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明榮
摘要:伴隨著高校擴招以及高校大學生人數(shù)的日益增長,近年來,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問題日益多樣化、復雜化,傳統(tǒng)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工作方法已不能適應學生的各種實際需求。在處理學生問題時,高校的社會工作靈活具體的工作方法、豐富的資源優(yōu)勢和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和功能的特點,社會工作在高校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有很大的可取之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和社會工作互相學習,也是提高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的方法之一。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會工作;有機融合;模式
在世界政治多極化趨勢日益發(fā)展,經(jīng)濟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文化越來越多元化的國際環(huán)境和改革開放不斷深入、市場經(jīng)濟體制不斷發(fā)展的國內環(huán)境下,大學生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也呈現(xiàn)出多樣化的特點,影響大學生思想政治品德狀況的因素越來越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固有的觀念和方式方法已經(jīng)跟不上時代發(fā)展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低效性情況需要得到改變。專業(yè)社會工作在我國大陸的發(fā)展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進提供了新的元素。從理論上講,可以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工作這兩門學科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并且豐富和發(fā)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觀念;從實踐上講,可以改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工作結合的可行性分析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需要與時俱進、不斷革新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國際形勢變得越來越復雜,外來文化的影響和互聯(lián)網(wǎng)的普及,當代大學生的思想觀念,追求價值,行為也發(fā)生了重大變化。中國的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在一個封閉的大學校園里,占主導地位的政治教育、集體管理為主要模式,工作方法強調灌輸教育和規(guī)范管理的工作模式,忽視大學生的主體性和社會化訴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適應當前國際國內深刻變化、大學校園文化日益開放、大學生需要更好社會化的訴求為背景,在此過程中,介紹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共同的,可以借鑒的社會工作思路和方法,是符合當前我國高校實際,有利于大學生健康成長,有利于受試者的相互新途徑。
(二)社會工作專業(yè)維度契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空白
如果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大而廣的范圍內進行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那么高校社會工作就是細致入微的協(xié)助學生解決危難進而增能的手段方式。由于價值取向的變化,當代大學生追求個人價值最大化,希望自己的能力得到社會的承認并在短期內得到回報,個別學生完全將價值與物質、金錢等同起來,易發(fā)展成為極端的享樂主義。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引導大學生價值取向的合理化成為今后工作的又一重點,而社會工作也彌補了如何引導大學生在實現(xiàn)社會價值的基礎上尋求個人的自我實現(xiàn)。
(三)社會工作多重的工作方式能夠調動學生積極性
高校社會工作要想成功的避開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弊端,有效的解決高校學生面臨的主要問題,首先必須讓高校學生接受它。研究完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工作的異同分析可知,學生在面臨學生生活,就業(yè)、心理問題時向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求助意愿很低。高校學生社會工作是社會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遵循社會工作接納所有人、相信每個人的自決能力、尊重個性有針對性開展工作、尊敬每一個人的基本價值理念性。鑒于社會工作中小組工作等趣味性、團隊協(xié)作性較高的工作方法來看,相較于傳統(tǒng)刻板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更容易調動高校大學生的積極性,也更容易將社會工作的目的達成。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工作有機融合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借鑒
要想在高校推行將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工作相結合的工作方式,首先要征得高校的同意,才有可能進入高校實施這一工作方法。因此高校轉變傳統(tǒng)的思想教育模式,支持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工作相結合才能給這一工作方法一個發(fā)展空間。目前,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提出了一種新的標準在高校人才培養(yǎng),這不可避免地作為一個意味著思想政治教育培訓的新要求。知識經(jīng)濟時代的到來,更新的一些想法在工業(yè)經(jīng)濟時代,高校人才培養(yǎng)也提出了新的課題,在這種情況下,必然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體、客體以及內容和教育的思維和環(huán)境做出改變與創(chuàng)新。因此,高校轉變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支持二者結合的工作方法,這是創(chuàng)新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工作價值觀念融合
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工作都有其專業(yè)不同的特點與價值守則,因此,在面對同一問題上,可能會存在分歧,尤其是在面對特殊的群體時。因此,若是想較好地融合社會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在自治區(qū)高校內的工作,其價值觀念也應當相應地融合起來。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和社會工作逐漸建立一個常見問題的大學生教育理論體系和價值規(guī)則,更好地開展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社會工作者與思想政治教育者進行配合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社會工作,有一個主體和對象。這個特定的相對高等教育是在一個封閉的環(huán)境中,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師是高校學生工作最直接的參與者,負責任的人。高校學生在遇到困難和困擾時向學生輔導員求助的意愿并不高,這主要是因為輔導員運用的是傳統(tǒng)的學生工作方法,強調思想教育和動機激勵,而且輔導員常常扮演的是管理者的角色,因此學生與輔導員的之間往往存在著一條鴻溝。社會工作的工作方法豐富多樣且具有較好的靈活性,如果高校輔導員與社會工作者配合,采用社會工作的工作方法來進行學生工作,效果將會好的多,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師、輔導員和社會工作者。
結束語
在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現(xiàn)狀與學生個體發(fā)展狀況不協(xié)調,社會工作獨有的工作理念以及工作方法能夠恰到好處的契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前的空白之處。高校根據(jù)自身情況引入和借鑒社會工作的方法理念,同時將社會工作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以及社會工作者持之以恒的研究與實踐,也需要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在高校實行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工作相結合的工作模式,不僅能夠完善目前的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模式,同時也是全面培養(yǎng)高校大學生的必經(jīng)之路。在探索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工作相結合的可行性分析后,更要將理論應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將實踐結果反饋,便于調整教學方式。
參考文獻:
[1]張艷,張雨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工作結合的可行性分析[J].興義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9(01):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