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妮
[摘要]學語文課程中作文部分是語文學習的重點。寫作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出小學生語言和閱讀能力的高低,也能夠反映出小學生綜合能力的高低,是小學生語文知識能力積累的重要結果。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新作文教學方式,在教學實踐中強化學生的生活體驗、語言積累、情感體驗、閱讀訓練,最終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關鍵詞]作文教學;創(chuàng)新策略;生活體驗;語言積累;情感體驗;閱讀訓練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9)36-0018-02
作文不僅是語文課程的重點,也是難點。很多學生不能夠將自身的所思所想較好地表達出來,同時學生缺乏一定的寫作素材,寫作內(nèi)容就會空洞、乏味,甚至寫不出東西來。這些情況的出現(xiàn)很大原因是源于學生的知識積累不夠,加上教師的教學策略較為傳統(tǒng),導致學生寫作水平呈現(xiàn)下滑趨勢。為此,教師要積極研究出適合小學作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策略。
一、強化生活體驗,積累寫作素材
小學生在寫作方面并不像成人那樣有豐富的知識經(jīng)驗,為此,教師要注重強化學生的生活體驗,讓學生把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想以文字的方式表達出來。學生任何獨特的感受、情感的觸動或是積極的嘗試,都可以通過作文的形式表達出來。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以日記的方式去描述自己每天所經(jīng)歷的有意義的事情;可以以體驗家庭生活的方式去豐富學生的情感,或是鼓勵學生嘗試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讓學生從勞動中攝取生活素材,如打掃衛(wèi)生、洗碗、整理衣物等都是常見的生活素材,學生親自參與其中,不僅能夠獲得勞動的豐富情感意識,還能夠為寫作注入鮮活的素材;可以帶領學生在學校中尋找素材,學校中一些精彩的生活都是可以順手拿來當素材的,學校中的人事物、師生關系、同學關系、活潑有趣的校園生活等,這些都是可以利用的素材,有待學生去細心尋找;可以利用社會生活實踐去豐盈學生的寫作素材,教師引導學生留心觀察社會生活中有意義的事件,大自然的生長、動植物的生長、周圍的人事物、放學路上的情景……一系列社會生活事件都是可以利用的素材。學生只要善于發(fā)現(xiàn)、細心觀察,就可以獲得豐富的生活閱歷以及充實的內(nèi)心感受,而將這些生動、有趣、精彩的事件融人作文中,寫作內(nèi)容就會與眾不同。
二、強化語言積累,提升寫作能力
好的作文離不開靈動的語言表達,這樣才能寫出優(yōu)質(zhì)高效的作文內(nèi)容。而要具備這種能力,離不開對生活的點滴積累。教師在教學中一是要重視精讀和泛讀相結合。精讀主要體現(xiàn)在一些名作家的著作方面,這些著作能夠發(fā)人深省,是學生的良師益友。小學生需要精讀,一遍遍閱讀,細細品味,由此感悟作家語言的惟妙惟肖,尤其是著作的精彩之處,更要細細領會其中的寫作手法,感悟語言的強大魅力。泛讀主要指的是瀏覽性閱讀,閱讀一些雜志或報紙,掌握內(nèi)容的大概,為寫作提供更多的參考空間。二是要重視摘錄和思考的有機結合。魯迅先生曾經(jīng)說過:“只有像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才能釀出蜜來?!逼鋵?,閱讀的過程就是采花釀蜜的過程,大量閱讀文章就是采花,做讀書筆記就是釀蜜,是將閱讀過程中有意義、精彩的部分摘錄下來,而后細細品味。這樣,學生的寫作水平就能夠得到極大提升,提升之后便能夠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各種語言,進而發(fā)展寫作的創(chuàng)新意識。三是要注重知識的收集和整理,引領學生在思考中寫作。思考記錄是對于自己一天生活的概括性總結,此類記錄并不是日日都有,而是到了周末,對自己一周的生活進行思考,總結出有價值和意義的部分,然后進行記錄。學生可以在日記本中專門騰出一欄作為自己獨特體驗、感受的記錄,由此展開聯(lián)系、想象。通過思考后寫作,這樣的寫作更有內(nèi)涵,能夠避免內(nèi)容空洞以及思維混亂的情況。因此,教師應科學地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收集和整理,引領學生認真思考,理清寫作思路,從而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三、強化情感體驗,融入真情實感
