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彥平 康永忠
【內容摘要】對于一個民族來說,文字是一種凝聚力,這主要源于其深刻的內涵。中國的文字不但具有強烈的凝聚力,更富有濃郁的魅力,書法藝術享譽國際。作為國家公民有責任有義務寫好自己國家的文字,作為學校更是有責任監(jiān)督指導學生認真學習書寫祖國文字。在初中倡導學習書法藝術意義更是重大,它不僅僅是局限于文字本身,對于學生情感、意志、能力都有一定的涵蓄醞涌的作用。
【關鍵詞】初中? 軟筆書法? 教學研究
電腦的誕生為人們的書寫提供了方便,提升了速度,但同時也降低了人們對文字的實際運用,使得現(xiàn)在很多人提筆忘字。另外,在實際學習及生活中,人們對文字的認識也局限于將其當作符號,使文字越來越“軀殼化”,對于文字本身的文化內涵越來越淡忘。還有一個令人痛心的現(xiàn)象,就是現(xiàn)在的中學生的字不僅僅是不會寫了,既使會寫,寫出來的形狀也令人汗顏。實際上文字本身充滿人文情懷,更加上書法藝術,使得我們國家的文字更加散發(fā)出迷人的芬芳。軟筆書法是我們國家的傳統(tǒng)文化,源遠流長,其獨特的藝術魅力令世人為之傾倒。作為炎黃子孫,我們不但要會寫,要寫好,而且一定要將其發(fā)揚光大。作為學校,更有責任督促培養(yǎng)學生弘揚祖國文化。并且在初中教學中開展軟筆書法學習,是有多方面的意義的:
一、書法藝術可以傳承民族精神
漢字是傳承文化的命脈,書法是心靈的藝術。書法教學可以成為一個載體,能夠讓學生在臨摹鑒賞書法藝術的過程中把銘刻著民族精神的文化記憶鐫刻在心里,傳遞給別人,這既陶冶了學生的情操,提升了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又可以讓民族精神繼續(xù)發(fā)揚光大。
二、書法藝術可以塑造人的性格
“書以人傳”,每一位書法家的作品當中其實都蘊含著書法家自己的性情、品格。我們引導學生品讀、臨摹書法大家的作品,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可以感受書法大家的人格風范,像顏真卿的書法雄渾敦實,大氣磅礴;柳公權則骨力勁健,遒勁有力;王羲之的書法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歐陽詢的書法骨氣勁峭,法度謹嚴?!白秩缙淙恕保瑢W生浸潤在這些字里行間,感受到的是不同的人格魅力,甚至體味到他們的處事風格,為人原則,慢慢地潤染,潛移默化,那種或剛正、或強硬、或柔和、或委婉的處事風格,或者叫做個人性格,就會在每個學生的身上漸漸形成、鑄就。還有柳公權曾說過“心正則筆正”,這落地有聲的話語,更是對學生心靈的方正引領。
三、書法藝術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多種能力
1.細致的觀察能力學習書法其中的點橫豎撇、起筆落筆、筆架結構,都需要細致觀察方能得法。學生在臨摹的過程中,就會磨練出細致的觀察能力。
2.豐富的想象能力書法是文字更是藝術,那筆畫形態(tài)各具特色都來自于生活,來自于自然,唐代的草書大家張旭的筆法特色就是得益于公孫大娘的舞劍藝術,這對學生來說具有極大的啟發(fā)性,可以引導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
3.書法藝術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專注力、耐力我們都知道王羲之練書法的故事,“墨池”都聽說過,練習書法,最重要的就是持之以恒的耐力、專注力,讓學生長久的堅持學習書法,無疑可以磨練出學生這方面的品質,而這種品質是學生做好任何事情的基礎。
最不濟,學習毛筆字也會讓學生的文字寫的公正漂亮。
由此看來,在初中認真抓好軟筆書法教學是很有必要的。但是,要想真正的把這一科目開展好,卻并不是易事,需要從多方面入手。
首先,作為學校要改變教學觀念,提高對軟筆書法藝術教學的認識,讓傳統(tǒng)文化重新回歸。我們學校一定要重視起來們不能再把學寫毛筆字當作一個配門,而應該從內心深處轉變原來的舊觀念,樹立新的教育理念,并且要做好教師的配備、教學用具的準備、課時課量的保證、相應的教學內容的競賽、展示等一系列的工作,來保障書法課堂教學實至名歸,這是讓學生重視書法、學好書法的前提、基礎。
其次,我們要調動并保障學生的學習興趣。要調動學生的興趣,單單從講述學習書法的意義上是不足以實現(xiàn)的,我們要從文字本身出發(fā),還文字以生命力。我們可以講述文字的誕生、形成方法;字體的演變歷程,辨析詞語的含義等多方面內容,讓學生感受到每一個文字誕生的背后都隱藏著一段動人的故事,美麗的字體演變中蘊含著古人卓越的智慧,美妙的藝術,讓學感受到書法課堂不再是單調的寫字,而是充滿了趣味,令人忍不住遐思滿滿,浮想聯(lián)翩。
第三,加強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常言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一點,在書法藝術上尤其突出。一名教師,一手出色漂亮的毛筆字會讓老師本人魅力大增,會讓學生為之傾倒,這是學生學習興趣產(chǎn)生的原始動力。
第四,指導學生書法技巧,掌握書寫要領。要讓學生能學習寫好一手毛筆字,必要的書法技巧,書寫要領的掌握是必不可少的。不能把書法課堂上成習字課,而要加強書寫指導,從起筆落筆、筆畫走勢、間架結構等方面,讓學生加以理解掌握,才有寫好毛筆字的可能。
總而言之,軟筆書法時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燦爛瑰寶,作為炎黃子孫,不能讓祖先的文明在我們手中漸行漸遠,接好小學的接力棒,利用好初中孩子能力形成的關鍵時期,讓軟筆書法更加熠熠生輝,是我們初中學校不可推卸的責任。
【參考文獻】
[1] 陳江生. 小學軟筆書法教育的現(xiàn)狀及策略[J]. 西部素質教育,2017,3(03):226.
[2] 竇忠艷. 探討中小學軟筆書法教學的有效開展[J]. 美術教育研究,2016(18):176.