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祖國和人民需要我的時候,我會盡心盡責,在緊急關頭,我將不惜自己的一切,刀山敢上,火海敢闖;當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chǎn)安全受到嚴重威脅時,我甘愿獻出自己的寶貴生命”
1998年夏,中國發(fā)生了歷史上罕見的洪水災害,成千上萬的解放軍和武警官兵聞水而動,火速趕往災區(qū),扛沙包堵決口,用汗水、鮮血甚至生命與洪魔搏斗,譜寫了一曲曲驚天地、泣鬼神的抗洪之歌。在千萬名抗洪英雄當中,出現(xiàn)了一位年僅20歲、軍齡20個月、黨齡僅8天的英雄李向群,他用生命實踐了“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為了人民的利益,有一分熱就發(fā)一分光”的人生追求。
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簽署命令,授予李向群新時期英雄戰(zhàn)士”榮譽稱號,并親筆題詞:“努力培養(yǎng)和造就更多的李向群式的英雄戰(zhàn)士。”
責任編輯/聞立李向群:“為了人民的利益,有一分熱就發(fā)一分光”
“當祖國和人民需要我的時候,我會盡心盡責,在緊急關頭,我將不惜自己的一切,刀山敢上,火海敢闖;當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chǎn)安全受到嚴重威脅時,我甘愿獻出自己的寶貴生命”
一個“貧窮的富家子弟”
1978年農(nóng)歷九月二十一,李向群出生于海南省瓊山市東山鎮(zhèn)。這里曾是著名的瓊崖革命根據(jù)地。李向群從小就受到革命傳統(tǒng)的熏陶。改革開放以后,他的家庭經(jīng)歷了從窮到富的變遷,他親身感受到改革開放政策的偉大。
李向群上學的時候就是一個好學生。1992年3月5日,東山小學召開學雷鋒動員大會,校長給同學們講了雷鋒的故事,李向群聽了很受感動,決心做一個雷鋒那樣的人。不久,他找到幾個要好的小伙伴,成立了學雷鋒小組,經(jīng)常上街清掃垃圾,關心、幫助孤寡老人和班上的貧困同學。
李向群從小就崇敬英雄。他在一篇作文里就寫道“我從小就喜歡看打仗的書籍和電影、電視。我佩服解放軍叔叔勇敢、頑強的作風。我的理想是當一名解放軍戰(zhàn)士去保衛(wèi)祖國,當祖國和人民需要我的時候,我會盡心盡責,在緊急關頭,我將不惜自己的一切,刀山敢上,火海敢闖:當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chǎn)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的時候,我甘愿獻出自己的寶貴生命?!?/p>
1995年11月,李向群參加了征兵。雖然體檢合格,但不如其他入選青年身體條件好,所以沒能如愿。但是他沒有改變從戎報國的決心。他報名參加了鎮(zhèn)里的民兵營,積極參加訓練。
1996年秋,李向群在軍事考核中取得第3名的好成績。12月,李向群再次報名應征,終于實現(xiàn)了參軍的愿望。
入伍以后,李向群下決心刻苦學好軍事本領,努力做一個優(yōu)秀戰(zhàn)士。1997年2月,他寫了一份決心書,給自己提出了很高的訓練目標:5公里越野達到優(yōu)秀,400米障礙跑達到良好,投彈達到優(yōu)秀,射擊達到良好。
