新策略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11C-0081-02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師會在同一節(jié)課中精講大量的專業(yè)知識,要求學生在短時間內對這些知識進行消化和吸收。但是從取得的教學效果上來看,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較低,學生很難對相關內容進行及時掌握。微課教學模式由于其特殊性,在應用過程中能夠對廣告設計中的各類知識進行精講,雖然在教學內容推進上無法占據(jù)優(yōu)勢,但是能夠大幅提升教學質量。
一、微課的概念和特點
微課是應用視頻資料對相關知識點進行講解,學生在觀看這些視頻的過程中,能夠對視頻中涵蓋的知識點進行全面了解,達到提升教學質量的目的,微課教學模式的特點如下:
一是知識點講解的高效性。在廣告設計專業(yè)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學生能夠全面掌握各類設計相關知識,并在具體的設計過程中對這些知識點進行應用,所以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各類知識點進行高效講解。在微課教學模式的應用中,每個知識點都會以視頻的方式進行講解,通過讓學生深入了解各類知識點的方式,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
二是知識點講解的全面性。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師的單節(jié)課授課內容很多,導致教師容易遺漏一部分知識點。而在微課教學模式的應用中,一方面教師會通過對整個知識體系的梳理和完善,對知識體系進行分解,提升知識點的覆蓋面,另一方面對于一些不要求學生深度掌握的知識點,也可應用短視頻的方式讓學生對這些知識點有大體印象。
三是講解過程的低速性。微課教學模式由于其特點,在具體應用中很難取得極其迅速的授課速度,從授課進度上來看,這種方式的授課速度較低,但是最終取得的教學質量更高。
二、微課與廣告設計專業(yè)教學的契合性
(一)教學內容上的廣泛性。廣告設計專業(yè)對學生的文字把握能力、審美能力、設計能力等提出了很高要求,在教學中教師需要對這些內容進行全面講授,讓學生能夠應用這些基礎技能開展正式的設計工作。這些內容雖然要求學生能夠進行綜合運用,但是在基礎階段,需要學生能夠對這些內容進行獨立和全面掌握,這要求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能夠對學生的這些能力進行培養(yǎng)。引入微課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這些內容,學生在觀看教學視頻的過程中,不但能夠通過視頻中的實例建成具體的設計體系,并且在學生完成大量視頻觀看后,能夠廣泛了解這些能力的建設方式。所以在教學內容的廣泛性方面,微課教學模式和這一性質有很高的契合性。
(二)教學內容上的全面性。廣告設計專業(y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廣告設計的相關知識進行講解和介紹,由于當前的廣告設計向多元化、高文化融合性、人文性等方向發(fā)展,所以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還需要對這些內容進行講解與介紹,提高學生設計廣告的質量。在傳統(tǒng)的教學體系中,教師很難在同一節(jié)課中對這些內容進行全面講解和介紹,導致學生只能夠熟練掌握廣告設計中的相關理論,最終設計的作品對文化、人文等方面的融合程度不足。在微課教學模式的應用中,教師不但可以向學生發(fā)布各類知識點的視頻,也能夠向學生發(fā)放文化講解、人文因素分析等內容的視頻,學生通過對這種教學資料的觀看和總結,對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進行完善和建設。從教學模式上來看,微課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上的全面性能夠全面契合。
(三)培養(yǎng)過程中的高質量性。在當前的廣告設計專業(yè)的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師能夠全面提升對學生的培養(yǎng)質量,通過提升學生各個方面的素養(yǎng),提升學生設計作品的質量。在傳統(tǒng)的授課過程中,教師出于課時、授課內容等多個方面的考慮,單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很多,并且對學生缺乏有效監(jiān)管,很難滿足當前對培養(yǎng)過程提出的高質量要求。在應用微課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教師發(fā)放的教學視頻能夠包含各類知識點,并且學生可以對這些視頻進行多次播放,學生能夠加深對獨立知識點的了解程度,提高教學質量。另外在這種教學方法的應用中,對教學地點和教學時間的要求較低,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通過觀看視頻進行學習,進一步提升了培養(yǎng)質量。
三、微課在廣告設計專業(yè)教學模式中的應用
(一)課前教學。課前教學是學生對基礎知識進行了解和掌握的過程,可以說學生要能夠全面提升學習質量和效果,需要重視課前教學階段,對相關知識點進行全面了解,該過程中的教學措施如下:
1.制定教學目的。在正式的教學活動開始前,教師需要對教學目的進行制定和分配,在確定了教學目的的基礎上,對教學資料進行選擇,并開展后續(xù)的教學過程。在教學目的的制定中,應用目標導向法對整個知識體系和知識結構進行剖析,目標分配的流程為:整體性目標—— 階段性目標—— 課堂目標。整體性目標為讓學生掌握廣告設計的各類基礎知識,同時在設計中能夠融入文化素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的各項內容。階段性目標可以以月、學期為單位進行制定,為對整體性目標的分解內容。課堂目標為對階段性目標的進一步分解。
