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黎黎
【摘 要】高校的舞蹈教學,與專業(yè)舞蹈院校、專業(yè)文藝團體和業(yè)余舞蹈訓練是不同的,高校的舞蹈教學既要有一定的專業(yè)要求,又要有一定的培養(yǎng)素質的舞蹈訓練。大學學科的設置和人才的培養(yǎng)是為了滿足社會對各專業(yè)人才的需求。為了更好的適應現實社會的人才需求,就要求一個優(yōu)秀的舞蹈人才,不單單具有專業(yè)素養(yǎng),還要注重全面發(fā)展的綜合素質養(yǎng)成。
【關鍵詞】舞蹈教學;素質;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42 ? ?文獻標志碼:A? ? ? ? ? ? ?文章編號:11007-0125(2019)01-0190-01
作為審美教育的一種,舞蹈的多數受教育者,以后不一定要成為舞蹈專家,而是一種文化修養(yǎng)。雖然其中不乏有走上專業(yè)道路的人才,但對大多數人來說,是用于提高審美力,提高藝術鑒賞力,提高舞蹈欣賞水平。通過舞蹈教學,新一代的人能成為起碼的舞蹈欣賞者,成為鑒賞家和批評家。對于實現這個目標的,高校對舞蹈的教學非常的重視。
一、舞蹈教學計劃的制定
擺在舞蹈教學面前的首要任務,是舞蹈教學計劃的制定。制訂一份合理的計劃,是為了更好地、更方便的進行教學工作。現代社會在不斷地發(fā)展變化,其中舞蹈教學也會在不斷地創(chuàng)新和改變,所以高校的老師要有敏銳的觀察的能力,要具有廣闊的知識成面,不墨守成規(guī),要根據社會的發(fā)展和變化制定出屬于符合自身的計劃。在高校的舞蹈教學重要的教學計劃大多數都要由職稱高的人員親自來制定,這是因為它關系到舞蹈學生的知識結構,關系到學生能否適應未來事業(yè)的需要,不是個短期行為。這也反映了制定教學計劃的嚴肅性和科學性??陀^對它的要求是很高的,因此對教學計劃制定者的要求也很高。
二、實施舞蹈綜合素質培養(yǎng)應該考慮的問題
研究舞蹈專業(yè)綜合素質問題,除了要去探索各種能力形成過程的規(guī)律,更重要的是去探索各種能力之間相互作用、相互聯(lián)系而存在的內在關系。
(一)優(yōu)化訓練內容,加強教材建設。舞蹈內容繁多,包羅萬象。在訓練過程中,優(yōu)化訓練內容,找到各個舞種訓練的切入點,提取不同舞種的精華,組織教材,是提高訓練質量、縮短訓練過程的關鍵所在。
(二)科學地制定訓練計劃,有目的、有步驟地組織訓練。訓練內容已經確定,還要科學地制定訓練計劃,有目的、有步驟且系統(tǒng)地組織訓練,才能夠加快練習者能力的形成。練習者各種能力的形成是隨著其不斷地、系統(tǒng)地掌握知識,并在相應的實踐過程中逐漸實現的。
三、培養(yǎng)高校大學生綜合素質
(一)重視是課堂教學。學好基礎理論,培養(yǎng)審美情趣?,F在的大學生,從小學到初中、高中,只是一門心思地考大學,可以說基本上沒有接觸舞蹈方面的知識,尤其是來自山區(qū)、農村的學生,接觸舞蹈的機會就更少。還有一部分青年學生,大都缺乏舞蹈模仿的天性,又由于客觀因素、條件的限制、缺乏舞蹈方面的基本知識。對于如何學習舞蹈、欣賞舞蹈,更是一無所知。所以,學好必要的基礎理論,審美情趣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定期組織演出活動。舞臺演出是檢驗舞蹈教學和平時訓練效果的最佳途徑,也是給學生提供實踐的最好機會。通過演出活動,既提高了大學生自身舞蹈的技能,積累了舞臺經驗,也增強了參與意識和團隊精神,更重要的是給廣大學生提供了觀賞、了解舞蹈藝術的機會,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提高了學生的欣賞能力和實現對美的追求。
四、舞蹈教學要注意的問題
(一)重視培養(yǎng)舞蹈學者音樂感受力的培養(yǎng)。教師應該讓舞蹈學者多聽音樂,舞蹈學者聽了每種不同性質的音樂后,就會產生了與音樂節(jié)奏、音樂內容相呼應的感情(感受音樂、理解音樂),然后通過身體的動作來表達他們對音樂的感受。但是在以前有的高校在進行舞蹈教學時,對聽音樂不重視,他們只是傳授舞蹈的知識和基本的技能,以訓練節(jié)奏、有姿態(tài)動作為目的。教師只要求舞蹈學者按照規(guī)定的動作去做,所以,舞蹈學者的注意力就注重于動作,按照教師的要求去進行動作,而容易忽視對音樂感受的,這是不利于培養(yǎng)舞蹈學者的音樂感受力。音樂感受力在舞蹈的每種形式中都可以進行的培養(yǎng)。因此進行舞蹈教學時,在教一些基本技能的同時,必須重視對音樂感受力的培養(yǎng)。
(二)培養(yǎng)舞蹈學者的興趣。培養(yǎng)舞蹈學者對音樂舞蹈的興趣,在高校音樂教學中占有很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僅能促進舞蹈學者積極地參加每項音樂活動,能使舞蹈學者認真地、自覺地學習音樂舞蹈,從而更好地接受教育,同時也豐富了舞蹈學者的生活,擴大眼界,使他們經常保持愉快、歡樂的情緒。
五、結語
舞蹈,作為一門古老的藝術形式,它的形成與流傳同國家、民族文化的積累和人們生活習慣的養(yǎng)成一定是必不可分的,中國的傳統(tǒng)舞蹈在我國舞蹈的發(fā)展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它的演變和流傳是我國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前進的催化劑和見證者,鑒于此,高校加強我國舞蹈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是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鄧朝.高校體育舞蹈教學問題與對策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7.
[2]楊勐進.戲劇之家.高校體育舞蹈教學現狀透析[J].2017.
[3]龍朝暉.當代教育論壇(管理研究)淺談新時期高校舞蹈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2011.
[4]鄭好.淺析河南省高校舞蹈專業(yè)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J].大眾文藝,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