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麗
[摘要] 目的 觀察并分析采取個性化健康教育對于促進盆底康復訓練的效果。方法 方便選取該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進行盆底康復訓練患者102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1例,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采取個性化健康教育。對比康復效果。結果 盆底Ⅱ類肌纖維疲勞度(0.02±0.01)%,盆底Ⅱ類肌纖維電壓(8.56±1.61)V,盆底Ⅰ類肌纖維疲勞度(-0.03±0.04)%、盆底Ⅰ類肌纖維電壓(8.36±1.53)V,手測陰道橫斷面肌力值(4.23±0.51)級,下腹酸脹、下墜感21.6%,陰道松弛11.8%,陰道干澀17.6%,尿急、尿頻發(fā)生率3.9%,總有效率94.1%均優(yōu)于對照組(0.01±0.03)%、(6.52±1.58)V、(-0.07±0.03)%、(6.23±1.48)V、(3.31±0.52)級、43.1%、31.4%、35.3%、19.6%、82.4%,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3.067、6.262、7.607、6.795、8.926,χ2=4.895、4.966、4.415、5.046、8.574,P<0.05)。結論 個性化健康教育可有效提升盆底康復訓練效果,值得推廣。
[關鍵詞] 盆底康復訓練;個性化健康教育;康復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9)12(a)-0134-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individualized health education on promoting 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Methods 102 patients with convenient election 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January 2018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51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personalized health education. Compare the rehabilitation effects. Results Pelvic floor Ⅱ class fatigue (0.02±0.01) %, pelvic floor muscle fibers Ⅱ class (8.56 ±1.61)V, pelvic floor muscle fiber voltage Ⅰ class fatigue of muscle fiber (0.03± 0.04) %, pelvic floor muscle fiber voltage Ⅰ class (8.36 ±1.53)V, hand vaginal transverse strength measurement value (4.23±0.51) grade for level, lower abdomen acid bilges, straining feeling 17.6% 21.6% 11.8%, vaginal relaxation, vaginal dryness, urgency, urinary frequency rate 3.9%, total effective rate 94.1% is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0.01±0.03) %, (6.52±1.58) V, (-0.07±0.03)%, (6.23±1.48)V, (3.31±0.52) grade, 43.1%, 31.4%, 35.3%, 19.6%, 82.4%, and the differenc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3.067, 6.262, 7.607, 6.795, 8.926, χ2=4.895, 4.966, 4.415, 5.046, 8.574, P<0.05). Conclusion Personalized health educa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ect of 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and 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 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Personalized health education; Rehabilitation effect
臨床婦科疾病中,盆底功能障礙屬于常見一種,受到很多醫(yī)學學者關注,此病的主要表現(xiàn)為壓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脫垂、大便失禁、性功能異常等[1]。有關研究指出[2],孕婦孕期出現(xiàn)羊水過多以及產時發(fā)生難產和胎兒過大會嚴重損傷產婦盆底肌肉功能,最終出現(xiàn)盆底功能障礙?,F(xiàn)階段,臨床以非手術方式和手術方式為主要治療盆底功能障礙方式,其中手術屬于創(chuàng)傷性操作,對機體造成一定的傷害,很多的患者會首選非手術方式,同時當非手術方式治療無效或者嚴重盆底功能障礙患者時則需要采取盆底重建治療[3]。目前,臨床常常采取盆底康復訓練來改善產婦盆底功能[4]。有研究表示[5],在進行盆底康復訓練時聯(lián)合個性化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康復效果。該次研究為觀察個性化健康教育對促進盆底康復訓練的效果,以該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進行盆底康復訓練患者102例為研究對象,對其中的51例患者采取個性化健康教育聯(lián)合盆底康復訓練,對另51例患者采取常規(guī)護理和盆底康復訓練,個性化健康教育組取得良好的康復訓練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方便選取該院收治的102例進行盆底康復訓練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1例,對照組年齡23~42歲,平均年齡(26.8±4.6)歲;觀察組年齡24~39歲,平均年齡(27.1±4.5)歲,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診斷標準:符合臨床對于盆底功能障礙的定義;患者出現(xiàn)下述任意癥狀:反復尿頻、尿急、陰道干澀、陰道松弛等,即可確診。