李向群通過艱苦的努力實現(xiàn)了自己的訓練目標。1997年上半年考核時,訓練成績在全營新兵中名列第一,受到營嘉獎一次。1997年年終考核,又獲得軍事訓練滿堂紅,被評為優(yōu)秀士兵。
李向群入伍的第一個月拿到了35元津貼。35元錢與他在家的月收入相比,可以說是微不足道。但是,他覺得這35元錢意義不一般。
剛?cè)胛闀r,李向群還露出一點富家子弟的派頭,喜歡吃零食,花錢有些大手大腳。不久,部隊開展了‘四不一有(不抽煙、不下館子、不進發(fā)廊、不要家里寄錢、有存款)活動。李向群覺悟提高很快,他在日記中寫道“艱苦奮斗是一面精神旗幟。誰養(yǎng)成了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作風,誰就擁有一筆寶貴財富?!?/p>
李向群犧牲后,家人在他的日記本里發(fā)現(xiàn)了一張每月開支10元的計劃,其中買牙膏1.5元,香皂2元、洗衣粉1.5元、衛(wèi)生紙1.5元,其他開支3.5元。指導員胡純林在整理李向群的遺物時,竟然發(fā)現(xiàn)他沒有留下一分錢,同志們都非常驚訝。大家給他算了一筆帳:當兵20個月,總共領津貼費830元,入伍時從家里帶來900元,共計1730元。這些錢怎么開支的呢?日常用品每月10元,函授學費360元,累計捐款共1030元,加起來一共花了1590元,除此之外,其他開支僅140元。胡純林感慨地說“李向群真的是貧窮的富家子弟?。 ?/p>
“國家養(yǎng)兵千日,現(xiàn)在正是派上用場的時候,我怎么能袖手旁觀呢”
1998年6月13日,李向群回家探親。也就是從那時開始,中國大片區(qū)域開始遭受歷史上罕見的洪水災害。李向群每天晚上都打開電視關注著各地的災情。一天晚上,他看到漓江水位在不斷上漲,他意識到,部隊很可能要去參加抗洪搶險。他決定提前歸隊。
父母有些舍不得,委婉地挽留。李向群堅定地說“兒子現(xiàn)在是部隊的人了,現(xiàn)在部隊要抗洪搶險,我能呆得住嗎?”
6月22日,李向群返回部隊。面對一些戰(zhàn)友的不解,李向群說“國家養(yǎng)兵千日,現(xiàn)在正是派上用場的時候,我怎么能袖手旁觀呢!”
6月24日,漓江水位暴漲,桂林市區(qū)大面積進水,火車北站水深達1.2米。部隊接到緊急任務,要到青獅潭水庫搶險。李向群和大家一起扛沙包壘大堤,干了兩天兩夜,圓滿完成了任務。
這時候,離時任美國總統(tǒng)克林頓到訪漓江只有5天了,可漓江兩岸垃圾成堆,樹上掛滿了五顏六色的垃圾袋。桂林市領導非常著急,請部隊火速支援,李向群又參加了清除垃圾的活動。他臟活累活搶著干,受到營部的通報表揚。
8月5日,李向群所在部隊接到緊急命令,立即趕赴湖北災區(qū)。命令下達后,部隊僅用40分鐘全部登上北上的列車。正值盛夏,戰(zhàn)士們擠在悶罐車里,奔波30多個小時,到達湖北沙市,立即奔上大堤搶險。
8月7日下午2時,李向群隨部隊從沙市到達彌市鎮(zhèn)。8日上午8時半,荊江干堤馬浩段大面積散漫,部分地段出現(xiàn)滑坡,情況緊急。李向群扛著鐵鍬,和戰(zhàn)友們一起迅速趕往大堤搶險。別人一次扛一個沙包,李向群扛兩個,排長郭秀磊勸他說;“向群,悠著點勁,干得太猛,明天怎么辦?”李向群笑著說“排長,沒關系,我年輕有的是力氣。再說,力氣用完了還可以再長??!”
