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亮
摘要:與一般學科不同,生物學科更注重實驗教學。實驗教學是保障學生獲取生物理論知識的重要手段。伴隨著高中新課改的逐步深入,新課標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準確理解生物知識的生成與發(fā)展。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需要將實驗教學作為重要教學手段,在不斷探索的基礎上建立與時俱進的科學教育體系,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提升學生的生物學科素養(yǎng)。通過探究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有效開展實驗教學,以形成生物實驗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為促進高中學生均衡發(fā)展提供智力支撐。
關鍵詞: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策略探究
實驗教學是高中生物課程教學的重要教學手段。全國新一輪高中生物課程改革實施至今取得了一系列成效。新課改理念指出: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生物學科知識的發(fā)展和提升需建立在反復實驗的基礎上。所以,在高中生物課程中開展實驗教學對激發(fā)學生生物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交流合作能力至關重要。要使實驗教學高效開展,教師就應及時更新教育理念,潛心研究教學方法,準確定位教學角色,適時改進教學方式。
一、更新教育理念,鉆研課本理論
在開展實驗教學之前,教師要深入研究實驗教學內容,針對高中生學習能力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案。通過對實驗課重難點的分析,教師課前科學確定實驗教學方法和實驗流程,認真準備相關的實驗材料和課件,確保實驗教學的順利開展。同時結合教學實際情況,教師要做到在課前按實驗流程親自操作一遍,發(fā)現(xiàn)實驗教學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及時作出改進。教師可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對實驗進行適當改進,以提高實驗教學效益。例如在進行《觀察洋蔥根尖分生區(qū)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時,如果按完全按照教材開展實驗流程,在實際教學中往往無法達到滿意的實驗效果,所以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對實驗進行適當改進,使得實驗更具有操作性。教材規(guī)定的實驗材料為洋蔥根尖,但結合洋蔥的生長時期和生長環(huán)境等因素,需提前3至4天培養(yǎng),無法作為定時的實驗材料。經過多次實驗發(fā)現(xiàn),由于大蒜根尖分生區(qū)細胞分裂活躍,便于解離和染色,方便學生觀察。所以大蒜可以作為實驗的最佳材料之一。實驗教學的開展不僅可以從材料上進行改進,還可以從實驗步驟上進行改進,這樣可以使教學更貼近生活實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習效果。
二、激發(fā)學生熱情,提升學習效果
興趣可以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在高中階段受學習觀念片面化因素的影響,學生往往對自己喜歡的科目認真學習,對不喜歡的科目敷衍應付。這種學習現(xiàn)象是導致學生偏科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實際,由生活實際引入實驗教學,讓學生感受到實驗與生活息息相關,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進一步端正學習態(tài)度。教育學生認識學習的真諦是為了提升自身的科學文化素養(yǎng)。只有明確了學習的真諦,才能使學生認清自己才是教育的主體;其次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要完整,讓學生充分落實學習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最后教師要充分發(fā)揮教學的主導作用,積極成為課堂的組織者、指導者和監(jiān)督者,改進傳統(tǒng)授課模式,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指導學生適度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學生實驗興趣,提高教學質量。例如在學習《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循環(huán)》一課時,教師可以結合多媒體帶領學生觀賞BBC影視紀錄片《我們的地球》,通過直觀視覺效應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如在學習《酶的研究及應用》一課時,通過帶領學生制作泡菜這種生活實驗,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還可以使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結合生活實際,不斷豐富知識閱歷,從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三、變固定為開放,激發(fā)學生思維活力
教師在開展實驗教學時,要以生物教材為依據,注重生物實驗的實效性,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活力。在課堂上,教師要引導學生及時掌握相關理論知識,自行設計實驗,鼓勵學生開展小組合作探究,教師巡回檢查指導以確保安全。日常教學中可以設計這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在實驗教學開始前,教師向學生闡明實驗原理、實驗要求和實驗目的。在實驗過程中,教師要分組指導,糾正錯誤,確保安全。教師引導學生在相互交流的基礎上自主開展實驗,著重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能力。在實驗完成后,教師及時引導學生對實驗過程進行分析,保證學生在實踐基礎上深刻理解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實驗課后對優(yōu)秀實驗小組及時進行點評肯定,分享學生成功的喜悅,真切感受實驗教學的獲得感。
綜上所述,實驗教學作為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教學手段,實驗教學的有效開展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有極大的促進作用。教師通過課前的認真準備,課上對學生悉心指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升學生的生物學科素養(yǎng)。通過引導學生間的合作探究,以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教師在實驗教學中鼓勵學生進行質疑、探索和創(chuàng)新,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這對學生今后的成長與發(fā)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董龍剛.生物教學過程中開展探究性實驗教學的嘗試與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5(15).
[2]呂曉麗.人教版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改進策略探析[J].新課程(下),2015(4).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