例如,對于平面設計課程來說,整體性目標為讓學生學會平面設計中的線條、文字、圖形的搭配方式,同時讓學生能夠融入傳統(tǒng)文化和人文因素。在此基礎上確定的階段性目標為:第一階段讓學生了解和掌握平面設計中的基礎知識,包括圖案搭配要素、字體選擇方法等,第二階段為對學生文化意識進行培養(yǎng),同時也要對第一階段的知識進行進一步鞏固,這兩個階段構成了整個學期的授課內容,兩個部分的課時比重為3∶2。第一階段的課堂目標是讓學生了解平面設計的整體性要求,后續(xù)教學中進行知識精講;第二階段課堂目標是思想、文化與平面設計的融合方法,當確定了這些目標后,教師再合理選擇教學資料。
2.發(fā)放教學資料。在當前的高校教學中,一些學校已經(jīng)建成了WOOC和SPOC平臺,這兩類學習平臺原理上較為相似,對于有這種平臺的高校,教師可以在平臺上進行知識講解,該過程中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相關知識。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微信平臺建成討論組,教師在討論組中發(fā)放教學視頻,讓學生對這些資料進行觀看,達到教學視頻的發(fā)放效果。從實際教學過程來看,當學生能夠自主觀看教學資料并且自發(fā)參與到討論過程中時,學生對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和學習質量會大幅提升,達到提升知識掌握程度的目的。所以教師在完成發(fā)放教學視頻資料后,還需要讓學生參與到討論過程中,以達到提升學生學習質量的目的。
3.檢測學習效果。在教師完成資料發(fā)放后,還需要了解學生對發(fā)放資料的了解和探究質量,為了達到這一要求,教師需要開展學習效果檢測工作,檢測可以通過兩種方式開展。一種為教師發(fā)放針對視頻知識點的評測題目,學生在線完成這些題目,在解答完成后將題目提交給教師,教師對學生的答題效果進行分析和記錄,以了解學生對視頻內容的平均掌握情況。另一種方式為觀察學生對視頻內容的討論情況,當學生能夠積極參與討論時,說明學生不但對相關知識點有較高的興趣,也說明對教學資料進行了全面深度分析。這兩種檢測方式可以同時應用,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科學的綜合評價。
(二)課堂教學。在微課教學方式的應用中,可以發(fā)現(xiàn)與很多科學、新穎的教學方法有很好的適配性,由于這種模式在應用過程中能夠讓學生在課前了解課程的基礎知識,所以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有很高的適配性,可以從整體上對授課體系進行優(yōu)化。但是無論對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還是微課教學模式本身,課堂教學都是整個授課過程的重點。在具體的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小組討論、問題分析以及答疑等方式,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印象,提升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掌握質量。
例如,對于廣告設計中的視覺設計課程來說,針對視覺設計中的立體圖形設計,教師的單次課程教學內容為光影表達,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讓學生以小組討論的模式探討如何通過光影塑造提高固定圖案的立體感和層次感,討論時間為20分鐘,在討論完成后,讓各個小組派代表提出小組的討論方案。教師在了解了所有小組的設計思想和設計方案后,指出各個小組討論結果的優(yōu)點和缺點,在后續(xù)的授課中,教師介紹圖形立體感和空間感的塑造方案,該過程結合學生的討論對象進行講解,達到對學生的深度教學目的。
(三)課后教學。對于課后教學來說,事實上該過程會與課前教學過程進行深度銜接,所以從整體上來看,課后教學和課前教學可以進行合并。但是課后教學的一個教學重點和課前教學有很大區(qū)別,教師需要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印象,為了達成這一目的,教師可以應用微信公眾號等方式上傳相關教學內容,同時讓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討論。在完成資料上傳后的一至兩天內,教師在建成的討論組中向學生發(fā)放針對上次授課內容的測評題目,要求學生在解答完成后提交給教師,教師對學生的課后學習情況進行跟蹤。教師需要合理分配課后復習和課前預習的時間,學生的課后復習時間需要適當延長,達到提升復習質量的目的。
綜上所述,微課教學模式由于具備知識講解的全面性、高質量型和廣泛性,與當前的廣告設計專業(yè)教學過程有很高的適配性,能夠全面提升教學質量。在這種教學模式的應用過程中,需要在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階段進行全面設計,既讓學生能夠自我學習,也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形成對學生的監(jiān)督效果。
【參考文獻】
[1]葉偉妍.淺談廣告設計課程的微課教學[J].教育現(xiàn)代化,2018(8)
[2]徐芳斌.信息化教學手段在平面廣告設計課程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8(3)
[3]徐姍姍,徐瑤.微課教學在高職院校平面廣告設計課程中的運用與探究[J].職教論壇,2017(20)
[4]葛慧.淺談廣告設計課程的微課教學[J].科技展望,2016(24)
(責編 丁 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