戰(zhàn)友朱天平看到李向群這樣拼命,非常佩服,也非常心疼。朱天平知道勸也沒用,就在給他裝沙土的時候少裝一些。李向群發(fā)現(xiàn)后,撐開編織袋,使勁嚷著“再裝一點兒再裝滿一點兒!”他嫌朱天平動作慢,干脆把鐵鍬搶過來自己裝。兩個半小時,李向群一共扛了50多趟,是全營扛包最多的戰(zhàn)士,雙肩被編織袋蹭破了皮,滲出了鮮血。
8月7日晚,李向群趴在背包上連夜寫了一份入黨申請書,8日早上,鄭重地交給了指導員胡純林。李向群說“請黨支部在水線”上考驗我,把最艱巨的任務交給我,最危險的地方讓我上,我一定用實際行動實現(xiàn)我的入黨誓言。”
8月13日10時25分,李向群所在的9連趕到彌市大坪口幸福閘排險。這時候,長江第5次洪峰逼近沙市,幸福閘發(fā)生較大面積散浸,需要迅速查清漏洞,排除險情。
幸福閘這個地方,江面彎多水急,漩渦不斷,惡浪一個接著一個撲向堤岸。連長正在考慮下水排險的人選,李向群撥開人群走到閘前對連長說“我下去試試!”說完,就一個猛子扎下去。
30秒、50秒,李向群一直沒露頭。大家都著急起來。1分鐘過后,李向群才從下游10多米的水面冒出來。
胡純林忙問?怎么樣?”
李向群說“水流太急,控制不住身子。”
連長命人拿背包帶,把6只沙袋捆在一起放入水里,他要親自下去。李向群一下子把背包帶搶過來,說“連長,我下去過一次,心里有底,還是我下吧!”說完,他就抱著沙袋沉入了水中。
在下沉當中,李向群的右腳踝關節(jié)不小心碰到閘門,被劃開一個幾厘米長的口子,鮮血直流,可他全然不顧,手腳并用,來回探尋,終于找到了閘門滲水口的準確位置。
李向群上岸后,連長見他右腳踝流血不止,立即叫衛(wèi)生員為他包扎,并讓他去休息。李向群不肯,說“多一個人就多一分力量,多扛一袋沙包,大堤就多一分安全。這個時候,我怎么能休息!”李向群又和大家投入了封堵管涌的戰(zhàn)斗。
在全連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終于封住了滲水洞,排除了險情。
“為人民戰(zhàn)洪魔流芳千古:保大堤獻青春英名永存”
1998年8月14日,由于李向群在抗洪搶險中表現(xiàn)出色,經(jīng)連隊黨支部大會討論,一致同意接受他為中共預備黨員。
8月16日,長江第6次洪峰到達荊江,沙市水位45.22米,創(chuàng)歷史最高紀錄。下午5時30分,李向群和戰(zhàn)友們火速趕到南平大堤投入搶險。這時,有的堤段河水已漫過大堤。次日凌晨4時,9連作業(yè)區(qū)正南側(cè)約300米處突然發(fā)生10多米長的內(nèi)滑坡,情況緊急,李向群大喊一聲:不好快上!”就帶頭跳入水中。9連官兵也紛紛眺入水中,大家手拉手筑起兩道人墻護住大堤。
8月17日上午,與洪水搏斗了一夜的李向群,悄悄來到營部找到衛(wèi)生員王穩(wěn)容。他一量體媼,高燒接近39度。衛(wèi)生員給他開了兩包藥,讓他簽個字,回去休息。李向群想,簽了名就不能上大堤了。王穩(wěn)容曾和李向群一起參加函授學習,李向群對他說“大家都在大堤上搶險,我又剛?cè)朦h,怎么能休息,如果連里干部問起這件事,你可要給我保密?!?/p>
8月19日上午,李向群仍然沒有退燒,聽說天興堤段又出現(xiàn)8個管涌群后,他又和戰(zhàn)友們奔向天興堤。李向群看到渾濁的江水從管涌口噴出,扛起沙包就跑,一趟、兩趟、三趟……排長責怪他“你老是一趟扛兩包,這怎么行!”胡純林看到李向群臉色發(fā)青,一摸他的額頭,嚇了一跳,立即命令排長“把他送回去!”李向群不肯走,分辯說“這點小病不算什么!”胡純林說“你帶病堅持搶險,精神可嘉,但這種做法不可取?!?/p>
李向群死活不下堤,一直堅持戰(zhàn)斗,直到暈倒在大堤上,被送進衛(wèi)生隊。在衛(wèi)生隊里,李向群一聽有情況就不顧一切地往堤上跑,前后3次出逃”。他說“都什么時候了,我還能躺得下?”
