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姍姍
摘要:中學數學涉及到的知識點很多,尤其是有部分內容比較抽象,使有些學生有排斥學數學的傾向。新課改的實施到目前已有十年來的歷程,在實施新目標九年義務教育教材的過程中,廣大同仁進行了方方面面的自主探索。筆者結合自身多年來的教學經驗,就中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問題,談幾點個人看法。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方法;指導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3-0178-01
不同的教學方法會產生不同的教學效果。陳舊的教學方法是讓學生理解教材,掌握每一章節(jié)的知識點,這樣的教法極大地制約了今天素質教育的發(fā)展。在新課程標準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與學生共同構建輕松、愉快的教學平臺。教師通過引導、啟發(fā)學生能積極自主地學習,使整個教學階段所學到的知識得以鞏固和深化,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1.指導學生讀
目前初中新生學習數學存在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不善于讀數學書,他們往往是死記硬背。比如在學習平方根概念時,同學們都知道“一般地,如果一個數的平方等于a,那么這個數叫做a的平方根?!薄耙粋€正數有正、負兩個平方根,它們互為相反數;零的平方根是零;負數沒有平方根?!笨墒窃谧雠袛囝}時,4是16的平方根( );16的平方根是4()。這兩道判斷題前面一道總是做不對,后面一道倒是都能做全對。因為他們更熟悉“一個正數有兩個平方根,卻不能很好的理解平方根的概念,就因為沒好好讀懂平方根概念,這使初一新生自學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得不到很好的訓練。因此,重視讀法指導對提高初中新生的學習能力是至關重要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指導學生學會讀書的方法,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新學一個章節(jié)內容,先粗粗讀一遍,即瀏覽本章節(jié)所學內容的枝干,然后一邊讀一邊勾,粗略懂得教材的內容及其重點、難點所在,對不理解的地方打上記號。然后細細的讀,即根據每章節(jié)后的學習要求,仔細閱讀教材內容,理解數學概念、公式、法則、思想方法的實質及其因果關系,把握重點、突破難點。再次帶著研究者的態(tài)度去讀,即帶著發(fā)展的觀點研討知識的來龍去脈、結構關系、編排意圖,并歸納要點,把書讀“懂”,并形成知識網絡,完善認識結構,當學生掌握了這三種讀法,形成習慣之后,就能從本質上改變其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率了。
2.轉變教學方式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之上。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教師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币胩岣邤祵W課堂教學效果,必須轉變原有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用自己的激情去誘發(fā)孩子的激情,用自己的熱情感染孩子,使學生和你心心相印、協(xié)調一致,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立良好的教學情境,師生在和諧的氛圍中學習,才能提高學習效率。
3.基礎知識的鏈接
首先,要講清每個概念的來龍去脈,確保知識的融會貫通。比如教材中引出實數是為了更好地學習一元二次方程、根式、對數、函數等概念。正確理解無理數的、實數的概念,引出實數和數軸上的點是一一對應的。這樣,幾個概念之間不僅有內在聯(lián)系,更重要的是教師應把握講解的深度和寬度。其次,備課要認真?zhèn)浣滩?。每一?jié)課的內容要根據學生水平由淺到深,循循善誘讓學生參與到定理的證明和公式的推導過程中來。使學生即能掌握好基礎,又能無所畏懼地攻克學習的難關。最后,要引導學生學會復習。學生經過一個階段的學習后,需要復習一下,否則知識容易忘記。教師可以用新概念復習舊概念。如:學習“極限”的概念后,可給出圓周長、切線的定義;另外,可要求學生重視復習舊知識,來鞏固新知識。如講“反三角函數”時,不僅需要反函數、函數的概念,還用到定義域,值域等概念。所以在講授“反三角函數”時應給予學生復習,使達到好的教學效果。
4.重視學習方法在教學過程中的推動作用
通過方法指導,積極組織學生的思維活動,不斷提高學生的參與能力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師可以通過有目的的教學促使學生有意識地掌握推理方法、思維方式、學習技能和學習策略,從而提高學生參與活動的心理過程的效率來促進學習。教學過程是一個師生雙邊統(tǒng)一的活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與學的矛盾決定了教需有法,教必得法,學才有路,學才有效,否則學生只會效仿例題,只會一招一式,不能舉一反三。在教學中,教師不但要教知識,還要教學生如何“學”。教學中教師不能忽視,更不能代替學生的思維,而是要盡可能地使教學內容的設計貼近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通過設計適當的教學程序,引導學生從中悟出一定的方法。例如:學生學會一個內容后,教師就組織學生進行小結,讓學生相互交流,鼓勵并指導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偨Y出個人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反思,學生可以適當調整自己的學習行為,進而提高學生的參與能力。
總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不是知識的容器。教師傳授知識、技能,只有充分發(fā)揮學生積極性,引導學生自己動腦、動口、動手,才能變成學生自己的財富。教師要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要善于激發(fā)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要讓學生有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要讓學生有進行深入細致思考的機會、自我體驗的機會。教師要時時刻刻注意給學生提供參與的機會,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只有這樣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