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沿海地區(qū)一些農(nóng)村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反叛心理越來越嚴重的情況,對他們造成反叛心理的一些成因試找出方法和對策是對我們這些教育者來說是迫在眉睫的,是非常有必要的。
關鍵詞:案例分析 "探討對策 "家庭教育""學校教育
從事教育多年,最令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些特殊性的例子,一些個別的學生的反叛心理。作為教育者,對這些心理問題造成的案例進行探究,是十分有必要的。以下試以三個典型案例進行分析,找出其成因及解決對策。
一、個別學生反叛現(xiàn)象
(1)吳某,14歲,六年級學生,從三年級起,該生在校的表現(xiàn)懶惰、無心向?qū)W、不做作業(yè),破壞課堂秩序,屢教不改;平時貪吃、貪玩,假日早出晚歸、聯(lián)群結(jié)隊,到處游蕩;喜歡捉弄人,欺負弱小同學,有賭博行為,讀五年級時幾次到錄像室觀看黃色與暴力片,經(jīng)常講淫穢語言和笑話,戲弄女同學。
(2)單某,男,15歲。在校表現(xiàn)為厭學,不做作業(yè),從三年級起,學習變得很差,上課經(jīng)常搗亂,影響同學,下課常欺負同學。升上高年級后,在校內(nèi)外好勇斗狠,打架、罵人,有賭博行為,在家中常頂撞父母,甚至漫罵父母,因在校表現(xiàn)不好,經(jīng)常受到批評,遭同學白眼,覺得別人瞧不起自己,性格變得反叛不聽勸告。
(3)嚴某,男14歲,六年級學生,跟隨60多歲的父親和50歲的母親生活,其父母本身只有小學文化程度是開書店的小商人,對嚴某疏于管教。嚴某從低年級起由于成績差,經(jīng)常犯錯誤,遭受同學冷眼,覺得沒有地位,沒有朋友,于是常向家里要錢或干脆偷錢,請別人吃零食,以博取好感,“贏得友誼”。
二、關于現(xiàn)象成因的探究
經(jīng)過家訪與他們本人交淡了解得知:吳某,父母是被征地農(nóng)民,家境不富裕,父親好賭,少關心孩子,母親性情急躁,兩人均是低學歷,文化程度低,缺乏教子良方,孩子一犯錯非打即罵。一直以來,老師的批評,同學歧視和父母的責打斥責,使他覺得自己是被愛遺忘的對象。使他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感受不到集體的友愛,只好與“同一層次”的伙伴玩耍,尋求快樂,性格變得反叛。
單某,家庭情況與吳某有很多相同之處,其父母40多歲,均是文革期間的小學畢業(yè)生,文化水平低。父親好飲酒,母親愛賭博,兩夫妻均是被征地農(nóng)民平時對孩子極少關心過問。從一年級起,老師每次家訪對他都是批評多,表揚少,由于在校不受老師同學歡迎,在家得不到家庭關愛,迫使他只好向外尋求同類孩子的同情,性格反叛,喜歡三五成群,偷偷摸摸,作弄別人,欺負弱小同學與女同學。
嚴某由于父母年邁和忙于生意,對他甚少管教,家里大多數(shù)時間只有他一個人,平常干了什么,父母根本不知,家長也疏于與他進行溝通交流,老師來反映的多是負面情況,其父母也是舉手便打,張口就罵。在家沒有人管,在校沒有朋友,既得不到家人的關懷也得不到同學關心,他只好向“同類”靠攏,甚至向社會不良青年靠攏,逐步滑向違法犯罪的危險邊緣。
三.從事高年級教學多年,針對以上的案例的探究,就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提出以下對策與建議
(1)首先要從家庭方向努力:
1.我們作為教育者應與學生父母多加溝通,首先教育父母必須端正自己的言行,改變不良形象,在家里給學生樹立榜樣。父母都其身不正,孩子哪來“正”呢?因此要家長樹立榜樣是非常有必要的。
2.以上三位同學的父母都是低學歷,文化知識低,我們作為老師必須與之溝通,使之明白,要從思想上、學習上、生活上、情感上多關心孩子,多與孩子交流溝通使他們對家庭產(chǎn)生依戀和歸屬感。
3.知道現(xiàn)在的父母極其重視家庭的教育,我們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的一個有效途徑。一是創(chuàng)立家長學校,有目的的進行科學教育方法的研究,二是家長和老師,學校聯(lián)成“網(wǎng)絡”,定期每周或每月交流聯(lián)系,可以通過電話訪問,家訪,約見家長等方式方法,溝通交流教育好學生。三是定期舉辦家長開放日,讓家長多來學校看看子女上課、活動的情況。四是提倡和鼓勵父母多擠出一點時間陪孩子出去玩玩,開拓視野,增長孩子的見聞。
二、我們應從這幾方面努力:
(1)在教學內(nèi)容上改進努力:一是綜合教學法:其一在傳授教學知識的同時,我們老師完全可以通過不同的教學途徑,變換多種教學方法,運用每一教學步驟,在傳授知識,訓練技能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其二結(jié)合學科逐步滲透:任科老師在教自已學科的同時,逐步滲透心理健康的知識。二是結(jié)合德育法:心理教育應與德育相互結(jié)合起來,進行起來,多利用主題班會舉行多種形式的“心理常識講座”,開展一些討論活動。三是開展心理輔導課程:早在80年代我國就開辦了心理課程,盡管各校的課程名稱不同,但目前農(nóng)村小學還沒有預備完善的條件而開展心理輔導課程,應盡快設置此類課程。
(2)在教師角色上改變:一是要求老師要改變固有的偏見,主動去接近他們,和他們一起參加各種活動,共同探討對各種事情的看法,引導他們吐露自己的心聲,了解他們的想法。二是教師要放下自己的主觀臆斷,設身處地地從他們的角度去了解他的所思、所想、所感,這樣他們才會從情感上接受教師,聽從教導,有助于他們提高認識增強自控力。
三、《在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提出:
國運興衰,系于教育;教育振興,全民有責,全社會都要對我們的下一代負責。人才培養(yǎng)和青少年的成長,不僅需要各級各類學校的努力,而且需要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加強社會文化建設,積極創(chuàng)設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家庭、鄰里和學校的環(huán)境。因此,除了在家庭、學校的有效教育外,在社會方面必需要一個文明之風,一個健康之風:一是大力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嚴厲打擊黃、賭、毒,掃蕩一切丑惡的社會現(xiàn)象。端正社會風氣,杜絕對學生產(chǎn)生不良現(xiàn)象對學生心靈的污染,法治公安機關要加強執(zhí)法力度,鏟除一切黑惡勢力,保證學生不受影響。二是學校要與當?shù)氐呐沙鏊?,治安?zhí)法人員取得聯(lián)系,定期舉辦法制講座,揭露犯罪的罪惡,為孩子們的成長提一個明凈的社會環(huán)境,使他們健康成長。
作為教育者,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學生叛逆性格的形成是各種原因長期作用造成的,而幫助克服這種心理障礙,恢復健全健康的心理。在這過程中,會有許多反復,需要各方面長期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才能收到我們預期的效果,還以青少年健康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