8月21日一早,南平大堤有一段堤基塌陷,引發(fā)70米的內(nèi)滑坡,洶涌的江水不斷沖擊著江堤,隨時都有崩潰的危險。
上午8時,全團官兵到南平大堤險段搶險。忽然,班長王紹發(fā)現(xiàn)李向群也在大堤上。胡純林跑過去,說“快回去,你還要不要命?”李向群真誠地說“指導員,險情這么急,全團都上了,我在醫(yī)院里躺著不踏實?!焙兞置畹馈安恍心惚仨毣厝?!一班長,你把他送回去!”李向群被推上了車。可是,不大一會兒,李向群又出現(xiàn)在大堤上。
上午10時左右,李向群扛著兩只沙包再次爬上大堤時,一個跟頭栽下去。戰(zhàn)友們圍過來一看,沙袋壓在李向群肩膀上,他的鼻孔滲出了鮮血。在堤上送水的唐書秀大娘,急忙將李向群抱在懷里,褪下手鐲給他刮痧。
15分鐘以后,李向群蘇醒過來。他喝了兩碗水,休息了幾分鐘,不顧大家的勸阻,又扛起了沙包。這時,他每走一步,都很艱難。當他扛到20多包沙袋時,再次撲倒在大堤上,口吐鮮血,昏死過去。
11時5分,李向群在教導員王戰(zhàn)飛的護送下,被送進公安縣第二人民醫(yī)院急診室,經(jīng)過半個多小時的搶救,李向群才慢慢睜開了雙眼。李向群此時生命垂危,但還用微弱的聲音詢問教導員“管涌堵住了沒有?還滑不滑坡?晚上還有沒有任務?”教導員流著眼淚說“向群,你安心治病吧,大堤沒事了?!?/p>
當天下午,李向群被緊急送到武漢搶救。但因為極度勞累,導致心力衰竭,肺部大面積出血,經(jīng)多方搶救無效,李向群于22日10時10分永遠閉上了眼睛。
8月25日,原廣州軍區(qū)某集團軍追認李向群為革命烈士,并追記一等功。
1998年8月28日,南平鎮(zhèn)港關中學校門口掛起“李向群同志永垂不朽”的橫幅。下午1時30分,搶險軍民在港關中學為李向群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會場里擺滿了花圈,烈士的遺像高高懸掛在深藍色的挽幛上?為人民戰(zhàn)洪魔流芳千古:保大堤獻青春英名永存”的挽聯(lián)在風中飄動。
唐書秀大娘熱淚長流,在低回的哀樂聲中嗚咽地向人們訴說著“這孩子是累死在大堤上的?。 ?/p>
師政委曾求騰噙著淚花致悼詞,念著念著失聲痛哭起來。瓊山市副市長王舜邊哭邊說“向群是黨的好兒子,是我們瓊崖人民的好兒子?。 ?/p>
1999年,原廣州軍區(qū)授予李向群生前所在的塔山守備英雄團”9連1班“李向群班”榮譽稱號。李向群被中央軍委授予新時期英雄戰(zhàn)士”榮譽稱號,并成為全軍掛像英模之一。
(參考資料《抗洪英雄李向群:用生命譜寫壯麗的人生凱》《桂林日報》2017年7月27日、《李向群:拼死戰(zhàn)斗勇抗洪魔》《解放軍報》2019年9月26日等;作者:李慧敏、楊悅等)
英雄個人造就的英雄集體
英雄個人造就英雄集體,英雄集體培養(yǎng)英雄個人。從李向群開始,連隊出現(xiàn)了越來越多李向群式的官兵。
從??谑序?qū)車前往瓊山,道路越來越窄,路旁的高樓大廈慢慢變成一片芭蕉林,李向群的家就在這里。
1982年,李向群的父親李德清搞起了服裝加工廠,錢越掙越多,日子越過越紅火。
