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月菊 魏婭 孫小康
摘 要:受環(huán)境因素以及家庭因素的影響,當代小學生無論是在思維能力上還是在身體素質上都會具有較為明顯的個體差異。因此,在開展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需要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分析,結合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及學習興趣開展多層次教學,以促進學生的綜合化發(fā)展。因此,本文將對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運用多層次教學模式開展教學進行分析。
關鍵詞:多層次教學;小學體育;教學應用;個體差異;全面發(fā)展
在新課改和陽光體育的背景下,新一輪的課堂教學模式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主要突出“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在實際的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中心,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和個性,制定合理的教學內(nèi)容和目標,讓每一位同學通過不懈努力能夠完成教師布置的教學任務。在當代的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多層次教學法已經(jīng)成為教師們主要的教學模式之一。在該種教學模式中,教師會對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及興趣愛好進行分析,并結合分析所得的信息對學生進行分層,實施不同難度以及不同范圍的體育教學。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不僅能夠提升自身的身體素質以及體育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夠促進自身心理素質的發(fā)展。
一、 多層次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運用的必要性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想方設法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促進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班級授課仍然是小學體育教學的主要授課方式,在一個班級內(nèi),小學生的體育學習能力必然會有所不同。單一的小學體育教學目標不能讓每個學生都可以在階段性的體育學習中感受到體育學習的樂趣以及成就感。傳統(tǒng)的教學目標無法使學生的體育學習心理需求得到滿足。因此,在當代小學體育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對教學目標進行合理分層,利用多元化的教學目標促進學生體育學習成功體驗的生成。對于那些體育學習能力不足的學生來講,教師要降低對其的體育教學要求,使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將目標實現(xiàn)上升到更高的層次。對于那些學習能力較好的學生,教師則可以要求他們在完成基礎的目標之后進行自主學習,充分發(fā)揮自己在體育學習中的優(yōu)勢。在小學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運用多層次教學法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將自身的身體優(yōu)勢進行完美的發(fā)揮。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必須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結合學生不同的特點設計教學目標以及教學計劃,在保證學生身體健康的同時,提升學生的身心素養(yǎng),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二、 對學生進行分層是開展多層次體育教學的前提
在開展多層次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將學生視為教學的核心。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有意識到學生個體差異之間的重要性,才能夠保證多層次教學的整體質量。同時,在引導學生進行分層之前,教師首先需要對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及心理素質進行調(diào)查,并以此為依據(jù)進行分層。在對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行調(diào)查時,教師可以采取運動的方式;在對學生的心理素質進行調(diào)查時,教師可以運用問卷的形式。最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體育教學層次,并告知其一定要考慮自身的能力,以保證自身的身體健康。
比如,在測定學生身體素質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進行跑圈比賽,根據(jù)學生的用時長短對其進行分層,然后以此為依據(jù)開展后續(xù)教學,以保證學生身體素質的穩(wěn)定發(fā)展。
三、 對課程進行分層是開展多層次體育教學的核心
當教師完成學生分層工作之后,接下來需要開展的工作就是對學生的體育學習內(nèi)容進行分層。
比如,當教師在指導學生練習“立定跳遠”這項體育活動時,便可以按照以下方式開展多層次教學。首先,教師可以按照學生的身體素質對學生進行分層。比如,教師可以將身體素質較強的學生歸為一組,代號為A;將身體素質一般的學生歸為一組,代號為B;將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歸為一組,代號為C。隨后,教師可以為不同的小組制定不同的教學層次。針對A組的學生,教師可以要求其在一堂課中掌握三級跳遠的全部技巧以及動作,并能夠達到一定的標準;針對B組的學生,教師可以要求其掌握三級跳遠的大體動作,并能夠順暢地完成該項活動;針對C組的學生,教師可以要求其了解立定跳遠的動作以及流程,能夠完整地完成動作即可。
四、 開展合理評價是開展多層次體育教學的動力
小學生正處于人生中的發(fā)展階段,此階段的學生具有較強的自尊心理以及自我意識,同時此階段的學生也極度渴望教師以及家長的認同。因此在實際的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指導學生學習一些體育知識以及簡單的體育活動,同時也需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開展相應的教學評價,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以及學習動力。但是,在開展教學評價的過程中,教師一定不能依靠單一的標準實施評價,這樣不僅會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造成影響,同時也會對學生的心理造成傷害。因此,在開展教學評價的過程中,教師需要保證教學評價的合理性。
比如,當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單腳跳接力”的體育活動時,便可以按照以下方式開展教學評價:首先,針對違反制度的學生,教師一定要予以正面的評價,指出其自身的錯誤;其次,針對不同身體素質的學生,教師也需要開展不同深度的教學評價,以促進學生的綜合化發(fā)展。
五、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運用多層次教學法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將自身的身體優(yōu)勢進行完美的發(fā)揮。在開展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需要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分析,結合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及學習興趣開展多層次教學,以促進學生的綜合化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郭巍,李麗.體育教學中如何有效實施“分層教學”[J].中國學校體育,2018(2).
[2]湯旭峰.論體育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J].現(xiàn)代教育科學(小學校長),2008(5).
[3]李海軍.高師小學體育教育專業(yè)視域下“雙師型”教師的培養(yǎng)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22).
[4]葉建蕊.小學體育分層教學策略應用探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8).
作者簡介:
劉月菊,魏婭,孫小康,甘肅省平?jīng)鍪校拭C省平?jīng)鍪懈蕼现行男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