納入標準:經倫理會審核并批準;患者和家屬均知情,且簽署知情同意書;無產后合并癥;無慢性咳嗽病史;無神經肌肉病史。
排除標準:非自愿參與研究者;嚴重不配合研究者;伴有精神疾病者;無法進行有效溝通者;同時參與其他研究者。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實施個性化健康教育護理,具體如下。
1.2.1? 鍛煉盆底肌肉? 在產前鼓勵患者參與盆底肌肉鍛煉、孕婦課堂,并指導其進行產前體操。促進產婦會陰部和腹部的收縮功能和彈性以及盆底韌性提升。將盆底的解剖知識詳細認真地為其講解,同時介紹盆底肌肉會因為妊娠分娩而受到影響和損傷。
1.2.2? 盆底保護的健康教育? 先對患者文化程度、年齡、職業(yè)等全面了解,結合評估結果而選用合適的語言為患者介紹盆底健康知識,將患者的健康宣傳工作做好,例如產后1個月不可進行體力勞動,預防產褥期感染,禁止盆浴,90 d內不可進行房事等。保證患者接受的治療服務科學化且人性化。
1.2.3? 盆底康復訓練? 將持續(xù)性的護理措施貫穿整個盆底康復訓練過程中,如一個患者配備1個護士進行訓練指導;對盆底肌肉訓練過程進行分步,逐個步驟為患者進行指導,跟蹤患者并了解其訓練狀況,結合實際問題進行正確指導。將盆底康復訓練的宣傳力度加強,從而使更多患者和家屬了解盆底康復訓練,并認識到盆地訓練的好處。為產婦建立包含姓名、電話、家庭住址、微信等信息的健康檔案,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對患者進行隨訪,對其鍛煉效果進行詢問并指導。在進行治療期間,對產婦定時進行調查,對盆底肌力訓練情況進行評估,使產婦感受到訓練的效果和重要性。
1.2.4? 依從性教育? 叮囑患者于產后42 d進行產后復查,對盆底功能進行檢測,著重介紹盆底訓練的重要性,使產婦將有關陰道啞鈴、控制盆底肌肉正確的方法全面掌握,定時隨訪產婦,盡量提高其依從性,并進行有關指導,從而達到康復效果。
1.2.5? 飲食健康? 告知患者飲食注意事項,如多食用新鮮水果和蔬菜;禁煙酒;忌食濃茶、咖啡、刺激性飲食,防止便秘,不可進行久坐、負重、久蹲等腹壓增加的活動。
1.2.6? 心理護理? 很多患者因對于盆底功能障礙不是很了解、對治療存在擔憂等原因而出現(xiàn)各種負面情緒,如焦慮、抑郁、恐懼等,進而導致治療和護理依從性顯著降低。因此,護理人員應積極與患者溝通交流,找到其出現(xiàn)負面情緒的根源,結合原因而進行個性化的心理護理,并為其介紹治療成功案例,消除不良情緒的同時使其建立治療疾病的信心和決心,提高治療和護理依從性。
1.2.7? 環(huán)境指導? 告知患者居住環(huán)境需以溫馨為主,定時通風,控制房間的溫濕度,播放可使心情舒緩的音樂,盡量使患者保持心情愉悅。
1.2.8? 家屬配合護理? 叮囑家屬多關心患者,很多患者因此病會出現(xiàn)自卑心理,家屬多多與其交流,告知患者積極配合治療會盡快康復,同時表示理解患者,消除其自卑心理,提高治療和護理依從性。
1.3? 療效判定標準
盆底肌力(盆底Ⅱ類肌纖維疲勞度、盆底Ⅱ類肌纖維電壓、盆底Ⅰ類肌纖維疲勞度、盆底Ⅰ類肌纖維電壓)采用偉思SA9800肌力檢測儀進行檢測,手測陰道橫斷面肌力值則是通過兩只手指掛在宮頸后彎隆,觸碰盆地深層肌肉進行評估,共5級,級數(shù)越高表示肌肉收縮能力越強[6]。
觀察盆底功能受損癥狀(下腹酸脹、下墜感、陰道松弛、陰道干澀、尿急、尿頻)改善情況。治療效果:Ⅰ型(收縮盆腔肌群時陰道內無壓力感)、Ⅱ型(收縮盆腔肌群時陰道內有輕度壓力感)、Ⅲ型(收縮盆腔肌群時陰道內有強烈壓力感)。總有效率=Ⅱ型率+Ⅲ型率。
1.4? 統(tǒng)計方法
數(shù)據(jù)應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盆底功能受損改善情況以[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盆底肌力各指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盆底肌力
觀察組盆底肌力優(yōu)于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盆底功能受損癥狀改善情況
兩組盆底各功能受損發(fā)生率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治療效果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現(xiàn)階段,盆底功能障礙屬于嚴重影響產婦身心健康的一種疾病,對于產后恢復非常不利,同時導致產婦的生活質量降低[7]?;诖?,采取積極有效的治療措施對于提升產婦盆底肌力、改善各臨床癥狀、促進產后恢復非常重要[8]。
常規(guī)護理模式單純地重視治療效果、遵醫(yī)囑進行有關護理,而忽略了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以及對患者的健康教育問題,從而導致治療效果不是很理想[9]。目前,女性盆腔學已經進一步發(fā)展且完善,有關人員提出新型的護理理念、治療措施等[10]。且現(xiàn)階段很多醫(yī)護人員均是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而采取個性化的治療措施和護理模式,臨床效果顯著提高[11]。除此之外,護理人員給予產婦專業(yè)的健康教育和健康指導,告知產婦如何正確、有效地避免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從而實現(xiàn)較好的預后效果,促進產婦盡快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