李向群長到十幾歲,就到??谑袇^(qū)替父母管理家中的幾輛車,小小年紀就能賺得不少錢。然而,1995年,李向群決定要按自己的想法來規(guī)劃人生——去當兵。
那一年,李向群報了名,卻沒能如愿——他太瘦了?!暗诙杲K于檢上了,他高興得很。”李德清清楚地記得,兒子離開家去當兵的日子,是1996年10月23日。
1997年,李德清出差到當時兒子所在部隊駐地桂林。李向群請了假,和父親在七星巖拍了一張合影,聊了兩三個小時,就急匆匆地返回了部隊。
誰能想到,那張照片是父子倆的最后一張合照。
1998年8月22日,李向群壯烈犧牲。讓李德清感到欣慰的是,兒子在8天前火線入了黨,終于沒有辜負自己的期望:向群是我們家唯一一個共產(chǎn)黨員,是全家人的驕傲。”
悲痛尚未散去,李德清就做了一個決定,在征得部隊同意后,他換上了兒子的迷彩服,穿上了寫有“李向群”名字的救生衣,并在上面寫下了“李德清”3個字。他跟隨事跡報告團,去部隊、機關、院校等地方,作了多場巡回報告,把兒子的故事傳到大江南北。
1999年,李德清在家里建了一個榮譽室,里面陳列著李向群從小時候到當兵期間的各種照片,以及他犧牲后黨和國家頒發(fā)的各類獎章、證書、錦旗等。來的人不少,收到的錦旗有100多面,來賓簽字留言的本子用了三四本。
走進李向群生前所在部隊,處處都是英雄的影子——連隊一樓排房的門口,掛著“李向群班”的巨大標志。他生前睡過的床鋪,還整理得整整齊齊。班上的戰(zhàn)士每天晚上睡覺前把他的被子打開,早上起床再疊好,就像李向群從未離開一樣。
李向群的犧牲,帶給所在連隊最直接的是“李向群班”“李向群連”兩個榮譽稱號。
“李向群連”連長楊加泳,當兵就在這個連隊。他一直有個感受“李向群連”無小事,連隊的一舉一動都在別人的注視中?做不好就配不上‘李向群連這個榮譽稱號,我們一直在背負壓力前行?!?/p>
英雄個人造就英雄集體,英雄集體培養(yǎng)英雄個人。從李向群開始,連隊出現(xiàn)了越來越多李向群式的官兵。
這個連所在旅的政委嚴國正說“李向群連”的兵有明顯的特征—臉龐黑、傷疤多、老繭厚,這才是我們高顏值的官兵?!?/p>
“李向群連”的官兵,不是一般的敢拼。指導員李新光參加半年考核時,在400米障礙中從5米高墻上摔下,恰好跌在水壺上。等到他忍痛完成考核,才知道腰椎骨折了。
在“李向群連”這個集體里,官兵們把榮譽看得比生命還重。施國賓是李向群班”第13任班長。在這個崗位上,他對榮譽有更深刻的感受“班衰我恥,班興我榮。班上每個人都只有讓‘李向群這張英雄名片越來越閃亮的義務,絕對不能給英雄、給集體抹黑。”
奇峰山下,相思江畔,這支部隊在這里駐扎了40多年。然而,根據(jù)軍隊改革部署,他們告別桂林,移防至數(shù)百公里外的另一座城市。
“移防不移志,換地不換心?!崩钚鹿獗硎荆⑿鄣幕颉币炎⑷肓嗣棵俦难?。他們會把李向群”完完整整地帶走”,在新的駐地,一如既往傳承英雄精神,永葆連隊英雄本色。
(責任編輯:聞立;參考資料《李向群:抗洪英模永在》新華社2017年8月6日:作者:曾濤、陳曦、黎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