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敬寶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人民醫(yī)院 眼科,云南 景洪 666100)
在眼科疾病中,視網膜靜脈阻塞繼發(fā)黃斑水腫時有發(fā)生。該病主要表現為患者不同程度視力下降。針對該病的治療,臨床上常從減輕黃斑水腫、防止缺血缺氧型新生血管性并發(fā)癥入手,給予患者激光光凝、放射狀視神經切開術、糖皮質激素等治療方式[1],這些方式治療效果有限且有較多的并發(fā)癥。經研究表明,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能促進該病的發(fā)展,而康柏西普對該因子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2-4]。今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視網膜靜脈阻塞繼發(fā)黃斑水腫患者50例,探討玻璃體內注射康柏西普聯合周邊視網膜選擇性光凝治療該病的臨床效果與安全性,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視網膜靜脈阻塞繼發(fā)黃斑水腫患者50例?;颊呔暳ο陆担墙佑|式眼壓<21mmHg,OCT提示黃斑區(qū)程度不一水腫,中心凹曲線消失,CMT皆>225μm。排除青光眼等眼病患者、曾接受激光光凝與玻璃體內注射治療患者、其他因素所致黃斑水腫患者、全身系統(tǒng)疾病患者。男30例,女20例,年齡為42至75歲,平均年齡為(58.6±5.2) 歲,病程為1~10月,平均病程為(4.1±0.5)月,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缺血與非缺血患者分別12例與18例)與分支靜脈阻塞(缺血與非缺血分別有7例與13例)分別有30例與20例。
二、方法 所有患者均給予非接觸式眼壓、最佳矯正視力、間接檢眼鏡、裂隙燈、OCT及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等檢查。給予術前準備,術前3d給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保證4次/d。術前給予復方托吡卡胺滴眼液進行散瞳,并給予3次愛爾卡因滴眼液表面麻醉。玻璃體內注射要保證在無菌層流手術室進行。用抽吸針頭抽取0.5mg標準為10mg/mL的康柏西普,再應用30G無菌針頭將濾過針頭替換,避開血管在角膜緣后3.5~4mm睫狀體平坦位置穿刺注射。完成注射后使用無菌濕棉簽對注射點進行3min的壓迫,并用抗生素眼膏進行包眼鏡。術后再給予1周的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首次注射后1周,對FFA結果顯示視網膜存在無灌注區(qū)的患者進行周邊選擇性視網膜光凝。用Novus Spectra高功率532激光機,將激光光斑直徑設置為200~500μm,范圍設置為無灌注區(qū)全覆蓋,保證曝光時間為0.1~0.15s,間隔一個光斑直徑,并將視網膜呈灰白色的Ⅲ級輕中度光斑作為標準。每次光凝的極限值為500點,若患者大面積無灌注區(qū),需要給予多次治療,保證每次間隔7d。首次注射后1月后進行復查,如果黃斑水腫無明顯改善或復發(fā)則給予重復注射,選取上次注射點以外的點給予相同藥物和劑量,若視網膜出現新的無灌注區(qū),則給予激光光凝補充。
三、統(tǒng)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特應用SPSS20.0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組間數據資料對比用t檢驗,計數資料對比用卡方檢驗,若P<0.05,即證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 果 與治療前相比,治療1月后的患眼最佳矯正視力(BCVA)顯著較高,黃斑中心凹視網膜厚度(CMT)顯著較低,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患者均為出現與藥物和玻璃體內注射有關的局部或全身型并發(fā)癥,有2例患者分別出現球結膜下出血、一過性眼壓升高,經過局部應用噻嗎洛爾眼液后,患者眼壓恢復到正常水平,結果見表1。
討 論 視網膜靜脈阻塞是臨床常見視網膜血管疾病。該病可引發(fā)黃斑水腫,對患者視力與生活質量產生嚴重影響。過去臨床常用黃斑光凝治療方式治療該病,它雖然能一定程度上減輕黃斑水腫,但卻對提高患者視力無明顯幫助,特別是基線視力較低或水腫嚴重患者[5]。經臨床研究表明,視網膜靜脈阻塞患者繼發(fā)黃斑水腫后,玻璃體腔中的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濃度也會增高,注射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藥物能夠抑制新生血管的生成,并對血管通透性進行有效調控[6]。康柏西普屬于人源化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重組融合蛋白,其結構和阿柏西普較為相同,能阻斷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與其內源性受體結合,親和力與作用時效較高。因為該藥物單次用量較小,所以需要重復注射來維持療效,但重復注射會增加并發(fā)癥的概率。本次研究中,治療1月后的患眼BCVA顯著較高,CMT顯著較低,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患者均未出現與藥物和玻璃體內注射有關的局部或全身型并發(fā)癥。雖然本次研究無明顯并發(fā)癥,但醫(yī)師仍需要加強對眼壓波動情況的監(jiān)測[7]。
表1 患者治療前后的BCVA與CMT對比
綜上所述,針對視網膜靜脈阻塞繼發(fā)黃斑水腫患者給予玻璃體內注射康柏西普聯合周邊視網膜選擇性光凝治療,不僅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最佳矯正視力與黃斑中心凹視網膜厚度,而且還無明顯不良反應,兼具有效性與安全性,臨床上應用很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