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長江 黃義
摘 ?要:我國青少年體質在持續(xù)下降,這與我國青少年的成長環(huán)境存在著明顯關系。而這不僅是社會性的教育問題,也是具體崗位教育工作所面對的實際挑戰(zhàn)。為了能更好地響應時代對青少年的號召,加強青少年綜合素質教育水平,調整青少身體發(fā)育狀態(tài),改善中國青少年體質健康問題,相關領域的教育教育工作者,務必要將體育教育與青少年體質培養(yǎng)放在首位,以此保證青少年的個人成長狀態(tài)。為此在本文的論述與分析中,將相關領域的理論研究作為基礎條件,在指導青少年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同時,對安徽淮北市13所中學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成績數據進行分析與整理,并探究當前中學生體質下滑的主要原因,針對性地提出相應的應對策略,在改善中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態(tài)的同時,形成穩(wěn)定的體育教育發(fā)展空間,使青少年的體質健康發(fā)展進入發(fā)展的快車道。
關鍵詞:淮北市 ?中學生 ?體質健康
中圖分類號:G805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12(a)-0156-02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中國進入了新時代,這個時代對青年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想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做時代的弄潮兒,首先體質是基礎。體質不強,何談棟梁。
有鑒于此,本文在相關文獻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對淮北市中學2017—2018學年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的成績進行分析,努力探討當今中學生體質下滑的原因,針對原因找出相應的對策,并力圖把此理論運用到實踐中,這對改革學校體育教學,提高中學生的體質健康,加快國家青年建設的步伐,都具有相當的現實意義。
1 ?研究對象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為2017—2018學年淮北市在校的高中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成績數據。從13所學校中隨機抽體質健康測試成績數據共計900份,其中男生398份,女生502份,高一年級共296份,高二年級282份,高三年級322份。
1.2 調查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利用圖書館、中國知網等數據庫資源查詢有關中學生體質健康的圖書及期刊。
1.2.2 數理統計法
將收集的淮北市中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成績進行分類數理統計分析。
2 ?調查結果與分析
2.1 測評項目及評價指標
2017—2018學年淮北市中學生體質健康測試項目為:身高、體重、肺活量、50m、800m、1000m、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成績90分以上為優(yōu)秀, 75~89分為良好, 60~74分為及格, 59分以下為不及格。
2.2 測試結果分析
對身高、體重、50m跑、肺活量、坐位體前屈、跳遠、長跑等項目進行分析。
2.2.1 身體形態(tài)分析
運用BMI指數進行分析,淮北市中學生的正常體重比率為45.6%,較重及肥胖比率高達31.2%,偏瘦的比率為23.2%,偏瘦、較重及肥胖所占比例較大,無論是哪一種,除外在因素外,其主要原因還是生活習慣不好,飲食不規(guī)律,缺乏體育鍛煉等,以上這些問題都應該得到老師、家長及社會的高度重視。
2.2.2 肺活量評價分析
肺活量水平達到優(yōu)秀的比率僅為3.5%,良好的比率占19.7%,及格的比率為36.9%,但不及格的比率高達39.9%。可以看出學生肺活量水平很差,其中高三學生肺活量水平的不及格率比高一、高二低。
2.2.3 50m跑評價分析
50m跑是一個能反應力量素質、反應速度、位移速度和協調能力的體育項目,是國家中學生體質測試中的一個主要項目。50m跑達到優(yōu)秀的比率為4.1%,所占比例很小,集中比例在良好和及格水平上,不及格比率7.7%。其中,3個年級不及格比率呈現增長。
2.2.4 1000m、800m跑評價分析
耐力項目測試是國家中學生體質測試必測項目之一,男生1000m、女生800m既考驗了學生的耐力也考驗了學生的速度。如表1所示,達到優(yōu)秀水平有70人,占7.8%,良好占27.2%,大部分集中在及格水平占57.6%,不及格占7.4%,高三年級不及格的比率最高,可以看出耐力水平較差。
2.2.5 坐位體前屈評價分析
坐位體前屈達到優(yōu)秀的人數有454人,占學生總體的50.4%,達到良好的學生占25.3%,不及格的學生只占6.2%。說明學生柔韌素質較好。
2.2.6 立定跳遠評價分析
立定跳遠主要考驗的是學生的彈跳力、爆發(fā)力及靈巧性。測試顯示,立定跳遠達到優(yōu)秀水平的學生占16.7%,達到良好水平的學生占30.1%,不及格的學生占7.3%,總體來說成績一般。
3 ?結論與建議
3.1 學校要開足體育課程并嚴格體育教師的教學
改革學校體育課程教學,切實把學生的體質健康重視起來,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真正的推進素質教育。要求體育教師必要從學生發(fā)展的需要入手,制定合適的教學設計,并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對體育的興趣。
3.2 學校要加大體育設施的投資
改善體育場地,完善體育器材,為學生能夠進行體育鍛煉提供一個很好的平臺。配備基本的活動場地,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體育活動氛圍。
3.3 增進健康觀念
學校及家庭要加強對健康觀念的認識,用科學的方法教育孩子,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家長要注重孩子全面發(fā)展。
3.4 自身方面要提高鍛煉的認識,培養(yǎng)鍛煉的興趣
學生要多學習一些體育鍛煉知識,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并把理論運用于實踐,為自己能夠更好地學習其他科目打下堅實的健康基礎,切實提高自己的體質健康。
參考文獻
[1] 楊貴仁.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解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 王獻英.學生體質健康增強的難題與協同促進策略[J]. 體育學刊,2016(3):112-115.
[3] 王步標.人體生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