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進
摘要:語言學習與思維發(fā)展是相輔相成的過程。思維品質作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要素之一,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結合教學實例,探討了如何從邏輯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創(chuàng)新性思維三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
關鍵詞:思維品質;邏輯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創(chuàng)新性思維
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通過英語學習使學生形成初步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促進心智發(fā)展,提高綜合人文素養(yǎng)。所以,英語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語言知識,發(fā)展語言技能,還要進一步促進他們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新課程標準把思維品質確立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四個要素之一,提出思維品質是指思維在邏輯性、批判性、創(chuàng)新性等方面所表現出來的能力和水平。因此,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受到了越來越多初中英語老師的關注。筆者經過近兩年的探索、學習和研究,對于學生邏輯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性思維的培養(yǎng)有以下實踐和認識。
一、邏輯性思維的培養(yǎng)
閱讀不同題材和內容的文章能培養(yǎng)學生細致觀察語言、分析歸納、推理驗證等邏輯思維能力。
在學習Reading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按照不同文本的題材,整理出清晰的閱讀思路。如牛津9上U 4 Reading the shortestplayer in the NBA,文本主要內容是:身高沒有優(yōu)勢的籃球運動員Spud Webb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永不放棄的精神實現自己進入NBA的理想。教學此課時,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發(fā)現文本是按照Spud Webb的不同人生階段junior high-senior high-juniorcollege-university-NBA來敘述的,并且可以告訴學生讀到此類介紹人物的文章時,都可以抓住時間這條主線理清文章脈絡。
除了Reading教學過程,每個單元的Task生成過程也是最能培養(yǎng)和反映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部分。如在教學9上U 1 Task時,本節(jié)課是要學生寫一封推薦一位有優(yōu)秀品質的同學做班長的信。除了讓學生讀懂這個從各種優(yōu)秀品質到實例的蛛網圖,還可以設計配對練習,或者隱去蛛網圖中的若干形容詞或支撐句,讓學生填寫,培養(yǎng)其推理、論證的思維能力。寫作文前要幫助學生構建框架意識,先根據要求設計自己的蛛網圖,再按照英語作文框架Introduction,Main body,Conclusion安排好文章的結構,有條理地組織語言,完成習作。
以上設計的課堂環(huán)節(jié),都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對事物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判斷和推理等邏輯思維能力,逐步具備合理思考的能力。
二、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
思維的批判性在于質疑、求證的態(tài)度和行為,不茫然接受一種觀點,也不武斷拒絕一種思想,而是誦過正確的途徑,求證事物的真假。
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筆者主要著眼于培養(yǎng)學生對文本信息的合理性作出判斷和評價。例如,8上U 6 Reading Zhalong-special place教學中,文章最后一段有這樣一句話We need morepeople to count and describe the birds.筆者問到學生:Would youlike to go to Zhalong to watch and help count the birds?Do youthink it is a good way to help the birds?部分學生會說愿意,同時也有學生說:I dont want to go there to disturb their peaceful life.
再如教學8下U 5 Good manners Task板塊時,需要學生根據流程圖完成一篇關于餐桌禮儀的演講通知,范文框架已提供。在分析這篇范文結構時,可以問學生有沒有質疑的地方。正文第一段闡明演講的目的,第二段寫演講舉行的時間和地點,第三段寫關于餐桌禮儀,就有學生質疑范文第二段介紹演講的時間和地點完全可以和第一段合并,單獨作一段結構上顯得很突兀。
筆者通過巧妙地設計問題,引導學生對文本的不合理處提出質疑,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做出獨立的評價。教師引導學生質疑的真正目的不是要找出文本的瑕疵,而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學生質疑的過程就是積極思維的過程,這一過程激發(fā)了他們自主學習和探究思考的欲望和熱情。學生的質疑精神在思考中得以培養(yǎng),也會逐步提高質疑的層次,批判性思維逐漸得到發(fā)展。
三、創(chuàng)新性思維的培養(yǎng)
創(chuàng)新性思維是指以新異獨創(chuàng)的方式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提高,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語言學習的規(guī)律,進而達到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目的。
例如:9上U 1 Task板塊,原教材提供的蛛網圖中已經給出關于Davi4可以當選為班長的優(yōu)秀品質,那么在設計這課的寫作任務鋪墊時,為了防止學生照搬教材提供的信息,鼓勵學生根據蛛網圖提供的關于David的優(yōu)秀品質,補充其他的支撐句;或者小組討論出其他適合做班長的個人優(yōu)秀品質并給予支撐句。
另如,在教學8上U 5 Reading The story of Xi Wang第一課時的最后,為了讓學生操練Where there is…,there is…,這一句型,同時也為了升華主題,激發(fā)學生保護野生動物的熱情,讓學生給世界自然基金會編寫口號,學生說出了如Where there is love foranimals,there is hope for the world;Where there is hope,there isa bright future for everyone等有創(chuàng)意的句子。又如教學9上U4Reading中的重點單詞matter時,讓學生模仿名人馬云的話:hdoesnt matter how you look,but it matters how hard you work.用Itdoesn't matter…but it matters…造句。學生發(fā)揮出創(chuàng)新性思維,說出了It doesn't matter where to go,but it matters what you see onthe way這樣的好句子,同時對matter用法了然于心。以上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筆者沒有僅僅給學生漢語讓學生說出英文句子,而是創(chuàng)設情境,借助開放性問題,讓學生靈活地運用語言,同時也培養(yǎng)了他們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落實,作為一名初中英語教師,我們在教學設計中要深刻理解思維品質的內涵和意義,探索新的基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課堂教學模式,切實培養(yǎng)學生辨析、梳理、概括、分析、推斷等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
參考文獻:
[1]程曉堂,趙思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實質內涵[J].課程·教材·教法,2016(5):79-86.
[2]梅德明,王薔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解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