在生活體驗通過語言積累表達出來的過程中,假如缺失了情感體驗,沒有融入真情實感,作文也會枯燥無味,沒有實質(zhì)性的意義,只有情感的融入方能夠讓一篇好作文錦上添花。在寫作文時要注重思考環(huán)節(jié),要用心感受生活。每個學生的生活體驗、情感感受都不同,表達出來的內(nèi)容也不同,這是學生個體所特有的,能夠體現(xiàn)出與眾不同的部分。教師要試著引導學生記錄下每一天的親身經(jīng)歷、令人難忘的人事物等,用心去體會身邊發(fā)生的有意義的事件,然后抒發(fā)出自己的情感。開始不必要求過高,要循序漸進,培養(yǎng)學生勤于動筆、樂于動筆的好習慣,哪怕是涉及真情實感的一個字、一個詞都是學生內(nèi)心深處的情感表達,教師要善于表揚學生,讓學生從中受到鼓舞,進而能夠進一步地抒發(fā)自己的情感,讓作文充滿感情。因此,作文教學要注重情感體驗的強化作用,要讓學生融入真情實感,將自身的獨特體驗、感情流露寫出來,融入文字中,從而極大地激起讀者的情感共鳴。
四、強化訓練教學,提升寫作水平
首先,教師要注重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之間的整合性,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閱讀是有效提升寫作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在閱讀中注重優(yōu)美詞句的積累,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能夠達到提升寫作水平的目的。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泛讀閱讀材料,指導其學習閱讀材料中作者的寫作手法,做好摘抄,不斷積累好詞佳句。教師還要注重學生課外書的閱讀,因為課外書可以幫助學生豐富知識,積累寫作素材,還能夠讓學生受到各種思想教育,學生在課外知識的海洋中遨游,能夠不斷汲取多樣化的知識。此外,教師還要注重挖掘教材中的寫作訓練點,將讀寫有機結合起來,引導學生了解文章的寫作方法和寫作特色,鼓勵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學會靈活運用。一些精彩的片段可以讓學生進行片段練習,一些留有空白的地方可以讓學生大膽續(xù)寫或補寫,而一些充滿曲折懸念的文章,則可以讓學生去改寫。如學習了書信體的文章,可以讓學生以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來寫一封信,給自己的遠親或者思念的人。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之間的有效整合,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所讀內(nèi)容的印象,而且在扎實的讀寫訓練中,還能使學生的寫作水平獲得不斷提升。
其次,教師要密切聯(lián)系生活實際,拓寬學生的寫作路徑。小學生的課外活動很多,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都可以與寫作相關聯(lián),如果長期將學生困在寫作的牢籠中,不僅不符合他們天性活潑的特征,還容易產(chǎn)生適得其反的效果。因此,我們要密切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可以有目的地開展各種課外活動;可以組織學生觀看一系列適合他們年齡段的影片,然后指導他們寫讀后感;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所思、所想及時指導學生動筆寫作;可以引導學生做一些他們愛做的事情,如各種游戲活動,寫書評、影評等。這樣教學,一來滿足了小學生的課外活動興趣,二來也提升了小學生的寫作能力。
綜上所述,通過對小作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策略進行分析和研究,不難看出,當今小學生的寫作水平還有待于進一步提升。生活作為作文的源頭活水,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捕捉身邊的人、事、物,多觀察、多積累、勤思考、勤動筆,學生有了豐盈的作文素材以及親歷的生活經(jīng)驗,思路才會有所開闊。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掌握寫作的方法,強化生活體驗、語言訓練,這樣才能夠使學生做到厚積薄發(fā),表達出真情實感。
(責編 劉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